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春分,你知道“春分有雨是豐年”的意思嗎?

今天是春分,這是24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0°的時候就迎來了春分節氣。那春分是啥意思,到底“分”的是什麼呢?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對於二十四節氣,農村的老人還是非常重視和熟悉,現在雖然有天氣預報了,但是有些老人依然還會通過節氣來預測後面的天氣和一年糧食的收成好壞,其中有些還是比較準確的。而春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其時間是在每年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而今年的春分節氣是3月20日。

春分節氣有人認為就是把春天一分為二了,其實春分節氣有兩層含義。當太陽到達黃經0°的時候就交春分了,這一天在北半球太陽直射赤道上,並且還會繼續北移。在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晝夜均為12個小時。也就是說在春分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了。之後北半球各地的白天逐漸增長,而夜晚就逐漸縮短了,南半球各地就正好相反。

還有第二層意思,那就是春分把春季一分為二了。因為古人把立春當作是春天的開始,而立夏則是夏季的開始,春分正好是立春以後第三個節氣,平分了整個春季。在春分節氣到了的時候,氣溫回升較快,南方地區的降水也迅速增多,並且進入到春季“桃花汛”期;而在華北、東北地區的降雨則比較少,春旱則成為了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威脅。所以對於雨水也特別的期盼,而古人通過觀察發現,春分節氣這天的天氣可以預測後面雨水的多少,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就是北方地區所流傳,這也是古人經驗總結出來的。

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比較簡單,說的是在春分節氣這天如果下雨了,那預示著後面的雨水比較充足,這樣就不會耽誤農民及時進行春耕備耕,不耽誤農時也就為豐收打下了基礎。畢竟在春天的時候,雨水是十分珍貴的,老話說“春雨貴如油”就是這個道理。春分下雨順應了節氣,也是一個好兆頭。同時春分下雨可以溼潤大地,農民及時進行春耕春種,不會耽誤農時。

今天春分,你知道“春分有雨是豐年”的意思嗎?


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春分無雨劃耕田。意思是說在春分節氣的時候如果是大晴天,沒有下一丁點的雨水,預示著這一年可能會出現旱情,後面的雨水會偏少。雨水不足農民就可能無法種田,尤其是在華北、東北地區,在春分節氣的時候降雨就尤為珍貴了。類似的俗語還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等,意思是說春分節氣的時候下雨,後面的雨水較多,會持續到清明節。而清明節的時候下雨,那後面會以陰雨天為主。從這也看得出來,農民普遍是期望在春分節氣的時候能下雨的。

今天春分,你知道“春分有雨是豐年”的意思嗎?


古人所總結的這些俗語,都是過去經驗的總結,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並且在春分節氣的時候如果能下點雨,確實也有好處的。春分節氣就要到了,各位網友朋友們,你還知道哪些春分節氣相關的俗語呢?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