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偶遇身家过亿的滴滴司机

杭州偶遇身家过亿的滴滴司机

周一到杭州出差,在东站叫了个专车去酒店,一上车发现司机小哥的面相衣着谈吐都还不错,就聊了起来。

小哥叫小强,88年的,毕业就出来做生意了,本身家底也不错。

一开始做的是二手车生意,主要是卖一些豪车,前几年一辆车通过渠道拿回来再卖出去至少赚个大几万。

记得给大家晒过一个数据,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最严重的,就是汽车及其相关行业。

杭州偶遇身家过亿的滴滴司机

小强的公司一样光景不好,闲置的车子有的干脆用来跑滴滴。

不仅如此,这两年他还亏了两大笔钱。

第一笔是在“共享经济”鼎盛时期,几个朋友拉着他做共享洗衣机项目,结果扑街了。

另一个哥们搞P2P为支持朋友的业务,也投了一些钱,杭州的P2P,你们懂的,现在这哥们失联了……

他现在是彻底不敢胡来了,乖乖的继续做二手车,自己无聊了也出来跑个滴滴。

小强心态挺好的,说起这些事一脸的云淡风轻,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

他觉得自己其实还算幸运。

当年他哥们搞P2P的时候拉他合伙,他觉得不靠谱没去,算是躲过了牢狱之灾。

他说身边认识最恐怖一人,面上斯斯文文在企业上班,私底下搞暴力催收公司,后来搞出了人命,抓进去后他在牢里试图自杀未遂。

他说这些人曾经都是风光无限,豪车、豪宅、美女网红傍身,除了飞机该买的都买了,而现在呢?

和他们一比,自己只不过亏了点儿钱,算个啥?

和大家分享小哥的故事,是因为小哥的经历,还是具有一些代表性的,听一听“过来人”的话,可以让我们少踩坑。

01

关于“挣快钱”

认识不少朋友,非常着急着要“挣快钱”

搞新媒体,他们说太慢了,做内容太累了,觉得我整天码字就是个蠢逼。

做些实体生意,他嫌成本太高、利润太低。

去企业上班,搬砖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于是乎满脑子想着投机倒把、拉风投,或是搞点项目去市场上割韭菜。

一般这心态的人,自己就长得像一颗韭菜。

杭州偶遇身家过亿的滴滴司机

甚至有些人为了“挣快钱”,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牟利。

去年饭局认识一“金融大佬”,一听我码字做财经新媒体的,一脸的瞧不起。

饭局第二场唱K,他的正室、小三、小四悉数登场,当场上演现场版《回家的诱惑》,日常生活非常精彩。

杭州偶遇身家过亿的滴滴司机

没多久闺蜜和我说,这人进去了,我才知道这大佬是搞微信群荐股诈骗的,而且蠢到诈骗的钱都是直接打亲妈账上。

观察了一下身边的人:

凡是之前靠见不得光的勾当牟利的,该进去的进去,钱该散的也散了;

凡是一夜暴富过的,都一直在寻找一夜暴富的方法,结果没找到,还屡屡受骗;

凡是靠房子发财的,基本也没形成其他的赚钱本领。

反而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前几年默默无闻的人,到中年开始逐渐展崭露头角。

对了,最近区块链特别火爆,如果你的朋友圈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区块链创业者,麻烦劝他们一定要守住底线,雇好法律顾问,避免两三年后被抓进去。

哎我也不想寄几这么毒舌!

杭州偶遇身家过亿的滴滴司机

02

关于跨界

创业者还容易犯下的一个错误是,看市场上某个“风口”不错,就琢磨着搞跨界。

比如前几年上市公司一窝蜂的搞房地产

P2P,最后不光副业没搞成,还把主业搞垮了。

曾经的浙江首富“新光集团”,就是房地产给搞垮的,死于P2P的更是数不胜数。

个人死于跨界,企业死于多元化,是这两年大环境的一个总结。

小强卖二手车的,跨界搞共享经济,身边还有做金融的要涉足医疗、餐饮……隔行如隔山,对于其他行业如果没有敬畏之心,盲目投入,大概率都是要扑街的。

如果说找个业内的人“合作”,这个人靠不靠谱,坑不坑你,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一金融行业跨界做餐饮的哥们,就和“业内人士”合伙,搞了两个连锁餐饮都是亏,他一退出,人家就开始赚钱了,特别魔幻!

最近几天,东半球相声说的最好的罗永浩先生被法院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俗称老赖)。

老罗会吹牛,会讲话,言语具有煽动性是公认的。

但老罗就垮在喜欢跨界。教英语,搞网站,办培训,做手机,弄电子烟......

他一开始选择去德云社估计都没这么狼狈。

写这些安全提示很多人不爱听,甚至在后台会催我多写写资产配置、赚钱路子。

取关吧,我要天天有赚钱的新路子,还写号干嘛,

毕竟小爷我只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