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京蒙幫扶﹃連心橋﹄

——北京市東城區對口幫扶阿爾山市側記

□實習記者 許文軍

如果在地圖上標註北京市東城區到阿爾山市的距離,是1300多公里;如果乘坐火車從阿爾山市出發到北京市東城區的時間,是22個小時……路途雖遠,親情卻近如咫尺,東城區和阿爾山市之間其實只隔了一座橋,一座溫暖的京蒙幫扶“連心橋”。

北京市和我區的對口幫扶合作迄今已達24年。1996年,北京市開始對口幫扶我區的各貧困旗縣市。2017年,按照京蒙兩地政府的工作部署,將我盟納入資金幫扶範圍。2018年,北京市東城區與阿爾山市結成對口幫扶,兩地之間架起了一座交流互通的“連心橋”。

引進來 學有良師 病有良醫

2018年,北京二中教育集團與阿爾山市第一中學結成幫扶,以強校帶動弱校,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目前,北京二中教育集團已經選派兩批11名教師的教學管理團隊進駐阿爾山市第一中學開展支教活動,並多次組織專家團隊到阿爾山市第一中學聽課、評課、講座。同時,向阿爾山分校無償捐贈價值約110萬元的教學設施和設備。他們還組織3次120名師生的團隊赴阿爾山市開展研學活動。2019年,阿爾山市一中37名學生參加高考全部進入錄取分數線,其中一名學生取得了歷年來文科最高分471分的好成績。

趙蒙是第二批支教老師中的一員,80後的他已經是北京市二中的骨幹老師。他說:“阿爾山的冬天特別寒冷,但這裡的老師和同學們的心卻是熱的。特別是當我把新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分享出去之後,看到老師和同學們都認真地接受和學習,我特別有成就感。”

在醫療方面,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與阿爾山市天池鎮衛生院、西口村衛生室結為醫療幫扶協作單位,共同打造標準基層醫療站點;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與阿爾山市蒙中醫院成立醫療聯合體。截至目前,東城區衛生健康委已選派4名專業醫療人才在阿爾山市所屬醫院進行掛職工作。這些“來自遠方的醫生”不僅為當地居民進行治療,培養當地的醫護人才,還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帶到了阿爾山市。

“這些天胃特別難受,後來同學就介紹我來阿爾山市蒙中醫院,說這裡來了個北京的醫生,醫術特別好。剛剛北京的於博大夫幫我針灸之後,確實好了很多。”前來就診的患者李媛媛開心地說。

走出去 師有所學 醫有所進

2018年起,阿爾山市先後選派145名優秀教師赴京學習,讓本地教師有機會接受全面先進的培訓,夯實自身教學基本功。為了讓學生們拓寬眼界,他們利用假期組織當地高三學生開展到北京遊學活動。至2020年春節前夕,共組織2次,有96名學生、13名教師參加。遊學活動的開展推動了全面素質教育,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今年阿爾山市將按照實際情況,繼續組織教師培訓和學生遊學活動。

“去北京遊學對我來說是一次很不一樣的體驗,不僅學習到了很多新的學習方法,而且也改變了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這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理想目標……”阿爾山市第一中學高三年級理科班敖雪同學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為推進本土醫療人才建設,在線下,阿爾山市衛健委積極與東城區衛健委溝通協調,選派阿爾山市醫療骨幹前往北京市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跟崗學習中醫適宜技術。目前,阿爾山市累計派出6批57名醫療骨幹參加中醫適宜技術培訓並通過考核,另有1名基層醫療骨幹在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跟崗進修一年。在線上,創建微信幫扶課堂,微信課堂學員共有158人,授課老師是東城區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內科、急診、中醫適宜技術、皮膚科等方面醫療專家,每週為大家語音授課一次。這種遠距離、大範圍、接地氣的授課方式深受學員們的喜愛,不僅提高了當地醫生的醫療技術水平,更進一步提升了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北京在橋頭,草原在橋尾。在這座“連心橋”上,雙方深入合作、頻繁互動、積極謀劃產業和項目,至今已在黨建、人才交流、教育、衛計、產業、商貿、勞務協作、文化旅遊等多方面取得積極進展。記者通過採訪阿市教育、衛計兩個部門,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兩地協同發力,全面推進協作發展帶來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