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張妼晗的出現使得在曹皇后帶領下的後宮變得不再平靜,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成了官家最寵愛的妃子。

得寵的張妼晗不像其他妃子一樣敬重皇后,在最近的幾集中,懷孕的她恃寵而驕,非要官家來陪她,而官家忙於政事,為了不煩擾官家,皇后只得親自去勸解她。

她這樣的無理取鬧原因便是她認為自己最得官家寵愛,口無遮攔的說出了一句:

“官家當然疼惜我,我為何要同別人比,十多個比我位分高的妃嬪,又有幾個官家要的而非按照規矩納的”

自以為自己與後宮妃子不一樣,自以為自己是官家想要的、最愛的。

但她真的是官家的最疼愛的娘子嗎?

張妼晗的確與宮中娘子不同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 宮中娘子大多出自名門望族,與皇后一樣的端莊賢淑,而張妼晗原是舞女出身。

後宮娘子大多溫柔守禮,張妼晗確是任性驕縱,和她同為舞女的蘭笤不過說她的閒話,就被她以熱湯破臉,真是有仇必報,受不得一點委屈。又教習嬤嬤的寵愛,說不跳舞便不跳,不守規矩,以自己的感受為先,當真是個性鮮明,與後宮女子不同。

  • 舞女出身的她,接近官家的方式也與其他娘子不同。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在她幼時偶然間遇見過官家後便傾了心,也因此入了宮。或是命中註定,練舞的 她又與官家相遇,向官家訴說曾經的相遇經歷和愛慕之情。但官家只說是她記錯了,並未與她相認。

因此鬧出了接二連三的風波,最終官家把她留在身邊做了宮中侍女。

張妼晗幾次接近官家,官家都沒有納她為妃的意思,最終也只是留她做宮中侍女。似乎一直都是她在對官家死纏爛打。

張妼晗是怎麼成為官家妃子的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 張妼晗成功留在官家身邊後,便照顧起了官家的飲食起居,想方設法的討好官家。

嘴上說著不在乎名分,卻在背地裡對茂則不敬,說出“你怎知道我永遠都只是侍 女”的話。

此時她只是官家的侍女,伺候官家就是她的本分,又何談名分呢?可見她的目的 不純,野心不小。

  • 張妼晗真正封妃還要感謝皇后娘娘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朝中元昊叛亂,對於西邊的戰事,官家想要聽聽出身武將之後的皇后娘娘的看法,便去了皇后宮中,不料倆人意見相佐,官家最後拂袖而去。

回到自己宮裡後,官家就碰到了給他做面的張妼晗,聽到張妼晗反覆做面直到他回來,只是為了讓他吃一口熱面後,感動不已,寵幸了張妼晗。

一個男人在一個女人那裡生了氣,轉眼在另一個女人那裡得到了安慰,一時動情也是很正常的吧。張妼晗也終於達到她想上位的目的。

至此看來,管家與張妼晗之間,主動的一直都是張妼晗,而非官家

​張妼晗的許多行為不得官家的認同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 官家仁厚愛民,崇尚節儉,而張妼晗在照顧官家飲食時,卻用三隻小羊羔的裡脊取食來給官家吃,官家知道後,當即對她發怒斥責。不過,張妼晗委屈的說她只是一心為管家好,善良的官家念此也就原諒了她。
  • 懷孕的張妼晗不顧官家政務繁忙,在後宮無理取鬧朝吵著要見官家,大鬧後宮,對皇后不敬。官家本想斥責她,看到她身體不好也就作罷了。
  • 官家不喜心機頗深的教習嬤嬤,張妼晗卻執意要她入宮,不信任皇后,官家多次勸告都不聽,最後還是如了她的意。
  • 張妼晗多次不敬皇后,遭到皇上的不滿。要知道仁厚的官家一直覺得皇后是一個合格的皇后,敬重皇后。

多次種種,不過是官家仁慈,不與她計較罷了。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清平樂》: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那麼張妼晗又為什麼在別人眼中是得寵的呢?

大概是因為她與其他娘子不同,只愛向官家撒嬌撒痴,而官家仁厚縱著她罷了。

假如其他娘子向她一樣作為,未必不得寵,只是別人並不會像她一樣。

張妼晗以為她最得官家寵愛,但也只是她以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