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的一縷曙光,主張處死慈禧,有能力有威望,卻成了墊腳石

談到晚清歷史,國人無不扼腕嘆息,喪權辱國,割地賠款。


他是晚清的一縷曙光,主張處死慈禧,有能力有威望,卻成了墊腳石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說出這種“厚顏無恥”之話的人竟然是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慈禧皇太后)。國人談起慈禧無不恨之入骨,恨她活的太長,掌權太長,喪權太久!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就在慈禧還不到30歲之時,也差點被作為一個可憐的“宮人”陪葬先帝於地下。

而提出這個就是當時輔政大臣——肅順!


他是晚清的一縷曙光,主張處死慈禧,有能力有威望,卻成了墊腳石


咸豐皇帝在位期間面臨的是“天平天國”運動的高峰期,可謂大清已失半壁江山!外部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不得不帶著心腹大臣以及後宮“北狩”於避暑山莊。

正值盛年,鬱郁吐血而亡。

並在死前安排了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輔政大臣。

為何在臨危之際會做如此安排呢?

不得不說,號稱清朝最後一位有實權的皇帝還是有識人之明的!

在內憂外患之際,曾經縱橫中華大地的“八旗子弟兵”早已腐朽的欺負百姓行家,對外戰爭弱雞的局面。清朝每年財政養出來的都是少爺兵!

眼瞅著就要面臨“亡國”之危,肅順提出了重用漢人大臣,並允許地方自行招募兵勇的政策。

這才有了曾國番“湘軍”的出現。掃平了“太平天國”勢力。

作為一個滿人,對滿蒙貴族卻是滿滿的瞧不上,一心卻為漢人大臣爭取權力,也是難得!



他是晚清的一縷曙光,主張處死慈禧,有能力有威望,卻成了墊腳石


可以說沒有肅順就沒有滿清所謂的“同光中興”!

只是,強勢的性格,毫不手軟的反腐手段以及得罪慈禧並且要求慈禧陪葬讓肅順死的不明不白。也是可惜!

不然,中國歷史必然是不一樣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