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99%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书

“上大学后,有两件事一定得坚持做。”

“什么事?”

“第一,读万卷书;第二,行万里路。从万卷书中延伸自己的思想,用万里路去了解社会。终究有一天,你能将两者结合。那时,现在存于你心中的迷茫、困惑、忧虑以及不满,自然就迎刃而解。”

六年前,跟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辈就“大学应该怎么读”这个话题,有过深入交流。当时的很多言语已被大浪淘尽,唯他告诫的两件事,深深刻在脑海里。

其实99%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书

这就跟交友,跟读书一个样,遇到的很多人都会从生活里消失,读过的很多书也会逐渐忘记。可总有那几个人,一辈子也忘不干净;总有些书的有些句子,只要读了一遍,想忘都忘不掉。

同声相应,同气相感,这些忘不掉的,正是真正的自己正在寻找的“关楗”。

带着这样的认知,来到大学,定下两个小目标。第一读遍图书馆,第二穷游全中国。循着小目标在大学里生活了两年,跟很多读书人一样,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走了那么多路,读了那么多书,怎么还是活不明白。

众所周知,知识本是用来解惑的,可在多读书的过程中,竟发现相悖的现象:与少知识的生活相比,多知识的体验却有着更多的痛苦、困惑与迷茫。为何,古人欺我?

古人诚不欺我。时至今日,发觉那时的自己只不过是处于读书和行路的第一个阶段——求多。面对浩瀚的书海,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惊叹,像饥饿的牛羊闯进菜园子一样大口嚼。《道德经》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智”,没有分辨善恶、正奇、好坏的能力,纯粹的求多,很快就把自己埋葬在知识的坟墓里。动弹不得。

其实99%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书

毋庸置疑,阅读是建构自我认同的极佳途径。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所读书籍和书籍里面那个人的气韵,就是自己文化人格的基本素材。钦佩欣赏什么人,读他们的书,观他们的言行,慢慢的就会构建出与之相应的人格和自我认同。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偶像力量的一种体现。

读圣贤书的人,会正气浩然心怀天下。读畅销书的人,会市侩庸俗小布尔乔亚。书都不读,只能读图的人,就一直处于心智低幼的儿童状态。沉迷奶头乐文化的奢欲深天机浅者,肯定难逃蝇营狗苟的命运。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折射出来的是,“非礼”的人事物,其气机是不对的;过多的接触那些人事物,自然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所以,对于读书人,尤其是初读者而言,相比所读之书的数量,书的质量更为关键。求多,不如求精。多读书,不如读好书。先用真正的好书,建立起锚定天地的认知,提升并固实自己的心智,使其不再被世俗所塞蔽。如果这些都能做到,再面对生活里的人事物,就如同《三体》里的降维攻击一样简单容易。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好书?我的答案是,最伟大的文明——华夏文明数千年数万年不曾中断过的核心保障——圣贤典籍。先圣典籍的威力有多大?

一心要功成名就的苏秦,前期败光所有家财却一事无成,导致很多亲人与他断绝关系。直至看《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这本书,才真正开窍,领会了大道,成为大贤之人。

曾为贵族子弟的张良,其国其家被大秦所灭。心有不甘的子房,暗杀嬴政未遂之后成了一名逃犯。黄石公的一本《素书》,让他绝处逢生,习得一身帝王术,帮助刘邦建立大汉王朝。

不说遥远的历史,我们说说现在。前段时间,一篇六年级学生的作文《第一次奋进》成为网络热点。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超正的价值观,让诸多80后90后的“老阿姨、老叔叔们”为之惊叹。其作者,宁波华天小学602班的小邵同学,在其父亲的影响下,上四年级时就能够背诵《道德经》。

其实99%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书

其实99%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书

其实99%的人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书

在这水泥钢筋构建的城市森林里,在这砂石沥青铺就的人造沙漠里,在这科技大爆炸带来的信息汪洋里,在这别有用心之人搭建的金融牢笼里,多少人在沉沦,在哀叹,在寻找出处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

其实答案,就在身边,就在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所熟知的华夏圣贤的书籍里。那些通透大道,周知万物的圣人们,早已看到他们子孙后代会遭受磨难,充满慈惠恻隐之心的祖先,早已把“打开世界的钥匙”明明白白,甚至有些啰嗦的写在了书里面。等待后来不再数典忘祖的寻宝人挖掘。

经典读到一定程度,从先圣那里建立起较为固实的自我认同和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后,再回过头来重读万卷书,重走万里路,你会发现跟先前有截然不同的体验。

原先需要一周才能读完的书,现在一两个小时就看完了,而且还能在把握作者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所批判;原先纯粹消遣般的旅行,不经意间就变成了对社会的调研,虚着的心,明亮的眼,智慧的脑,助力自己通透这个世界。

有经验的领导,会依据现实设置岗位,再寻找任用最合适的人才;有目标的舵手,是先有了方向,才会计算距离,以及所需物资、时间;真正聪明的读书人,是先拿到关键的钥匙,再去读书如山倒,因为这样能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少浪费时间和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