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姚麟:帶領隊伍逆行衝鋒,做前線最硬的“麟”

★尋找“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報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姚麟帶領隊伍逆行衝鋒,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在廣東省衛健委的號召下,姚麟這位“抗非”老兵第一時間響應,帶頭組建廣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武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1月28日,他帶領包括附屬第六醫院的16位醫務人員在內的醫療隊146名勇士奔赴武漢,深入疫情一線。

主動請纓 衝在前線

接到上級組建醫療隊的任務後,姚麟安頓好家中癱瘓在床的老母親,告別妻女,連夜和各醫院聯絡人建立聯繫,瞭解各醫院的準備情況。59名黨員迅速建立臨時黨總支。姚麟做好“靠前指揮”的表率,讓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讓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同時,建立醫療隊各級組織架構,確保“作戰”暢通高效;完善醫療、護理、院感、後勤等體系。

姚麟身先士卒,帶頭深入病區,對病區的佈局、分區、流程和院感均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整,保證清潔區和緩衝區界限明晰,院感重點突出;同時,依託漢口醫院開展各項工作,指揮前移,將辦公室直接設在醫院裡。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姚麟:帶領隊伍逆行衝鋒,做前線最硬的“麟”

隊長姚麟當起了木工,在潔淨區為隊員做掛衣架

團隊建設,暖心有愛

在遠離後方、互相不熟悉、工作強度大、病毒肆虐的環境裡,如何將5個地市18家醫院的147人快速凝聚成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是擺在醫療隊隊長姚麟面前的挑戰。

“開了機艙門,外面就是戰場。我們來自不同的醫院,但是我們即將戰鬥在一起,互相擁抱吧!”1月28日晚,在飛往武漢的途中,姚麟在廣播中對隊員如是說道。

奮力抗擊疫情之餘,姚麟也當起了隊員們的“心靈導師”。“有沒有家人去散散步啊?10分鐘後樓下見。”每天傍晚,姚麟都會在隊員群裡吆喝一句。之後,便有三五個隊員應約下來和他一起散步談心。對他來說,這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有效方式。

正如他在2月18日接受中央電視臺13套《東方時空》欄目的採訪時所說的,“對於患者,偶爾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對於隊員,他也是這樣的一個“知心”角色。他把在武漢的整個過程分為四期:帶點惶恐的緊張、富有激情的適應、患者康復的喜悅以及日復一日的平淡,針對不同時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姚麟認為,對於一個集體而言,要旗幟鮮明地反對無建設性意見和抱怨,將這一點作為一條紀律進行貫徹。大家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變強之後,對於抱怨,不少戰友會主動站出來進行批評。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姚麟:帶領隊伍逆行衝鋒,做前線最硬的“麟”

抵達武漢後,姚麟(右五)主持召開醫療隊全體會議

作為臨時黨總支書記,姚麟充分發揮組織優勢,為一線發展黨員奠定組織基礎。截至3月22日迴歸廣州當天,醫療隊中已有83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人數佔可遞交人員的96.5%。其中,附屬六院隊伍裡,9名群眾已全部遞交入黨申請書。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姚麟:帶領隊伍逆行衝鋒,做前線最硬的“麟”

姚麟接受央視《東方時空》採訪

困難重重 迎難而上

醫療隊負責接管漢口醫院呼吸七病區。漢口醫院原本為一家綜合性醫院,是武漢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由於臨時改造成傳染病醫院,很多條件受到限制。姚麟說,當時醫院在清潔區、緩衝區和汙染區的設置上也有一些不規範,這些都需要儘快完善。

此外,他們負責的呼吸七病區共76張床位,其中逾半是重症。而醫院的中心供氧管道過細,不能同時滿足多位重症患者的氧氣需求。“在缺氧的環境裡,人體是一個酸性環境,而病毒在這種酸性環境中更容易複製。”姚麟說,這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姚麟:帶領隊伍逆行衝鋒,做前線最硬的“麟”

在漢口醫院隔離病房,姚麟(右二)與隊友討論救治問題

面對眼前的困難,姚麟難免擔心,但他很快冷靜下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嚴格按照傳染病醫院的‘三區兩通道’原則來分區,改善之前存在的不規範現象,幫助隊員更好防護。”姚麟說。

在保障隊員安全的前提下,必須儘可能救治更多病人。“通過改善供氧可提高重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重症科室出身的姚麟,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為輕症患者採用供氧機、氧瓶等供氧方式,而把中心供氧節約出來給重症患者使用。多管齊下、多策並舉,供氧缺口基本得以填補。

保護好隊員 制定防護指引

“我作為隊長,在來之前,我就跟自己說,146人我要安然無恙地帶回去。”他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房消毒工作指引(第二版)》,要求隊員嚴格按照《指引》操作。這份《指引》得到廣東省衛健委的認可,已在整個醫療隊中推廣。

“其實在來之前,我心裡就有這樣的想法”,姚麟說:“來這裡之後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補充完善,現在已經是第二版了。”根據《指引》,醫院汙染緩衝區設立一個專門的院感防控護士來負責消毒,並要求穿脫防護服時,隊員之間兩兩監督提醒。此外,在酒店駐地,隊員要在自己的房間形成一個汙染緩衝區和絕對清潔區,營造安全的“港灣”。

“我們只是平凡人,只是此刻,歷史選擇了我們,而我們無愧於被選擇。”姚麟說。

這或許就是所有逆行者的心裡話。

來源:中山大學、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