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發育典型的單面山、塊狀山、柱狀山臨水而立,千姿百態。這裡有“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溪,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36峰和99座千姿百態的山岩。這裡風景迷人,交錯的河流、茂密的森林、構成迥異於中國北方大平原的自然風光。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奇山秀水美不勝收,文物古蹟遍佈八閩。重點的景區主要有:天遊峰、九曲溪(漂流)、武夷宮、大紅袍、水簾洞、虎嘯巖、一線天等。兩兩隨意組合,就構成了2日的經典路線。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脈主峰,因有三彎九曲之勝而得名。九曲溪從西向東,蜿蜒自如,可謂曲曲含異趣,灣灣藏佳景。每曲自成意境,淺成灘,深成潭。遊覽九曲山水,乘竹筏順流而下,只半天時間,便可覽盡山光水色,意趣無窮。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竹筏漂流可以說是必須體驗的項目,純粹的青山綠水畫中游!溪水綠如翠,深可見石,淺可見魚;山間鳥嗚,遠山雲霧,景色萬千,滿目青翠,身在景中勝似畫中。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一線天景區

一線天,又名靈巖,位於武夷群峰的西南端,是武夷的最奇的巖洞,素有“鬼斧神工之奇”的稱號。從伏羲洞而入巖內,到了深處,抬頭仰望,但見巖頂裂開一罅,就像是利斧劈開一樣,相去不滿一尺,長約一百多米,從中漏進天光一線,宛如跨空碧虹。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天遊峰

天遊峰景區是武夷山山與水、自然與文化結合最完美的景區,位於整個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主要景點包括御茶園、天柱峰、雲窩、隱屏峰、曬布巖、水月亭、茶洞、天遊峰、一覽亭、天遊觀等。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大紅袍

大紅袍景區因出產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紅袍茶而得名,景區的景點之一就是大紅袍茶樹,它位於巖腰的盆式茶園內,共6株,外砌石堰加以護衛,因而倍顯珍貴;巖壁上鐫刻“大紅袍”三字。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宮

武夷宮是武夷山風景區最古老的道觀。現存兩口龍井和萬年宮、三清殿。萬年宮現在是朱熹紀念館,宮內有兩株千年桂樹,龍盤蛇曲,被稱為“桂花王”。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虎嘯巖

在武夷,一巖而兼有群峰之勝的,唯有虎嘯。所以,虎嘯巖可說是一處“極目皆圖畫”的佳境。這裡怪石崔嵬,流水迂迴,是一個獨具泉石天趣的佳境。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虎嘯”之聲,來自巖上的一個巨洞,山風穿過洞口,便發出怒吼,聲傳空谷,震撼群山。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水簾洞

原名唐曜洞天,位於丹霞嶂東面,是武夷山最大的巖洞,素有“山中最勝”之稱。水簾洞巖壁高寬各數十丈,上凸下凹,形成巖穴。洞內敞亮可容千人,依崖散建數座不施片瓦的廟宇。峰頂清泉垂落而下,隨風飄灑,可謂“赤壁千尋晴拂雨,明珠萬顆畫垂簾”。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海拔雖然不太高,但碧水丹山,所言不虛。在山水之間淨化心靈,便是旅行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