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雙蕩村:貧困村華麗蛻變水美鄉村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雙蕩村位於縣城西北部,新沂河北岸。村莊自然環境原生態,村內有136畝古慄林,現存古板慄樹1680多棵,岔流河繞村而過,是新河龍形水系的腹部所在。雙蕩村人傑地靈,不僅流傳著隋唐大將軍羅成、段志玄的英雄傳說,還孕育出胡璉、胡簡敬等名臣才子,僅明清兩朝就出了7位進士6位舉人17位貢生。

宿遷雙蕩村:貧困村華麗蛻變水美鄉村

雙蕩古慄林鳥瞰圖

雙蕩村現轄13個村民小組,居民922戶,人口4172人。該村有300多年的花木種植歷史,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實現“無糧村”,全村3000餘畝土地均種植花木,當地老百姓家家戶戶種植花木。

近年來,雙蕩村積極實施花木產業“四轉”工程,創新實踐“支部+電商”發展模式,促進花木線上銷售,加快花木電商經濟發展。採取大戶帶動、典型示範、宣傳引導等措施,動員花木經營戶逐步淘汰低端的普通綠化苗木,發展月季、造型樹等,先後發展月季花基地450餘畝、造型樹基地360餘畝,增加畝均收入3000元以上。同時,以當地深厚的沭派盆景產業為基礎,採取“統一規劃發展、政府投入建設、村民自主經營”的模式操作,規劃建設佔地500畝盆景市場,政府投入完善道路等基礎設施,農戶按統一規劃自建溫室大棚,經營戶自主選擇生產、經營盆景種類,目前基地已初具規模。

宿遷雙蕩村:貧困村華麗蛻變水美鄉村

沭派盆景成為當地花農致富的新選擇

雙蕩村是“十三五”期間的省定經濟薄弱村。2017年建成雙蕩電商扶貧驛站,在人才、技術、資金、資源等方面全面孵化電商,目前全村發展電商360多家,直播120多人,帶動村民從事包裝、客服、快遞等就業860多人。

“我當初家裡窮,外出打工也沒賺到錢,回村接受電商培訓後,開始在網上賣盆景、綠植等花木,現在正常每年能賺幾十萬元,近兩年家裡蓋了兩層樓房,買了轎車,在縣城買了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樓房。”建檔立卡低收入戶胡拉說。

雙蕩村還積極完善旅遊設施建設,夯實村級發展基礎。依託原生態古粟林,按照“打造生態古慄林、建設特色雙蕩村”的理念,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以旅遊帶動花木產業發展,促進強村富民。

宿遷雙蕩村:貧困村華麗蛻變水美鄉村

“景區初步建成後,年接待遊客6萬人次以上,新增農家樂、土特產超市等項目16家,帶動就業260餘人,其中低收入戶20多人,通過拍賣板栗採摘權、鄉里中心房屋、幼兒園經營權、村集體土地出租,每年村集體經濟固定收入20萬元以上。”雙蕩村黨支部書記胡方喜說。

宿遷雙蕩村:貧困村華麗蛻變水美鄉村

截至2019年底,該村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0998元,比2015年的13686元增長53.4%;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7.152萬元,是2015年的1.3萬元的19.9倍;全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戶173戶455人全部穩定脫貧。雙蕩村先後獲得江蘇省水美鄉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等榮譽。短短的4年間,由省級“貧困村”蛻變為遠近聞名的“富強村”。

宿遷雙蕩村:貧困村華麗蛻變水美鄉村

當下,雙蕩村正在實施投資1.2億元省特色田園鄉村項目建設,將以獨特的生態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基礎,以“古林花境、沭派盆景、江淮民居、國學文化”為突出特色,把雙蕩村建成集花木電商、觀光旅遊、休閒農業、民俗文化於一體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馬亞威 應學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