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導語

10月21日-23日,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在京盛大召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為論壇年會的唯一學術支持單位。22日晚,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承辦的“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成功舉辦,來自學院的碩博、EMBA、GFD校友、合作伙伴及特邀嘉賓共計80餘人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本次研討會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各方智慧,演講嘉賓和與會嘉賓分別圍繞北京市如何藉助科教資源、金融資源聚集的優勢,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如何推進科技創新;如何推進教育的改革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等議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殷 勇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金融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發揮著重要的核心作用

北京是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創新資源、科技資源優勢突出。科創企業在享受越來越多金融服務的同時,也面臨一系列的短板,主要表現在融資渠道有限,股權融資多、債權融資少,貸款以抵押貸款為主,發債融資少。針對上述問題,為加強北京科創中心的建設,北京市政府將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科創企業和實體經濟的體系,主要包括:推動建設私募股權的二級市場交易機制;完善相關稅收機制,建立稅收跟投資期限反向掛鉤機制;不斷推進新三板改革,將其打造成面向全球的服務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拓展科創企業的增信方式,探索科技園區發債和科創債;推動知識產權市場化交易;打造金融數據專區,推動數據共享;建設首貸中心,提供融資擔保補貼;助力科創企業資金跨境流動,實現科技資源全球佈局。

張曉慧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科技創新有兩大要素必不可少:金融和人才

北京作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中心,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和國家責任。推進北京科創中心的建設,既是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要求,也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明確為重點辦學方向,積極探索科創金融人才的培養方式,著力構建“引領金融實踐,賦能創新發展”的課程體系,並將這些前沿課程融入學院各個教學項目之中,大力培育通曉科技前沿、產業發展、以及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複合型人才。

黃 洪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建設具有吸引力、輻射力、影響力的全球創新高地,既是北京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

培育發展經濟新動能,最終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宏觀目標,既是金融業的重大歷史責任,也是金融從業者的使命。中國銀保監會在科技金融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實踐和探索,包括創新政策支持體系、創新服務理念、創新機構佈局,以及創新合作機制等方面,以實際行動助力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此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應從細化科技金融規劃佈局、推動多元化資金配置、強化組合政策支持,以及完善全方位保障體系等四個方面擴展科技發展空間。

朱 民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疫情後的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

疫情、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增長、科技創新發展爆發的拐點及資本市場的擁抱和認可,這五個力量加上一起,推動科技浪潮越來越大,推動了新經濟和新業態迅猛發展。科技創新離不開硬科技,硬科技的發展需要經過理論突破、技術發明、技術創新和工程優化四個階段。我們需要推動國家加大在前兩個階段的投入,同時在後兩個環節上企業應該利用已有的市場規模和成功經驗,通過逆向進口替代,迅速地完成技術和數字化轉型,從而完成中國整個經濟的技術和數字化轉型。

程 京

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奧生物集團創始人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加強對科創企業的金融支持,意義非常重大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傳統醫學和中藥對保障14億國人的健康愈加重要,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助力使中醫診療更加精準。在介紹以移動檢測和智慧天網構建來快速應對新冠疫情時,程京表示,由於此次疫情的出現,企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金融對科技的支撐作用,當前形勢下,加強對科創企業的金融支持,意義非常重大。

廖 理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學院未來將建設成為新金融新經濟的研究基地、新思想新模式的培養基地以及新科技新產業的孵化基地

清華五道口在邁向成為國際一流的金融學院的路上,重構了教師的評價體系,建設了上海、深圳等教學中心及啟動通州院區的規劃建設,拓展了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並形成了基於科創金融的一套科創人才培養體系,在企業的支持下不斷完善新型智庫建設。廖理表示,學院未來將建設成為新金融新經濟的研究基地、新思想新模式的培養基地以及新科技新產業的孵化基地。

鄧 鋒

北極光創投創始人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風險投資與科技創新是互相依賴,共生共融的

無論是企業,還是金融機構,都需要構建有壁壘的創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技創新。從硅谷的經驗來看,科技創新需要風險投資,尤其是長期投資資本的支持。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科技金融,尤其是風險投資,正是科技創新的抓手。 因為風險投資除了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還可以提升企業的專業性、完善公司治理的改造和集中上下游資源。 所以今天風險投資、科技金融已經不是助力科技創新,它變成了一個抓手,一個支點。

張健華

華夏銀行行長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銀行如何支持科技創新?

從原創性科技創新的角度來講,現在銀行業更多的是債權融資的創新,包括對於一些無擔保的知識產權的抵押融資。另外一種方式是通過基金,基金的投資在資管出臺以後稍有難度,但未來銀行系的理財,可以在融資方面有很大的擴展空間。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後,只要是一個淨值化的產品就都可以投,既可以投公募,也可以投私募。此外,商業銀行作為企業本身,也有非常多科技應用的場景。如華夏銀行跟華為聯合建設了實驗室,銀行可以成為金融科技創新的試點應用平臺。一旦技術成熟,銀行可以直接採用。目前,銀行也在配合北京市打造了很多支持科創中心建設的平臺,如打造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新性企業獲得債券融資的平臺等。

周伯文

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產業數字化的未來

在當前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唯一兩個確定性的東西,一是科技發展,二是產業,這兩個合在一起讓產業數智化成為當前不可阻擋的趨勢。只有產業數智化之後才會讓經濟、讓產業有彈性。數智化化要三個階段:第一步是雲化,數智化的目的在於所有東西都可計算,計算之後需要一個彈性的計算方式就是雲化,雲化的核心目的不是節約成本,而是創新;第二步是聯接,雲化提供技術平臺,聯接能夠讓生產流程從觸點到業務、到人員、到工具,全部在線,聯接之後把所有數字變到人工智能輸入產生模型;第三步是智能化,比如運營的智能化、決策智能化等。智聯雲的邏輯不是先做雲再做智再做數,而是互相交叉推動、遞進。

杜 鵑

國美集團決策委員會主席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科技與金融助力傳統行業創新發展

杜鵑指出,傳統零售行業目前都在尋求線上線下融合,拓寬賽道和生態圈。科技和金融無疑能助力這一目標更好更快地實現。她尤為看重“數據”的價值,數據對降低企業在創新發展中的風險,提高創新發展的速度和質量,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趕坡

敬業集團董事長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企業高速發展離不開人才培養,教育和學習是發展的動能

李趕坡分享個人幾十年創業和發展的切身體會,他表示,企業的高速成長離不開人才培養。敬業集團擁有3萬餘名員工,他一貫重視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堅持送管理團隊持續到各大院校持續學習,提升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他認為教育和學習是發展的動能。

黨彥寶

寧夏寶豐集團董事長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傳統產業也需藉助人工智能、物聯網實現工業互聯

黨彥寶分享了寶豐集團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企業通過捐資助學,改變貧困地區孩子命運的案例。他還表示,未來科技化發展在傳統企業的應用潛力巨大,特別是傳統化工產業,更需藉助科技的力量,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引入,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障更精準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控制等,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實現“智慧工廠”。

一文了解“金融助力科創中心建設”閉門研討會大咖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