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東方明珠、上海國際機場……那些年,東華大學設計職業“新衣”,展現浦東精氣神

2020年的今天,而立之年的浦東新區已“脫胎換骨”,而浦東的發展不單體現在城市建設上,同時反映在人們的服飾穿著上。新時代,穿行於浦東的時尚摩登的人,則成了城市街頭的靚麗風景。東華大學有這樣一支設計研究團隊(東華大學服裝學院職業服研究所),曾承擔了上海世博會、東方明珠、上海國際機場、上海科技館等浦東重要企事業單位職業服裝的研發工作,積極為建設美麗浦東貢獻自己的力量。

向世界展現中國人的精氣神

轉眼間,距離2010年上海世博會已過去10個年頭,當時尚處在“青春期”的浦東向全世界展現了城市發展的嶄新面貌。東華大學依託在紡織、服裝、材料、設計等專業領域的學科優勢積極參與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服裝設計任務中,負責上海世博會志願者、參觀者服務、禮賓接待等一系列服裝的“量身定做”。

世博.jpg

上海世博會志願者服裝設計方案

“陽光、快樂、奉獻和擔當”的“小白菜”志願者的形象早已定格在這座城市的品格中,也印在了很多人的心裡。為了保障志願者穿著舒適與美觀,“小白菜”服裝從面料選材到製作工藝上,都使用了當時戶外運動服飾最新的技術成果,達到了服裝的美觀度與舒適度雙優要求。綠白相間的色彩搭配,體現了綠色環保、和諧的主題。

世博 禮賓.jpg

上海世博會禮賓人員接待職業服設計方案

在設計參觀者服務人員與禮賓人員接待制服時,上海市市花——白玉蘭造型被運用在女裙造型、盤扣花型和襯衫底紋上,體現上海城市文化的特點。團隊通過職業服生動演繹了上海世博會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主題,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與城市發展對接,東華設計人為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貢獻大學力量。

位於浦東新區的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簡稱“東方明珠”),從建成開放的那天起,就成了遊客必“打卡”的熱門景點。2017年,東華大學服裝學院職業服研究所承接了為東方明珠全部崗位的整體職業形象策劃與設計工作。

東方明珠.jpg

東方明珠職業服設計方案

設計中色彩搭配上選用“明珠紅”,是取自電視塔球形建築上菱形玻璃顏色,以此與東方明珠整體建築的標誌性色彩相呼應。制服圖案設計上,借鑑東方明珠最具代表性的圓球形建築,簡化成波點元素,並形成大小錯落的新組合,此設計運用在了女士夏季的連衣裙中,為接待部的整體職業服增加了一絲靈動感。

東方明珠電視塔是具有海派特色的建築,其本身可以發掘出大量可供拓展和演繹的創意元素,比如它球體的三角形紅色玻璃在陽光的照耀下,不同截面自由組合,折射出漸變的色彩,此靈感便作為核心設計元素,運用於相搭配絲巾、領帶等的設計中。

職業.jpg

東方明珠職業服

這才是真正的國際範兒

上海浦東機場作為進出上海的門戶,集中展現了開放平等包容的浦東文化,承擔著展示城市形象的重任,機場工作人員“國際範兒”的服裝就成為浦東第一站流動的風景。

東華大學設計團隊為上海機場集團設計的制服,考慮到機場工作既“緊張”又要“輕鬆”,設計師就從企業視覺系統中提取圖案與色彩元素,組成活潑的圖案與靚麗色彩,通過制服這個載體為旅客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感,打造歡樂的旅行體驗。

裝.jpg

上海機場集團制服

人們的服飾就像一扇城市之窗,推開它就看到了整個浦東的精氣神、上海的城市魅力。在浦東開發開放進程中,自五湖四海的人們,穿梭在高大的樓宇間,為了這座城市更美麗而奮鬥,不管是金領白領、創新創業人員,還是科研人員、產業工人、服務人員等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職業服研究所曹霄潔副教授談到自己對於浦東30年變化的感受,“自己雖然是上海人,但是每次看到陸家嘴美麗的天際線還是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來,城市在不斷髮展,人們的穿著也要跟上時代的節拍,我們還會一直為大家穿得更美、穿得更健康而做出東華人的貢獻。”

作者:王宇 儲舒婷編輯:姜澎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 |均為東華大學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