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谷歌的雲遊戲平臺Stadia最近一經發布就引發了熱議,被不少人認為是一場遊戲革命,對傳統遊戲是降維打擊,甚至據外媒報道,Stadia的推出還導致了索尼和任天堂的股價一度分別下跌近4%。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有趣的是,不止谷歌,像亞馬遜、沃爾瑪、微軟、索尼乃至於騰訊都在紛紛佈局雲遊戲平臺,並在最近一段時間推出不少舉措。

那麼谷歌Stadia展現了怎樣的一個美好未來?這個平臺會面臨哪些問題?為什麼如此多的大公司看中了雲遊戲平臺?

Stadia描繪了怎樣的美好未來?

最近關於谷歌Stadia發佈會的報道很多,本文不再贅述,主要講一下谷歌通過Stadia描繪出了怎樣的一個未來的雲遊戲場景。

在谷歌展示的這種想象中,玩家可以購買一個相關手柄,然後在任何平臺無縫切換並通過雲技術玩到遊戲。因此玩家也並不需要購買那麼多的遊戲硬件,甚至玩家通過谷歌瀏覽器也可以直接開玩。

還有一個場景:主播在Youtube上玩遊戲, 觀眾看的時候主播正好玩到進度A, 該名觀眾通過主播的鏈接點擊購買遊戲後, 可以直接按著主播的進度繼續玩。當然,谷歌方面還宣佈,由於一切數據都在服務器上面,玩家作弊和使用外掛的可能性會非常小。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玩遊戲如此方便,並且畫面還能夠達到4K和60幀的水平,按照谷歌的說法,未來還能達到8K,聽起來,“顛覆傳統遊戲市場”不一定是谷歌的幻想。但是,一切真的這麼美好麼?

Stadia面臨哪些難題?

Stadia發佈會結束之後,就有很多人熱議這個平臺會面臨的諸多問題,坦白來說,Stadia所展示的未來要真正實現還非常困難。

最重要的,還是延遲的問題。這也是所有云遊戲平臺都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在這次谷歌發佈會上谷歌刻意迴避了這一重要問題。

但是在發佈會之後這個問題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之一,無論媒體還是玩家都頻繁提及。

外媒GameSpot是首批受邀前往體驗Stadia的媒體之一,他們在GDC現場遊玩了《刺客信條:奧德賽》和《毀滅戰士4》。GameSpot表示,儘管這兩個遊戲看起來和玩起來都很好,但缺點還是很明顯。

GameSpot表示,他們是在谷歌的GDC展館裡體驗的,並不是在家裡體驗。除了網絡外,在遊玩過程中還有很多其他的變量因素,而這些早期體驗版本也不知道處於什麼樣的優化。當然,這裡的評價僅供參考。

他們還提到,在遊玩《毀滅戰士4》時,輸入延遲是最令人惱火的事情,尤其是當移動鼠標想要瞄準時,延遲就非常明顯。據悉,移動鼠標後,瞄準十字線會有細微的延遲,然而對於《毀滅戰士4》這樣的快節奏、非常注重準確瞄準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這也將成為決定遊戲體驗好壞的關鍵。

後來GameSpot更換了手柄,雖然稍微弱化了對速度和精準度的依賴,稍微降低了輸入延遲,但總體來說並沒有解決問題。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谷歌員工告訴他們《毀滅戰士4》Demo是特意運行在一個低延遲模式下。從畫面上看,遊戲的畫面應該是中高設定,幀數很穩定,畫質壓縮並沒有影響遊戲體驗。不過輸入延遲令人望而生畏。

接著外媒體驗到了《刺客信條:奧德賽》,感覺和谷歌去年的串流服務Project Stream上的體驗很接近。當然《刺客信條:奧德賽》並不像《毀滅戰士4》那樣對速度和精確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整體體驗還可以。

這種明顯延遲的情況其實並不意外,正如微博上一位長期觀察雲遊戲的玩家所說的那樣:所有的雲遊戲,包括Stadia,除非有突破物理定律的外星科技,不然很難解決根本問題。控制器輸入-傳輸到服務器-服務器渲染-視頻壓縮-傳輸-視頻解壓-屏幕,這一連串的延遲能控制在33ms內嗎?(33ms在60幀下是2幀的延遲)更別提低延遲視頻壓縮帶來的高碼率低畫質讓本來就非常難壓縮的遊戲畫面變得十分糟糕。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針對延遲這個問題,NVIDIA聯合創始人黃仁勳也有過論斷。在今年CES2019大會上他表示雲遊戲永遠無法取代遊戲PC。他說:“我們還沒有弄清楚如何解決延遲這個問題,最大的障礙就是光速。當你在玩電子競技遊戲的時候,你需要的是幾毫秒響應,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是物理定律。”

那麼Stadia的延遲是多少呢?以《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款表現還不錯的遊戲來看,外媒Digital Foundry在本次GDC體驗這款遊戲後發現輸入延遲是166ms(毫秒),去年該媒體應谷歌公司邀請對遊戲串流服務“Project Stream”進行測試,同樣也是這款遊戲,當時的延遲則是179ms。當然無論DF還是Gamespot都覺得對於《刺客信條:奧德賽》來說這種延遲可以接受。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現在的情況就是,類似於《毀滅戰士4》這類需要玩家快速反應的遊戲,延遲的問題實在很難解決,玩家可能更多的只能玩那些對反應要求不那麼高的遊戲。

但是我們也清楚,現在大量的主機遊戲都是需要快速反應的射擊和動作類型,對於一些玩家來說,既然雲遊戲無法解決延遲問題,那麼還有必要去購買這種服務麼?

其次,和延遲問題有關聯的還有網速問題。不得不說,以上這些測試都是建立在網速非常理想的情況之下,那麼對於那些網速不好的地區,遊玩雲遊戲也是個大難題,一些目前活躍的雲遊戲平臺都會要求玩家選擇就近的數據中心來降低網絡延遲。

但是世界這麼大,難道谷歌要在所有國家和地區設立這樣的數據中心才能解決問題麼?

從這一點來看,難怪谷歌方面表示Stadia在2019年率先登陸美國、加拿大、英國以及部分歐洲地區,畢竟這些地區的中心地帶在網速方面沒有太大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方面此次宣傳重點是4K + HDR + 60幀的遊戲畫面,這意味著海量數據傳輸,對網絡要求非常高,可以預見的是,5G時代到來以及普及之後,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就連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今年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都表示5G時代到來沒有那麼快。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相比起延遲這個大難題來說,Stadia還面臨一些問題,雖然說不像延遲那樣令人難以容忍,但是也值得一說。

比如說遊戲陣容的問題。有人認為,決定一個平臺最終是否勝利並非是技術,而是陣容。比如說索尼和任天堂是靠第一方獨佔,微軟則是收購了很多工作室,當然三家對於獨立遊戲也很扶持和重視,此外微軟還有訂閱服務,Epic這種則是直接花錢買某個遊戲的一年獨佔。

目前來看谷歌也只是成立了一個第一方工作室,並無更多表示,後續到底有哪些遊戲登陸還有待觀察。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再就是商業模式的問題,從目前谷歌公佈的信息來看,Stadia未來很有可能採用訂閱制的方式對玩家收費,但發佈會上並未公佈明確的收費標準。從Stadia的產品架構來看,玩家的訂閱費用至少要涵蓋遊戲訂閱費用和服務器等硬件的使用費用,這些費用加在一起是否能比玩家現在購買遊戲設備+遊戲的價格更低?

智能手機通過雲技術來玩主機遊戲也可能不是那麼容易普及,因為此前微軟的遊戲雲服務xCLOUD也是試圖讓玩家通過手機來玩到主機遊戲,但是絕大多數的智能手機玩家都不願意給手機增加鍵盤和手柄,而谷歌的Stadia勢必也要面臨這一挑戰。

但是谷歌又不能不採用手柄的形式,因為要是通過手機玩那些3A大作,觸摸屏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操作感非常糟糕,因此手柄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總的來看,谷歌Stadia比起以往一些雲遊戲平臺有了進步,但是一些雲遊戲存在的根本問題還很難看出突破跡象。

為何大廠紛紛佈局雲遊戲?

最近一段時期,不止谷歌,很多大公司都在佈局雲遊戲,最近亞馬遜和沃爾瑪都表示要推出雲遊戲服務,此前NVIDIA方面早已推出了GeForce Now這樣的雲服務,支持STEAM和UPLAY兩大平臺,索尼則是PlayStation Now,微軟是xCloud。

最近大廠的新動向,主要來源於微軟和騰訊這兩家。

微軟的XBOX負責人Phil Spencer最近就針對了谷歌的Stadia發表了看法,

他認為Stadia是對微軟兩年前開始實施的雲遊戲道路的驗證,微軟還有數月進行準備,並且將在2019年E3大展上大放異彩。

此前關於微軟今年會有大動作的消息不絕於耳,本月初的時候就有傳聞說微軟將會把XGP和雲串流服務帶到Switch平臺,《茶杯頭》長期是微軟平臺獨佔之作,最近宣佈將要登陸Switch,似乎也是發出了一個明顯的合作信號。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而且Phil Spencer此前也表示過,希望把主機遊戲和XGP服務帶到所有平臺。那麼要達到這個終極目標,雲遊戲技術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騰訊方面也在進行大的佈局。最近騰訊公佈了自家的雲遊戲平臺Start,也是引發了熱議。3月19日,相關博主表示,騰訊Start雲遊戲即將開啟內測,但是這次的內測僅限廣東和上海地區的玩家。

從填寫預約信息的界面來看,Start雲遊戲支持的平臺應該包括PC、Mac、iOS、Android和智能電視。

另外騰訊最近在GDC發佈了雲遊戲服務平臺CMatrix,佈局雲遊戲B端領域,這個也是不少人關注的焦點所在。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從前面的情況我們不難看出,現在雲遊戲都面臨延遲和服務模式等諸多問題,尤其延遲問題實在很難解決,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大廠都要佈局雲遊戲平臺呢?

如果單純從遊戲這個角度去解讀可能得不到答案,因為我們很難想象亞馬遜和沃爾瑪這種此前幾乎沒有遊戲領域經驗的公司為什麼也要來做雲遊戲?

當然,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數據收集。一位資深觀察家表示,谷歌推出雲遊戲的主要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建立又一個類似GeForce Now或者PS Now這樣的服務,而是為了收集人類玩家的大數據,玩家的所有操作、人機交互、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原本單機遊戲難以收集的信息,都將暴露在谷歌的收集平臺之下。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谷歌是做搜索服務起家的一家公司,谷歌的雲業務現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生態,通過雲遊戲來得到用戶數據,這是一個新的以及不錯的途徑和渠道,如果成功了,對谷歌來說將助益良多。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微軟也是如此,2018年微軟新任CEO納德拉上任後就表示WINDOWS和OFFICE不再是微軟的核心業務,而云才是微軟以後的核心業務。圍繞這一點,微軟進行了各種改革,並且重點建設AI和雲平臺,所以現在微軟釋放出信號將會通過雲技術把XGP帶到每個平臺,這個其實也是服務於微軟這個核心雲業務的重要戰略支點之一。

騰訊方面也是如此,騰訊長期都在對旗下用戶的習慣和喜好進行各種挖掘和研究,通過大數據來了解玩家的動向,將這些研究運用到了遊戲研發和運營中。在騰訊遊戲的一些案例分享中不難看到這些大數據的身影,那麼騰訊雲遊戲服務Start一旦展開,騰訊就能更好的瞭解到玩家真正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而且還可以通過CMatrix這個平臺提供數據給雲生態的那些合作伙伴,幫助合作伙伴更好的成長,這個其實是一個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事情。

騰訊雲生態這幾年也是高歌猛進,根據騰訊最近公佈的財報顯示,雲服務收入在2018年增長超過100%至91億元,接近百億。2018年第四季度,雲服務的付費客戶也同比增長逾一倍。從這些數據來看,雲業務已經成為了騰訊現在業務中非常重要的存在。而且在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佈進行第三次架構調整,聚焦兩張網,成立了新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現在來看,騰訊在雲遊戲方面的兩個平臺舉措都是基於這次架構調整後作出的新決策。

一個好的雲生態離不開各種大數據的收集,要收集這些數據,除了社交網絡和各種應用軟件之外,雲遊戲在未來也會成為一個必備的選項。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另外就是一個關於時機和未來的問題。

谷歌能不能令雲遊戲得到普及?其實誰也說不好,谷歌此前推出過Google Reader、Google+、Google Voice、inbox for Gmail、Buzz、Wave、Picasa、Google Allo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業務,後來這些業務都停了,現在很多玩家也表示不看好谷歌的這個Stadia,認為最終也會面臨失敗。

但是隻有什麼都不做的人才會不犯錯,現在各路大廠都在佈局雲遊戲其實都是在賭一個未來,雖然誰都不知道以後延遲等這些問題是否可以完美解決,但是雲遊戲可以解決大數據收集的一些問題,還能擴大一些用戶群體,有著很多益處,且只有先入場佈局才能瞭解其中要解決哪些問題,未來雲遊戲一旦成了氣候,到時候再來佈局就是為時已晚了。


雲遊戲技術尚不完善 為何大廠仍紛紛佈局?


結語

雲遊戲其實並不是一個新話題了,最近大概每五年,都有云遊戲元年的說法,這次雲遊戲重新成為熱門話題,可能和5G時代馬上要開啟有關,也和現在的一些技術進步有著莫大關聯,畢竟五年前雲遊戲的延遲實在太可怕,但是現在好歹可以玩《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樣的作品了,未來是否有更大進步,有待觀望。

另外雲遊戲作為雲生態的一環,未來都會是大公司發力的一個重點,雲生態、大數據、人工智能AI這幾個代表未來趨勢的新技術其實最後會是一個終極融合的態勢,未來這些新技術可能會對人類社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了,只不過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到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