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毛毛家又爆發“戰爭”了,其實起因非常簡單,就是毛毛不想再練習跳舞了,白天已經跟著老師的視頻學習了兩個小時,晚上,媽媽又讓毛毛再練一個小時的基本功,毛毛說,腰也下了,前滾翻也做了,自己有些煩,不能休息休息嗎?媽媽很是堅決地說,不行,必須完成媽媽的任務,否則晚上不能睡覺,被媽媽這麼一嚇唬,毛毛不禁是失聲痛哭。

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不知有多少家庭會出現類似毛毛家的情況呢?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感覺,覺得孩子還小,自己必須全權替他們操心,才能保證他們的衣食無憂,另外,家長還會操心孩子的課外輔導班,興趣班,不光替他們做主張,給他們報名,還起到了第二個老師的作用,監督孩子練功、彈琴、寫字等等。

其實,這些家長們有一個概念沒有弄清楚,他不知道,孩子從小就有自我意識了,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家長應逐漸地將孩子放開,讓孩子獨立成長,若是過度表現出極強的控制慾,則容易致使孩子成為自己的“意識木偶”,這樣的家長,不但培養不出有主見的孩子,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控制慾太強的父母容易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1、孩子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例子,比如,上了大學還離不開媽媽的媽寶男,找對象還要徵求媽媽意見,怎麼能夠讓女朋友看得起呢?可以想象得到,從小在家長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是沒有絲毫獨立自主能力的,是不能夠獨自應對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的。

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2、孩子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

孩子因長期在控制慾強的家長的呵護下長大,凡事總是看家長的眼色行事,則會缺乏對許多事情的判斷力,到了一個比較陌生的環境中,則會六神無主,找不到感覺,到了學校之後,沒有了家長的指令,甚至連怎麼和同學相處都不會,造成社交能力的短缺。

3、孩子因逆反心理成長為叛逆者

有句話叫物極必反,若家長總是對孩子的行為吆五喝六,則孩子會形成更為叛逆的個性,小的時候不能夠發作,則當孩子長大後,就會因不斷累積的情緒而帶來總的情緒爆發,孩子的性格會與小時候發生180°的反轉,成長為事事與家長作對的叛逆者,家長再想控制孩子,是萬萬也做不到了。

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其實,許多孩子在強控制慾的家長事無鉅細的照顧下,反而不會覺得開心,還有一種被壓抑的感覺,家長們可能已經意識到了孩子的這種感覺,可一遇到具體的情況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以致做出自己也會後悔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多數家長總喜歡“控制”自己的孩子呢?

二、為什麼多數家長喜歡“控制”孩子?

1、認為孩子還小

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在家長眼中,即便孩子長到了二三十歲,也是自己的孩子,更何況還在成長中的孩子呢?家長會以“都是為你好”為擋箭牌,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事情,自己走過的橋怎麼也比孩子走過的路多吧!許多經驗和教訓都在那裡放著,不能讓孩子在這些瑣碎小事上翻跟斗的。

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2、不相信孩子能行

許多家長看不到孩子自我成長的能力,他們總以為自己的孩子不能夠完成的事情比能夠完成的事情要多,始終處於不敢放手的狀態,其實,這是家長在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和能力,擔心孩子失敗,孩子就不會失敗了嗎?要知道,孩子就是在失敗中一點點成長起來的,沒有前面的鋪路石,就沒有後面的康莊大道。

3、家長擔心會失去孩子

其實,許多家長內心也明白,孩子是會一天天長大成人的,但其內心還是會形成對孩子的依賴心理,擔心孩子一天長大了,不聽自己的話了,離開自己了,自己該多麼地孤單啊!所以,家長會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感覺,就是要趁著現在還有機會,將孩子抓住,不讓他從自己手邊“溜走”。

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朱莉·海姆斯在其一本叫做《如何養育成人》的書中提及,哪些在青少年時期被家長過度控制的孩子,成年後幸福指數較低,容易更深地陷入負面情緒上而無法自拔。所以說,家長若不想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意識木偶”,要早早做好心理準備,並且做好以下三點。

三、不想讓孩子成為你的“意識木偶”,家長可以這樣做

1、家長要持續學習,輕裝上陣

家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業,也是不能反悔的職業,所以,家長不是將孩子帶到這個人世間就算成功了一大半,恰恰相反,孩子的降臨才是家長開始學習的起步階段,家長要在育兒的過程中充實自己,同時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給孩子成長甘當鋪路石,引導孩子自己去闖、去走。

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2、家長要適當放手,給孩子相對的自由

家長心無雜念之後,就要按照孩子成長的週期適度放手了,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可以減輕自己的生活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適應多變的環境,讓孩子快速成長起來,其實,只要孩子更為成熟地應對不同的狀況,家長才能更加放心。

3、家長要眼中有孩子,多鼓勵孩子的進步

家長要能夠看到孩子的優點,不能總是抓住孩子的某些缺點而不放手,對於孩子的進步,家長不要吝惜自己的語言,一定要多加表揚,鼓勵孩子繼續前進,讓孩子在讚美中長大,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期許,而不是負面情緒滿滿。

控制慾太強,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意識,別讓娃成為你的“意識木偶”

控制慾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狀態,如何通過不同的環境來選擇控制慾的表達方式,還是有許多功課要學習的,家長要明白,要“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孩子有自己的獨立意志,他會自己想事情,所以,家長最好是要學大禹治水的經驗,以疏導為主才是上上策。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不知您對孩子的控制慾表現強烈嗎?您又是如何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的呢?歡迎您積極留言,一起參與話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