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宿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唐代杜甫《宿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保薦杜甫為節度使幕府的參謀。這首詩,就寫於這一年的秋天。所謂“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為別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獨宿”。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宿府註釋:


清秋幕府井梧(wú)寒,獨宿江城蠟炬殘。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風中抖動,只有蠟燭殘光照著孤單的我。府: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杜甫當時在嚴武幕府中。井梧:梧桐。葉有黃紋如井,又稱金井梧桐。梧:一作“桐”。炬:一作“燭”。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長夜裡號角聲悲壯似在自語,天空中的月色雖好誰與我共賞。“永夜”句:意謂長夜中唯聞號角聲像在自作悲語。永夜:整夜。自語:自言自語。中天:半空之中。

風塵荏(rěn)苒(rǎn)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光陰荏苒哪裡尋覓親人音信?關塞一片蕭條尋找歸路艱難。風塵荏苒:指戰亂已久。荏苒:猶輾轉,指時間推移。關塞:邊關;邊塞。蕭條:寂寞冷落;凋零。

已忍伶(líng)俜(pīng)十年事,強移棲(qī)息一枝安。 我已忍受十年的飄零生活,把家安在這裡不過勉強棲身。伶俜:流離失所。十年事:杜甫飽經喪亂,從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至作者寫詩之時,正是十年。強移:勉強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參謀一職。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絕句、絕句、房兵曹胡馬、望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春望、贈花卿、野望、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小寒食舟中作、九日藍田崔氏莊、小至、江漢、絕句·江碧鳥逾白、月夜、登樓、贈衛八處士、前出塞九首·其六、狂夫、飲中八仙歌、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新婚別、潼關吏、客至、兵車行、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麗人行等。


《宿府》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