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須有“思”與“考”

讀書,須有“思”與“考”

時常會面對關於讀書的提問,一個最常見的問題是:讀書不少,收穫不大,精神境界沒啥提升,寫作能力沒啥進步,讀書,到底有啥用?

讀書,須有“思”與“考”

讀書有啥用?以前,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讀書,不就是日常生活?還需要這麼認真地拷問意義?但近些年來也難免疑惑。因為,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當下,讀書對於許多人來說,不一定就是常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真的是一種必然?我看未必!讀書若沒有基本的思考介入,只不過是瀏覽了一堆語言符號而已,這些符號很可能閱後即“焚”,轉瞬即煙消雲散。

讀書,須有“思”與“考”

有質量的閱讀,一定是伴隨著閱讀主體的“思”與“考”的。

對於現代社會的知識生產而言,“思”這樣的主體行為,和讀書活動密不可分。畢竟,現代人來自於直接經驗的知識少而又少,更多地需要藉助前人(他人)的知識輸出來豐富自己。在這個意義上來說,結合自己的職業、志趣、經歷、學識、目標等,想一想我們到底該讀點什麼書,怎樣有側重地讀點書,就顯得特別重要。人生何其短,誰能讀盡天下書?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足矣!基於性情,讀自己喜歡的書,基於功用,讀自己可用的書,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尤其重要。否則,在書籍的汪洋大海中,我們永遠也找不到搭乘的舢板。

讀書,須有“思”與“考”

從詞源上來說,“考”亦有“問”之義。將其轉換到閱讀語境中,就是想表達這樣的認知:讀書不是簡單的識字行為,而是深沉的主體追問。不管是經典名著,還是新作新著,絕不可盲目迷信。不論是名人名流,還是網紅大咖,皆不能陷入迷思。讀書中的“考”,就是要在閱讀中與作者對話。不管是千古聖賢,還是當代翹楚,他們的書,只是我們通往思想彼岸的一座橋樑(甚至只是一塊墊腳石)而已。只要是凡夫俗子,只要是一個具體的人,所思所想就難免有缺陷,所著所作就註定有侷限,這應該成為閱讀中最基本的判斷。既要潛心閱讀,亦要用心追問,才會真正閱有所值、讀有所獲。

讀書,須有“思”與“考”

廣義上而言,“讀”這樣的行為,幾乎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每一個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讀”,無時不刻不在 “知”。但公眾的總體判斷卻是:讀書,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認知反差?原因就在於:互聯網時代的終日刷屏,根本替代不了真正的閱讀。如果沒有“思”之自覺,“考”之自省,再多的“讀”,我們看到的終究是一朵朵匆匆掠過的信息浮雲而已。

撰文:陳守湖

編輯:周倩 王一雄(實習)

責編:李佳

編審:鐵流

讀書,須有“思”與“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