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這幾年,在美國、俄羅斯爆發蝗蟲災害的時候,國內網民大都是看熱鬧、看笑話的心態。還有很多說我國沒有蝗災,是因為很快就會被吃掉,這樣的玩笑話。

實際上,我們的處境,遠沒有到能看別人家笑話的狀況。農業部,一直是和蝗蟲辛苦博弈的狀況,才維持了蝗災的減少。即使如此,近年,你還是能看到山東蝗蟲災害的新聞。

根據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 年)》,原話:“目前,我國蝗蟲常年發生面積 2.8 億畝次左右,分佈在 20 個省(區、市)”。其中,“草原蝗蟲常年發生 1.8 億畝次左右”,剩下的1億畝次,基本就是農牧業地區。

“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新疆等常發區和吉林、黑龍江等偶發高密度蝗群危害仍時有發生。”

所謂高密度蝗群危害,就是那種漫天遍野、密密麻麻的蝗災。

所以,國內根本不是看笑話的時候,而是同樣在和蝗蟲艱苦搏鬥的狀態。

首先,要明白,蝗蟲為什麼不能靠吃解決。每次非洲爆發蝗蟲,就會有人問,當地人為什麼不把蝗蟲吃掉。

因為,蝗蟲在移動。形成蝗災的蝗蟲,是會飛的。一天能飛120公里,甚至能穿越局部海洋。所以,當地人就算抓捕蝗蟲作為食物,也抓不了幾天,蝗蟲就走完了。

別說人了,蝗蟲有大量天敵,包括牧雞牧鴨,鳥類,蛙類。還有一些菌類能讓蝗蟲致病死亡。這些手段,叫做生物防治,是國內這些年想要大力普及的防治手段。

尤其是粉紅椋鳥,這種鳥以蝗蟲為主食,一天能吃120—180只蝗蟲。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以前,國道施工,碰到粉紅椋鳥孵化,都要停工一個月,等它們離巢再開工。可見這種鳥對治理蝗蟲多重要。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但即使如此,所有這些生物手段,也只能治理中低密度蝗蟲問題。

一旦蝗蟲已經聚集,形成蝗災,這些蝗蟲天敵加起來,也只能捕食蝗災的十分之一。這時候,想控制蝗災,只剩下大面積使用化學藥劑這一個方法。而這會造成大面積化學汙染。

蝗蟲最可怕的,不光是聚集之後,寸草不生的啃食能力。還有以下幾個地方:

蝗蟲形態會變化,導致蝗災出現非常突然。

蝗蟲剛出生的時候,是獨居、溫和、害羞,危害不大的狀態。但是,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蝗蟲顏色就會變化,性格也會變化,變得特別暴躁、富攻擊性、食慾也大增,並開始成群行軍。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蝗蟲群相遇後,會不斷合併,群體會越來越大。

研究發現,只要不停的戳蝗蟲的後腿,溫和的蝗蟲,就會在幾小時內,變成極具攻擊性的形態。也就是說,蝗蟲聚集時,相互擁擠,不停戳其他蝗蟲後腿,他們形態就變了。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蝗蟲聚集發生在沒有人煙的地方

蝗蟲能夠在沙漠深處,完全沒有人煙的地方聚集。只要一顆矮樹叢,就能爬滿幾千只蝗蟲。

這時候,蝗蟲災害就已經爆發了。等出現在人類眼前,就已經是超級大軍了。

蝗蟲行軍不分國界,在他國聚集,以蝗災入境。

俄羅斯和中國西部,蝗蟲災害經常來自於哈薩克斯坦。當蝗蟲過境時,就已經是黑壓壓一片的狀況了。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所以,中國和俄羅斯一直有派人和哈薩克斯坦一起治理蝗蟲。雖然合作一直有成效,但只要不能根治,蝗蟲就趕不盡殺不絕。

蝗蟲群行軍方向不定,一天能改變好幾次方向

最開始,獨居的蝗蟲聚集,往往因為乾旱、食物匱乏。獨居蝗蟲,迫不得已,都集中到同一個有食物的地方。類似於,沙漠動物,都聚集到一個水坑喝水。

聚集之後,就不再分開,會整體行軍。行軍方向,和溫度、溼度、風向都有關係,隨時都會改變方向,所以追蹤蝗蟲群也非常不容易。

比如,你開飛機去灑藥滅蝗蟲。如果你上午去,等飛機飛到,蝗蟲已經換方向飛很遠了。所以,飛機一般清晨,在蝗蟲剛睡醒,正在曬太陽取暖,還沒移動的時候,就要趕到,灑藥。

生殖能力強大,產卵地難以發現。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蝗蟲一次能產卵60-80個。產卵的時候,她會把肚子插入鬆軟的土中,放下卵。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產卵後,土會把卵蓋住,完全看不出這裡有卵。這樣,這批卵能安全孵化,完全沒有天敵。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而且,群居的新生代蟲卵,孵化之後,很快就會轉變成極具攻擊性的群居狀態。也就是說,蝗災在出生地,就形成了。

要解決蝗蟲,理想的辦法,是在儘可能早的階段,就處理掉,最好,就是蟲卵階段。下面這個實例,就是最好的證明:

1875年,美國西部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蝗蟲災害,12.5兆(1兆=1萬億)只蝗蟲遮天蔽日,席捲整個大地,形成長達1800哩的黑雲,覆蓋面積超過整個加尼福尼亞。造成的損失大約1160億美元。這次蝗災,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人類歷史上觀測到的最大動物集群。

然而,不久之後,蝗蟲災害突然消失了。經過多年調查發現,蝗蟲消失,完全是一個偶然的原因。

蝗蟲壽命6個月,這期間產卵,自然死掉,然後下一批蝗蟲出來形成災害。而這批蝗蟲,每年都在同一個地方產卵。那個地方,本來荒無人煙沒有天敵,非常安全。

但是,當時西部發現礦山,出現淘金熱。為了掙錢,不但有大量礦工,還有大量農民,去開墾原本無人問津的土地,改造成農田,來養活這些礦工。

於是,蝗蟲產卵的地方,偶然被農民改造,土地被翻動、被壓平、被水淹,蝗蟲卵全部完蛋了。

根據當時的報告,農民在當地,每平方英寸,平均殺死蟲卵150個。1英寸=2.54釐米,1平方英尺。

東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蝗災有沒有蔓延到中國境內的可能性?

可想而知,至少殺了上十兆的蟲卵。以至於,這個恐怖的、被稱之為落基山岩蝗的蝗蟲品種,直接滅絕了!

想想這個成本收益比,只要找到蝗蟲產卵地,就能以極低的成本,根治蝗蟲災害。

然而,如今蝗蟲災害依然不斷,就是因為,尋找蝗蟲產卵地非常困難。

首先,可能的產卵地範圍太大了

和落基山岩蝗固定在一個地方產卵不同,其他品種的蝗蟲,會更換產卵地。

以非洲為例,蝗蟲在沙漠深處產卵,在沙漠深處聚集,等出現在人們視線時,就已經是蝗災狀態了。

研究人員標註了可能的產卵地,範圍有1000多平方英里。其中還包括政局混亂地區、戰區、地雷區。

可想而知,非洲要從根源滅蟲卵,幾乎不可能。

然後,卵在地下,地面完全看不出是產卵地。

除非你去的時候,正好在產卵,或正好在孵化,不然,就算你站在產卵地上,也不知道這是產卵地。

接著,監測技術人員匱乏。

追蹤蝗蟲非常困難,週期非常長,基本以3個月為單位。而監測技術人員又嚴重不足。導致蟲卵地很難找到。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中國是有機會克服的。俄羅斯地廣人稀,確實難,所以蝗蟲災害也比中國嚴重。

但是,中國有支付寶公益活動啊。如果農業部和支付寶合作,不光搞種樹公益,也搞蝗災控制公益,那麼就有更多預算來養活更多監測技術人員。

最後,就是產卵地在別國的問題了。

蝗蟲在他國產卵,聚集,然後蝗災過境到中國和俄羅斯。這就只有和他國合作了。前面提到了哈薩克斯坦,這只是其中一個。農業部列舉的蝗災來源國有一堆。可想而知,從源頭消滅蝗蟲非常困難。

目前,國內的蝗災控制,隨著生物防災的推廣,狀況越來越好。但也只是相對以前好。用絕對受災面積來看,還是非常大的數字。

根治方法,還是需要有一天,能監測到各個產卵地,把蟲卵給解決掉。不然,這場戰鬥,贏家永遠是蝗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