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是怎麼來的?有哪些歷史典故?

荊州是怎麼來的?有哪些歷史典故?

荊州就是東周時的郢,楚國的都城
  荊州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州文化燦爛,物產豐富,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
  荊州人傑地靈,素有“唯楚有才”之譽。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在此生活20餘年,“一鳴驚人”的政治家楚莊王、楚國名相孫叔敖、辭賦之祖宋玉、戲劇鼻祖優孟、明代宰相張居正、晚明文學革新派領袖"公安三袁"等,都是從荊州走上歷史舞臺。


荊州是怎麼來的?有哪些歷史典故?


  荊州歷史悠久,禹劃九州,始有荊州。春秋戰國時期,20代楚王定都於荊州,長達411年,楚都遺址紀南城風韻猶存。楚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媲美的楚文化。特別是荊州出土的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和彩繪石罄編鐘,無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輝。荊州是著名的三國征戰故地,“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三國故事膾炙人口,流傳千古。荊州八嶺山地下文物尚屬全國罕見,堪稱“地下文物寶庫”,有大型古墓冢800多座。據清乾隆《江陵縣誌》記載,楚莊王、楚康王等18個楚王及明代8座藩王墓俱葬於此。1992年發掘的雞公山平原文化遺址,世所罕見。熊家冢楚墓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將建設成集發掘、保護、研究、展示於一體的大型遺址博物館。
  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長達10.5公里的荊州古城牆至今保存完好,是我國現存延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以磚牆為主、土垣為輔的唯一的古城牆。荊州三國遺址遍佈,荊州古城、張飛一擔土、關公點將臺及擲甲山和馬跑泉、三氣周瑜蘆花蕩、關公石馬槽、曹操行軍鍋、烏林寨、華容古道等30餘處,其中最為聞名的是明、清兩朝皇帝御修的關帝廟,關羽鎮守荊州10年,廟宇建在其官署地基上,是全國四大關公紀念地之一。全市旅遊景點呈現“一城三片”的格局。“一城”即荊州古城,其中古城東門為4A級景區,紀南城、關公廟等人文景觀經久不衰,荊州博物館被評為國家首批“4A”博物館,館藏文物達13萬餘件,位居全國地市博物館之首,其中西漢古屍等國家一級文物近300件(套)。“三片”即洪湖漁家生態度假區、松滋洈水風景名勝區、石首天鵝洲麋鹿保護觀光區,其中洪湖漁家生態度假區為4A級旅遊景區。湘鄂西革命歷史舊址被列入全國重點紅色旅遊區。


荊州是怎麼來的?有哪些歷史典故?


  荊州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備,是國家重要的農業綜合商品生產基地,糧食、棉花、水產品產量均居湖北首位,形成了優質糧棉油、畜牧、水產、平原林業等優勢產業。荊州工業形成了汽車零部件、輕工、化工、紡織、電子等五大工業門類,是湖北省重要的紡織、化工和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荊州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為方向,努力建設以


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34313961農業為基礎、以新型工業化為支撐,努力建設現代化工業城市——“新荊州”,以文化旅遊產業和現代教育為支撐,努力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古荊州”,以優良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支撐,努力建設水鄉園林城市——“美荊州”,以經濟實力和人才基礎為支撐,努力建設江漢平原中心城市——“大荊州”。


荊州是怎麼來的?有哪些歷史典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