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鎖定盈利 歡喜傳媒的“名導模式”驗證成功了嗎?

作者:李珠江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一部電影鎖定盈利 歡喜傳媒的“名導模式”驗證成功了嗎?

3月31日,歡喜傳媒(01003.HK)發佈年報稱,2019年實現收益及電影投資收入8.14億港元,同比增長366.37%;擁有人應占溢利為1.05億港元,2018年同期虧損4.45億港元,也是2015年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

一部電影鎖定盈利 歡喜傳媒的“名導模式”驗證成功了嗎?

圖源:歡喜傳媒公告

從整體收入情況來看,歡喜傳媒營收主要得益於“分佔票房”,收入為7.87億港元,佔總收入的96.66%,而2018年這一收入僅為1276萬港元。

歡喜傳媒表示,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其獨家投資、由甯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所致。據瞭解,歡喜傳媒於2019年度投資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取得了22億元的票房。此外,其參與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也取得了32億元的票房。

除此之外,歡喜傳媒獨家運營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收益增加,為年內收益帶來顯著貢獻;確認以股份為基礎之付款顯著減少。

資料顯示,歡喜傳媒由電影投資人董平、導演徐崢和甯浩等人於2015年聯合創辦。而和眾多影視公司捆綁明星的模式不同,歡喜傳媒更多的是捆綁知名導演。

官網資料顯示,歡喜傳媒綁定了甯浩、徐崢、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七位股東導演,並且簽下了賈樟柯、文雋、王小帥、劉心剛、李楊、陳大明等導演。

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已囤積了眾多知名導演資源。而對於歡喜傳媒來說,接下來的重心就是生產更多的優質內容。

但是,“名導資源”必然產生“優質內容”嗎?

近年來,大導演大製作的“撲街”電影也不在少數,名導作品不一定得到市場的認可。相反,一些小製作以及並不出名的導演,卻憑藉優質內容以“黑馬”姿態得到大眾的認可。

根據藝恩數據公佈的2019年年度票房情況來看,華語電影中,排名前三的影片分別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

與此同時,根據豆瓣電影的2019年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少年的你》分別為前兩名,《流量地球》排在第四的位置。

可以看到,當下電影市場,只有符合市場口味優質內容才是第一位的。

而對於持續虧損的歡喜傳媒,2019年的盈利能夠驗證這種“名導模式”的可持續性嗎?

公告顯示,歡喜傳媒投資的多部電影,包括陳可辛執導的《奪冠》、甯浩監製的《熱帶往事》、高群書監製的《龍門相》、王小帥監製的《上山》以及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將於2020年相繼上映。

而名導加持能否保持歡喜傳媒的盈利還有待時間的檢驗,但願春節撤檔的《囧媽》不會耗光歡喜傳媒的運氣。

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網劇可能成為歡喜傳媒2020年度的重點。報告稱,導演張一白執導的16集網劇作品《風犬少年的天空》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預計於2020年上映;導演王家衛籌備監製和聯合導演的12集網絡系列影視劇《天堂旅館》正在前期拍攝籌備中。

那麼,大導演和網劇會不會水土不服呢?這一切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