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對於法國有多重要?

傳媒播報者


哈嘍大家好,我是糖尿病友麗姐,作為一名糖尿病患者,最想吃的就是甜品了,但是我已經七八年沒有大口大口吃過甜品了。而法國確實是甜品的天堂。

法國記者Leslie Gogois與知名調查機構TNS Sofres經過兩年的研究,找出了法國人最喜愛的十大甜點,而這些甜品中的大多數耳熟能詳到無需太多的介紹。

下次你去法國回來,記得不要再眉飛色舞地談馬卡龍了,真正熱愛法蘭西美食的人,會對你擺出一張法式刻薄臉。

第十名草莓撻

Tarte aux fraises

▲ 在甜點櫥窗中尤為顯眼的草莓撻。(資料圖片)

每一個去過法國的人應該都有經歷過兩種“櫥窗購物”,一種是透過玻璃看奢侈品,一種是透過玻璃看甜品。

草莓撻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在每家麵包店的櫥窗裡都可以看見。但它特別顯眼,通常一下子就能發現它。

草莓撻中有時候放的是卡仕達奶油,有時候是滿滿的巧克力醬。我在法國甜品店買的第一個甜品就是草莓撻,記得在秋日的陽光裡,上面的草莓非常非常酸。

第九名

拿破崙

Mille feuille

▲ 正宗起源於法國的甜品拿破崙千層酥。(資料圖片)

拿破崙蛋糕又名千層酥,但與拿破崙毫無關係,它是正宗起源於法國的甜品。

傳統的拿破崙有三層酥皮和兩層奶油,頂部由白色的糖和棕色的巧克力裝飾,拿破崙蛋糕給了法國甜品師很多的靈感,它們在其中加入水果等新元素,就變成了讓許多人愛不釋手的新式拿破崙。

很多人都為如何不掉渣地吃拿破崙而感到頭疼。有一次在法國街頭,一位年過六旬的老爺爺獨自坐在露天的咖啡館,面前放著一個拿破崙蛋糕。他用刀叉把蛋糕側翻90度後,優雅地用刀切開蛋糕,輕輕叉起放進嘴裡,看著就覺得像是如何完美進食拿破崙的教科書。

第八名

泡芙

Profiteroles

▲法國傳統慶祝甜品,泡芙具有一種幸福感。(資料圖片)

有這樣一種說法:奶油和蛋糕結婚了,麵包從此失戀,它把對奶油的愛藏進心裡,於是有了泡芙。泡芙在法國有著一定的象徵意義,高高的泡芙塔是傳統的慶祝甜品,象徵著幸福。

法國的泡芙有很多種,比如撒糖粒的、淋巧克力醬的、不加奶油的、加奶油的等等。在甜點店通常可以找到上面一顆小泡芙、下面一顆大泡芙的修女泡芙和長條狀的閃電泡芙。

閃電泡芙並不是因為長得像閃電而得名,而是因為法國人特別喜愛長條形的泡芙,買到後“閃電般”地就被吃完了。


第七名

焦糖布丁

Crème brûlée

▲鬼馬的艾米麗用勺子敲開焦糖布丁。(圖/電影《天使愛美麗》劇照)

焦糖布丁也起源於法國,並且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在電影《天使愛美麗》中,艾米麗覺得用勺子敲破焦糖布丁上面的焦糖可以帶來奇妙的快感,酥脆的響聲帶著小小的破壞性,而把冷熱交融的焦糖布丁放進嘴裡時,苦澀與甜蜜交融,像是在與它談感情。

第六名

提拉米蘇

Tiramisu

▲如果說馬卡龍是少女的味道,那麼提拉米蘇就是成人的甜品。(資料圖片)

對吃的品味,法國人可能覺得只有意大利人可以與他們比肩。兼容幷蓄不是法國人的強項,提拉米蘇可以說是十大甜品中唯一一種由國外引進的甜品。

人們尤其喜愛提拉米蘇中手指餅乾與馬斯卡彭芝士和諧的口感,咖啡的苦味和可可粉的苦味提升了馬斯卡彭芝士的甜味,在口中一層一層地鋪開。


第五名

蘋果撻

Tarte aux pommes

▲外觀像美式蘋果派,不過法國人並不愛往蘋果派裡面添加肉桂,更喜歡香草風味。(資料圖片)

蘋果是法國人最常購買的水果,平均每人每年會吃掉18千克的蘋果。蘋果撻在法國也被稱為Tarte Tatin,它是由Tatin姐妹在1898年發明的,這種蘋果撻是將蘋果置於焦糖和麵糊之間,烤好後上下翻轉,這樣就會形成焦糖在上、蘋果在中、麵皮在下的蘋果撻。

不過在法國家庭中更常見的是蘋果派,每個法國家庭都有自己的私房蘋果派秘方,選用的蘋果酸甜度、蘋果切塊的大小都有講究。

第四名

漂浮島

Île flottante

▲法式甜品的夢幻之作,漂浮島。(資料圖片)

蛋白打發煮熟後放在蛋奶醬上,撒上杏仁片,淋上焦糖,就可以做出最簡易的漂浮島。蛋白霜源自於意大利,蛋奶醬來自於英國,法國人把兩者結合就發明了漂浮島。

漂浮島在法國的大小餐館中幾乎是標配,被視為最夢幻的甜品之一,但在國內卻並不為人熟知。漂浮島像一座被雪覆蓋的小島,由於甜度低於其他的甜點,可以吃出一種安靜的甜美。

第三名

巧克力慕斯

Mousse au chocolat

▲巧克力慕斯,讓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資料圖片)

法國餐廳供應的巧克力慕斯通常不會很大份,因為這是一種太容易讓人沉溺其中的甜品,吃的時候感覺被巧克力完全包圍,食客從頭開始慢慢變成巧克力人,沉浸在這深情款款的滋味中。

法國人的三大健康法寶分別是紅酒、奶酪和巧克力,83%的法國人每週至少吃一次巧克力,它一直被法國人視作拯救情緒的良藥。

第二名

可麗餅

Crêpes

▲煎餅界的雅痞,冬天暖手的恩物。(資料圖片)

可麗餅是煎餅界的雅痞,比煎餅果子好看那麼一點兒,源自於法國西北部與英國隔岸相望的布列塔尼地區。

那裡的冬天風很大,可麗餅就是街頭的那杯暖手“奶茶”。

小麥粉製作的可麗餅通常為甜味,蕎麥粉製作的為鹹味,在可麗餅攤旁邊總會有熊孩子在一個勁地往上抹巧克力醬,它就像是國內街邊的蘿蔔絲餅、燒餅或者雞柳一樣的存在。

第一名

熔岩巧克力

Fondant au chocolat

▲熔岩巧克力蛋糕,在中文世界裡,它有一個更浪漫微妙的名字:心太軟。(資料圖片)

在90後法國人眼裡,熔岩巧克力就像甜品中的黃油和空氣——必不可少,就像是從有巧克力開始就一直存在。

事實上,法國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這款甜品直到1981年才由法國廚師Michel Bras發明,並於90年代風靡於紐約的餐廳,繼而走向世界。

製作熔岩巧克力只需要雞蛋、糖、麵粉、黑巧克力和黃油,再普通不過的烘焙食材卻做出了讓人吃一口就欲罷不能的甜品。

像熔岩巧克力這樣會“爆漿”的食物,給生活壓力大的都市人視覺和味蕾上的快速高潮,當一旁再附上一粒香草冰淇淋球時,冷熱交融,被法國人視為心頭最愛當之無愧。


法國人最愛十大甜品,大多數都有上百年曆史,且製作方法簡單粗暴。

雖然現在法國人可以從街頭巷尾的甜品店裡買到精緻無比的甜點,但他們還是期待可以在最熟悉的餐廳,享用舒適美好的一餐後,吃上一個可以讓味蕾返老還童的老式甜品。

頭髮花白的老爺爺老奶奶,坐在點著紅色蠟燭餐桌前,一勺一勺舀著盤中的熔岩蛋糕,依舊露出滿足的笑容,好像回憶起當初認識彼此的模樣。

人們對食物的熱愛通常不是來自食物本身,而是來自食物帶給人的記憶,以及享用食物時感受到的深情。

不那麼複雜的甜點,搭載著法式浪漫,足以超越年代、超越性別,更超越潮流。


糖尿病友麗姐


導讀:法國甜點風靡全球,那麼它究竟與法國的歷史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您好,我是芒小芒,很高心能回答您的問題,喜歡美食可以關注我哦。

1、法國的“甜點武器”

甜點在法國擁有獨特的社會地位,歷史悠久,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甜點,甚至可以說它是一種“甜點武器”。也許有人會說用甜點來評一個國家歷史,也太不自量力了,這不是把極其微小的事物與極其宏大的事物生命的聯繫在一起嗎?也許,甜點看似對於生存毫無影響,可有可無,但它卻對法國的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是社會生活的潤滑劑,是豐富家庭回憶的重要因素,它與歷史絕非毫無關係,不僅如此,如果哪個國家將它用作國家戰略,也絕不會讓人尷尬,不可思議,這樣做的國家正是法國。

2、甜點成為法國的文化象徵

法國在漫長的歷史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傾盡全力研究甜點這把寶刀。首先在法國國內,根據不同身份的人的期待,對甜點加以包裝,接著又把她那優美的姿容推廣到國外。當然不僅僅是甜點,整個法國菜都是對外宣傳的工具,不過甜點有其便捷性,即使與其它的菜餚不成體系也可以加入。高級的法國菜,確實登上了歐洲宮廷和上流社會的餐桌,接著又傳播到世界各國的上層社會。

可是平民對法國菜就是望塵莫及的,而甜點作為法國美食神話的先鋒,可以為一般人獲得和使用,傳播法國美食神話,讓人們帶著憧憬談論和提及法國菜和法國甜點,這是法國的重要戰略,就算在遙遠的東方國度日本,我們也能感受到這一戰略的巨大成功。

3、甜點與法國的浪漫融合

美食作為一種綜合藝術,齊綻放的光芒,超越國境照耀四方,法國菜和法國甜點也逐漸塑造出這樣一種形象,美麗、隨意的樂趣、自由奔放,時尚都市感,現在人們甚至會覺得只要有一個法國風格的名字菜餚和甜點就會顯得高級,拿破崙酥、馬卡龍、慕斯蛋糕、蒙布朗、瑪德琳Madeleine等琳琅滿目的法式甜品,它們閃耀著精緻誘人的光彩,你會不自覺的被它們所吸引。法國人醉心於研究各種甜品,這大概是因為甜品所象徵的甜美與愛情,與法國人天性中的浪漫不謀而合。


好啦,以上是我的解答了,希望能幫到你,覺得有用點個贊,有問題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一下,下期再見。


白芒芒


甜點對於法國人有多重要,就好似吃飯對人類來說有多重要一樣。

 

地域不同,吃的東西也會不一樣,就像在中國,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如果問麵食對北方人有多重要,就如同米飯對南方人有多重要。

 

而說到法國的甜點,為什麼法國人如此喜歡吃甜點,據我個人瞭解,或許要從歷史原因說起。

在歐洲古代,糖是個奢侈品,,法國人獲取糖的渠道非常有限,只有貴族和教會才能享用得起甜點,而且那個時候的甜點還不一樣,就是往糕點裡面使勁加糖,所以直到現在法國的甜點給人的印象就是特別甜,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馬卡龍了。

 

第一次吃馬卡龍的時候,無他,就是甜,甜的膩人。但是對於法國人來說,甜點並不是單獨享用的,一般都會配上咖啡等飲品。所以,其實並不是法國的甜點甜,或許只是因為你的吃法沒有對。

 

也正是因為這樣,法國人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小資,浪漫。咖啡配甜點,加上舒緩的音樂,這是很多小資的標配。

 

扯遠了,說回來。

 

後來呢,社會經濟總是要發展的嘛,由此,糖慢慢變成是大眾可以消費的物品了,然後工業革命呢,又給法國人帶來的大量的物質財富,使得法國人開始重視美食。人嘛,都是這樣,當解決溫飽之後,都會開始享受生活,法國人也一樣。

 

所謂缺什麼補什麼。當經濟條件好起來,自然要把以前缺的部分填補起來。以前甜點匱乏,現在不缺了,甜點自然就受到大眾的追捧。

 

所以基本去吃法餐什麼的,一般都會有前菜或湯,然後正餐,最後都會有甜點,很多時候,法國人也都會甜點咖啡,一個下午,如此恣意的生活,也是很多人都喜歡和嚮往的。

 

這也是所謂的小資生活的由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