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查詢需念好“公”字經

“中國石化集團銷售實業有限公司”是“中海國龍集團有限公司”的大股東、周鴻禕卸任360金融董事長,其助理洪兆接任……近日,企查查等平臺發佈的上述信息被當事企業認定為不實或錯誤信息,並表示將採取相關手段予以維權。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井噴式發展,市場對企業信用信息查詢需求高漲。商業信息查詢行業橫空出世,被大部分人所瞭解。企查查等企業就像透視鏡,將企業經營主體的相關信息放大,變得更加透明。求職者們需要了解某公司是否靠譜;企業需要了解合作伙伴的相關信息;投資者們需要了解企業的資信狀態……一個最簡單快速的方法,就是上這類企業信息平臺查詢。

然而,有些企業將業務由單純的信息收集拓展為主動推送或直接發佈相關信息,甚至利用公開信息渲染一些和實際不符合的結論,干擾企業發展,受到社會詬病。

說到底,這些企業做的就是“公開數據”的生意,但這也是個吃力不討好的“硬核”工作。相比個人徵信牌照,企業徵信採用備案制,門檻相對較低且合法數據能通過公開渠道獲取,但各地企業的工商網站所採取的數據格式不同,導致數據的採集和清洗十分麻煩。所以,作為第三方的信息查詢平臺在信息收集的過程中,如何將這些數據核實準確、客觀用好是關鍵。否則,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謂“大數據徵信”價值將無從談起,也無法為更多用戶提供風險管理參考。

公共部門公開的信息數據本身具有公共性和客觀性,但如果第三方信息查詢平臺對特定數據主動推送並以此吸引眼球,有違公開信息客觀性的要求。這種做法背離了公開信息的公共屬性,並有可能給一些本來正常變更信息的企業帶來困擾,企業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去回應。

要確保數據的公共性和客觀性,第三方的信息查詢平臺也應劃清公共利益與商業利益的界線。比如,平臺不妨在獲取數據的方式上面向公眾開放。當誰都可以隨時獲得、比對、驗證這些數據時,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才能得到保障。目前國內的企業信息查詢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出現權威的評分模型,但這也說明未來的市場潛能和產品創新空間巨大,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唯有念好“公”字經,其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才能得到保障,真正成為社會信用的“照妖鏡”。 (劉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