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呆,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人們常常將挖到的古代器物,稱之為古董,因為它們不僅是先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而且也是珍奇物品,也因此被歷代熱愛收藏的玩家稱為古玩。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在武漢收藏市場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古玩並非越老越值錢。一隻唐代的瓷碗多則幾百元,精品的也不過上千元,而明清瓷器少則數千元、上萬元,青花瓷更是可以賣出億元的天價。一塊清代老玉,甚至不及一塊玉石工藝品。這是為何呢?

高古瓷賣出“雞肋價”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玉石看材質瓷器看時期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因此,古玩市場上,不單是以年代論藏品,珠寶看材質,瓷器看歷史時期、看窯口,書畫看名家、看工法。自然,體現出的價格就天壤之別。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古董,古董,不就是越老越值錢嗎?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先了解行情,再甄選舊物

我們在拍賣會上看到一些藏品拍出天價,就誤以為古董都是值錢的。我在一些藏品交流會上碰到一些藏友,拿著拍賣行的證書,說是自己的藏品價值幾十萬。其實,有些藏品就是贗品,拍賣公司謊稱藏友的藏品是真的,來賺取託管費和服務費等。越來越多的人對收藏感興趣,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有投資價值。很多人期待撿漏,但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鮮活的事例,告訴我們因為輕率購買而上當受騙、血本無歸。古玩收藏對專業知識要求很高。這些專業知識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升的過程。它沒有捷徑可走。真正有心從事收藏活動的人士,只有潛心研究鑑賞知識,瞭解市場動態、行情,才能懂得對繁雜的古舊物品有所甄別取棄,才能僥倖少花冤枉的學費。所以搞收藏切忌短視盲目,應該以豐富業餘文化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為主要目的,個人投資理財僅為其次。這樣心態平和心理健康地從事收藏活動或許在經濟回報上會給你意外的驚喜。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藝術價值大於年代

瓷器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歷史藝術價值、存世量、工藝水平以及欣賞性上。一些陶器,儘管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因其存世量大、製作粗劣,其價值遠遠低於後世的一些珍稀藏品。唐朝的一些瓷器也因其工藝不如明清官窯,市場價值也就是幾千元。而明清時期的官窯瓷器最高的卻能賣到數十萬元。距離我們更近的民國時期,珠山八友的瓷器,雖然年代近,但是也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市場價值也非常高。這說明一個問題,古時就有很高藝術價值、很值錢的東西,現在仍會很值錢;古時就是不值錢的東西,現在也值不了多少錢。具有裝飾作用的陳設瓷器價格就要比家用瓷器價格高。明清時期,官方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制瓷人才到景德鎮,專為皇家燒製瓷器。這一時期的官窯瓷器不計成本,出窯後,即使瓷器上面有針尖大小的黑點也要砸碎,這些極為精良的瓷器在當時就身價不菲。在近年的一些拍賣會上,明清官窯瓷器的精品動輒拍出數千萬元的驚人價位。而一些民用陶器、瓷器,因做工較為粗糙,沒有什麼工藝價值,其收藏價值也就不高。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古玩收藏講究傳承

古玉為什麼賣不過新玉,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古玉贗品氾濫,讓人不敢輕易相信。古玉鑑定需要很高的專業知識,而普通人不具備相關的知識。二是,古玉和其他古董不一樣,玉本身就是經過上億年沉積而形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塊玉都是古董,玉自身就含有歷史和文化價值在其中。收藏古玉最好選擇傳承有序、來源清楚的玉器,一件或一類古董的傳承有序指的是能在古代遺留下的文獻或其他的東西上找到這件古董的出處,能幫助我們判斷這件古董的真偽和價值,這樣可以儘量避免打眼。

古玩收藏:年代並不是決定收藏價值的唯一條件

古玩,作為一種商品,它的特質集中表現在兩點:一點是古,具有歷史重負的滄桑感,往往這些東西,是一個歷史時期的最好見證;另一點是有文化,有品位,具有藝術性。具有了這兩大特點才能成為珍貴的古玩。一件古玩的價格高低,我覺得寶石玉器,它的價值主要看珠寶本身的材質。而瓷器、銅器、書畫由於有人工參與的雕、刻、畫,技術條件決定了它的藝術水平,而市場價格就體現在藝術價值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