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白宮紅殿湛藍天,

蓋世高原氣萬千。

竺法漸傳三界遠,

盛音近繞佛堂前。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包括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與大昭寺三處建築群。

布達拉宮曾以其悠久的歷史、獨一無二的建築風格,以及極高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為世人所知,被譽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1300多年前,吐蕃王朝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將都城遷到了“聖城”拉薩。在形似臥象的紅山之巔修建了自己的王宮——布達拉宮。相傳那時的布達拉宮有999個房間,十分壯麗。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此後又過了200年,吐蕃王朝解體,布達拉宮的大部分宮殿因雷擊和冰突而損毀了。

直到300多年前,五世達賴喇嘛決定重建布達拉宮,修建了以白宮為主的建築群。五世達賴喇嘛圓寂之後,攝政王第司.桑結嘉措為其修建靈塔。建造了以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為主的紅宮建築群,至此,基本形成了布達拉宮現在的規模,布達拉宮再次成為政教合一的西藏政權的政治中心,同時作為達達賴喇嘛的冬宮。

五世達賴喇嘛靈塔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五世達賴喇嘛靈塔是布達拉宮內最大、最氣派的一座靈塔。

五世達賴喇嘛靈塔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費黃金3721公斤,大約相當於5輛轎車的重量。踏面鑲嵌各種寶石千萬顆,金貴非凡,取名“贊木林耶夏”,意思是價值抵得上半個世界。

邊瑪草牆

邊瑪草牆是布達拉宮的特色之一,位於宮殿外牆上部,是用邊瑪草枝條疊砌而成的。邊瑪草學名檉柳,柳枝呈現紅色,曬乾後疊砌在宮牆上。不僅起到裝飾作用,還能減輕牆體重量。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金頂群

金頂群是指靈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頂,共7座,位於布達拉宮最高處。沒做金頂的頂端還裝有三眼火焰似的鋒利鐵叉,它們是古代藏區高層建築的避雷裝置。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

紅宮

紅宮由達賴喇嘛的靈塔、佛殿、經堂組成,是達賴喇嘛舉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總修築面積160000多平方米。紅宮外牆的紅色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徵,是用邊瑪草壓榨出的紅色汁液塗抹而成的。

白宮

白宮因外殿塗白色而得名,一共7層,是歷代達賴喇嘛的住所和政治活動場所。是用牛奶、石灰等混合而成的白色塗料刷成的。每年都有許多信徒自願向布達拉宮供奉牛奶、酥油等物品,刷牆是這些牛奶的重要用途之一。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文成公主入藏

為了鞏固政權,松贊干布先後與尼泊爾和中原漢地聯姻,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聖觀音像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傳說聖觀音像並非人工雕琢,而是在一棵古印度檀香樹的樹心中自然生成的,是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

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釋迦摩尼等身像共三尊,八歲等身像供奉在拉薩小昭寺,十二歲等身像被供奉在拉薩大昭寺,二十五歲等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其中,以十二歲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

大昭寺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大昭寺是松贊干布為迎接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原本供奉的是尺尊公主帶來的釋迦摩尼八歲等身像,後來與小昭寺內文成公主所帶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互換,一直延續至今。

羅布林卡

文化 |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 拉薩布達拉宮的歷史建築群

羅布林卡位於布達拉宮以西2千米的拉薩河畔,原是達賴喇嘛夏天居住和辦公的場所,俗稱“夏宮”。

羅布林卡是世界上海拔位置最高的大型園林,也是西藏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蹟最多的園林,有300多間房屋,約2萬件管藏文物,在建築、雕塑、繪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不僅如此,羅布林卡還是一座高原動植物的薈萃之園,有喜馬拉雅巨柏、雪松、八仙花扥百餘種青藏高原特有樹木和花卉,還有14種約130只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動物,如白唇鹿、斑頭雁等。

編輯:呂亞亞

審核:劉廣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