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两则关于皇帝穿着的故事饶有趣味,特辑录下。

唐文宗时,左拾遗夏侯孜非常廉洁,经常穿用桂管(今广西桂林一带)土布制作的衣衫上朝,在满朝光鲜的朝服中煞是惹眼。文宗好奇,问为何如此穿着,夏侯孜如实回答,衣衫厚实耐穿并且可以御寒。他日,文宗与宰相谈及夏侯孜穿着及品格,激赏不已,越发觉得粗布衣衫风度不俗,也用桂管布做了一身朝服,见皇上如此,满朝官员纷纷仿效,一时桂管土布身价骤升百倍。

道光皇帝“裤腿膝上穿破一块,不肯再做,命内务府补之”。皇帝穿了破裤子,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曹振镛善于揣摩上意,及时穿上了打补丁的裤子,朝中大臣见机行动,穿打补丁的衣服成了时尚。一时,京城旧衣铺子里的破衣旧衫成了抢手货,价格飞涨,一件破袍子的价格比两件新袍子还贵好几倍。而买不到旧袍子的大臣只好在崭新的衣袍上故意打上几块补丁。

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兹事体大,皇帝当然知晓。带头着土布衣衫,穿补丁裤子,身体力行,透出的是一种暗示,表明的是一种态度,就是想臣子们崇德尚贤,改造自己,进而提振朝纲。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不了解实情,不考虑效果,只图形式的热闹,上演的注定是一幕幕闹剧,于是也就有了道光皇帝的裤子打个补丁,竟然需要5两银子的笑话。这些轰轰烈烈的事件折腾几番后,最终不了了之,失却的是民心,糟蹋的是社稷。值得一提是,这两位注重穿着教化的皇帝,在历史上都留下不光彩的背影。唐文宗执政期间,政治黑暗,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道光是中国两千年帝制史上,第一个同西方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历史学家孟森评价其:“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

也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