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今天,祺爸在【求學成都】公眾號上發現了一篇很有內涵的稿子,標題為

【升學不升學的家長都要仔細看清楚:深度解讀最新招生政策】

據祺爸瞭解,這個公眾號的運營方是資深的教育媒體人,信息準確度很高,在開頭也明確說了: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另外,四川電視臺科教頻道今天也轉發了這篇稿子,只是修改了標題,所以從信息源和行文風格上,祺爸覺得稿子的可信度很高,裡面也發現了一些比較有內涵的升學乾貨,所以,在此基礎上做了分析,分享給家長。


備註:【解讀】為原文章的解讀,【祺爸白話】是我自己的二次分析,請不要混淆。


你們真的要認真讀,有乾貨!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關於義務教育

推進常住人口義務教育全覆蓋

【關鍵點】: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原文:

各地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維護中小學招生入學良好生態,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營造有利的制度和社會環境。嚴格落實《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規定,樹立家庭、社區和學校三位一體、協同育人的理念;切實保障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推進常住人口義務教育全覆蓋。對符合條件的烈士、現役軍人、公安英模、消防救援人員、高層次人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等群體子女入學,要嚴格落實好相關優待政策。創新優化管理手段,加強招生入學信息化管理,強化便民服務。要

進一步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條件,切實解決好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堅決防止失輟學。從我省實際出發,服務好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和“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大局,切實解決掐尖招生、義務教育學校考試招生、與社會培訓機構掛鉤招生、各類考試證書招生等問題。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有調整,也是朝好的方面調整,成都的外來子女入讀政策這塊比起其它城市來說政策還是很寬鬆的,當然這幾年成都管理的人口逐漸增多,教育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幾年有關部門的壓力也很大。

規範義務教育招生管理

【關鍵點】: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

原文:

落實免試全覆蓋。各地各校不得以任何形式選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對報名人數不足招生計劃的,直接錄取全部報名學生。根據生源和學校設置情況為每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科學劃定服務片區範圍,及時向社會公佈,穩妥實施多校劃片方式入學。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這就是前面一些自媒體所謂的民辦學校“鎖區”,按照這份解讀的說法:“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並不意味著只能招收審批地戶籍的學生。”

其實和祺爸之前的判斷是一致的,成都的各種條件是不適合實行民辦學校“鎖區”政策的,現在都講“一城一策”。

再簡單點說,就是比如嘉祥在錦江區,意味著其它區的學生也可以報考嘉祥,並不是嘉祥只能面向錦江區招生。

九年一貫“直升制度”

【關鍵點】:家長會不會提前擇校

原文:

實施統一招生。教育行政部門要對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實行統一管理,實行同步報名、同步錄取。招生計劃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學校建設控制規模審批,保持學校適宜規模,嚴控超大規模學校招生計劃,化解“大校額”。

探索建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九年一貫“直升制度”,構建“監管有法可依、辦學有章可循、評價有據可考”的監管體系。要建設統一的市(州)或縣級招生報名錄取平臺,統一實施報名登記、電腦隨機派位、公佈錄取結果等。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民辦學校可以直升,這點沒有問題,之前官方發佈的政策也是這麼說的。這點也會成為未來家長選擇民辦學校的一個重要依據。

焦點在於,比如,有些民辦教育集團下屬學校只有小學的,能否直升集團內其它學校?

等成都的細則。

規範入學管理

【關鍵點】:可以舉辦特長班

原文:

規範入學管理。實施均衡編班,按照“班額、生源、男女比例等基本均衡”的原則,均衡分配學生和配置教學師資,不得依據考試成績設立快慢班、重點班、實驗班、尖子班等,不得出現超過55人大班額。可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和學生素質特長,積極引入國內著名高校和高層次人才等各方面有益社會資源,探索設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相關特長班。嚴格轉學管理,不得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轉學依據或參考;不得提前選拔、特殊培養學生;不得以增班轉學選拔學生,新建學校轉學招生由審批地嚴格管理。

祺爸白話:這個不白話了,很好理解。有些高中的特色班已經開始招生了。


關於普高招生

規範招生方式管理

【關鍵點】:四七九還會招收外地生嗎

原文:

高中階段學校實行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普通高中招生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門統籌組織實施,所有公辦、民辦普通高中按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範圍、標準和方式同步招生。具有就讀地連續三年初中學籍的畢業生以及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可在就讀地和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和招生錄取。國家和省批准的海空軍青少年航空實驗班、民族班按現行規定執行。所有公辦、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均以學生中考成績為依據,一律不得舉行自主招生考試,一律不得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

1、這條有兩個關注點,大概去年,網上有傳言說中考要全省統考,統一出題,這點從目前看,不會實施。

2、就是最受大家關注的四七九外地生招生取消了,這點也是不少“野雞”自媒體為了博流量取的標題,據祺爸瞭解,不是這樣的,只是沒有外地生這個考試了,不代表優秀的外地生沒有入讀成都優秀高中的機會了----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愛信不信。

至於怎麼實施,看後面吧,這事也不能說太細。

加強招生計劃管理

【關鍵點】:省重不得舉辦復讀班

原文:

各地要按照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要求,促進普職協調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招生和學籍管理,學校按照核定辦學規模,嚴格執行年度招生計劃,不得無計劃招生和超計劃招生、提前招生。起始年級不得出現超過55人大班額。省級示範性公辦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的50%以上要合理分配到服務區內的初中學校,並適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不得舉辦復讀班,舉辦復讀班的學校要嚴格登記學生信息情況。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會不會分流綿陽的復讀生資源?高三打基礎,高四985的機會到了?

做好中考組織管理

【關鍵點】:為中考時間定了調

原文:

各地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中考時間,原則上應安排在高考後進行。要深入推進中考改革,突出素質教育導向,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不得制定考試大綱,努力提高命題水平。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保留的加分項目,要嚴控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考生們排除干擾,好生複習,人生難得幾回搏。


關於工作紀律

實行“陽光招生”

【關鍵點】:私下招生承諾無效

原文:

學校招生要做到辦學條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招生範圍、招生程序、招生方式、收費標準、招生結果“八公開”。各地要制定發佈招生指南,指導小學、初中畢業年級開好家長會,做好統一招生宣傳。所有公辦、民辦學校的招生章程和廣告須提前報經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把關後方可對外發布,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做商業招生宣傳。所有公辦、民辦學校一律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招生平臺招生,不得提前以任何形式登記學生信息和承諾錄取。疫情防控響應完全解除前,各地、各校不得組織現場家長會(包括本校學生家長會),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現場招生宣傳活動。建立招生“黑名單”制度,把嚴重違規的學校、校長列入“黑名單”並向社會公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向社會公開監督舉報平臺、信訪接待地址,暢通舉報渠道。對於舉報的問題,要認真核實查處,對違法違規的單位或個人要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類似的話,每年都在提。希望能有更強力的手段。

加強學籍監管

【關鍵點】:嚴究違規學校責任

原文:

各地要充分利用學籍系統規範中小學校招生,在學籍系統中設置招生計劃數,落實招生計劃剛性執行。教育廳將根據各地初中畢業人數結合市(州)申報的普通高中招生計劃,通過學籍系統監管各市(州)普通高中新生註冊總量。各地要加大學籍監管力度,不得為超計劃、違規選拔、違規跨區域招收和轉學的學生辦理學籍註冊轉接,嚴肅追究違規學校責任。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也是基本每年在說,這事反正也是不能說太細,同上條,希望能有更強力和有效的 措施嘛。

為啥現在有很多招生亂象,比如小考、提前招生、違規招生、超計劃招生屢禁不止?就是因為學籍管控不嚴格。就像官方說大家只能從正門進學校,結果,有的學校利用學籍管理不嚴,在旁邊開了個小門。

嚴格責任追究

【關鍵點】:不準掛鉤社會培訓機構招生

原文:

各地各校要嚴格落實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招生“十項禁令”,堅決制止中小學校以任何形式自主組織入學考試(面試),制止掐尖招生和與社會培訓機構掛鉤招生。嚴格實行問責制度,對違規學校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等榮譽性稱號並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對校長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榮譽稱號,直至撤職等行政處分。其中,對嚴重違規的民辦學校給予壓減當年或次年招生計劃、取消招生資格,直至取消辦學許可的處罰。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對違規參與中小學招生入學的校外培訓機構,直接吊銷辦學許可證,列入“黑名單”,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法律責任。對不能有效防止和糾正轄區內違規招生的,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予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通報當地政府和按管理權限給予行政處分。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現在的“小考”真的大部分都是騙人的,各人擦亮眼睛。

當然也有不怕死的,比如某巴川公學,還敢在校內組織小考。


關於辦學職責

努力辦好每所學校

【關鍵點】:拒絕“洋校名”

原文:

各地要以全面提高質量和擴大優質資源為目標,積極適應新型城鎮化、全面二孩政策和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需要,優化學校佈局,保障學校佈局與城鄉建設、鄉鎮區劃調整、學齡人口居住分佈相適應。增加城鎮學位供給,根據當地實際通過加強城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推行適度集中辦學。要清理規範學校名稱,普通中小學名稱不得含有外國人名、地名(含國名、城市名)或其他可能對公眾造成誤解、引發歧義的內容。實施好教育服務質量提升工程,激發學校辦學活力,聚焦名校長名師培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聚焦課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聚焦五育並舉優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推行學區制管理、集團化辦學。堅持標本兼治,積極回應群眾就近“上好學”期待,努力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洋校名”在小學比較多,比如高新區蒙彼利埃小學、霍森斯小學等等。

據祺爸瞭解,改名工作確實在推進,但有的學校因為簽了長期的“友城合約”,所以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過就算改名,家長也無須驚慌,學校已經修好了,都是公辦學校,其課程也以國內課程為主,只是增加了一些國際化課程或者小語種教學,硬件,師資、理念都在,無非換個名字而已。

再說,名字改了,也免得部分家長誤會,以為這些學校就是國際化學校,也是好事。

切實強化組織領導

【關鍵點】:儘快出臺招生入學實施細則

原文: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

儘快出臺招生入學實施細則,履行好管理、指導、監督和檢查的工作職責,依法依規查處違法違規招生行為。認真開展形勢研判,健全應急反應機制,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堅決維護社會穩定。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作用,深入細緻解讀入學政策。既要宣傳具體政策,也要宣傳有教無類、不挑學生,學生公平進校後加強因材施教,把學生培養好的教育理念,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讓社會理解,確保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規範有序平穩。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祺爸白話:祺爸掐指一算,很快了-----愛信不信。

這句話也挺有意思的,確實,優質資源總是稀缺的,哪有絕對的均衡?

小升初民辦不“鎖區”?高中外地生涼了?升學政策應該這樣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