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香港地處中國版圖的南方,有著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融重商、開放、兼容為多種文化元素,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由於1997年之前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長達一百多年,於是在香港形成了一種中西文化碰撞和互融衍生出來的另類地域文化特色,這既是香港人的無奈,也是香港繁榮發展的必然。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電影黑幫片的興起正是在這種無序的、沒有正統的文化背景下誕生的,在崇尚自由、開放的呼聲中,暴力美學成了一些香港電影人無法控制的宣洩和寫意,或許這也是對殖民統治的一種掙扎和反抗。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以《英雄本色》為代表的香港黑幫電影,自上映以後,跟風之作紛至沓來,但吳宇森的電影美學只能使同類題材望其項背高山仰止。在隨後,《江湖龍虎鬥》、《我在黑社會的日子》、《天子門生》等片接連上映,拉開了香港黑幫片的“江湖龍虎鬥”,但許多作品質量參差不齊,充斥著暴力、兇殺、色情等內容,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到處瀰漫著“腥風血雨”,據說因為黑幫片的泛濫,曾引起了一些外商的投資顧慮,使香港當局高度重視。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電影《古惑仔》系列誕生於1996年香港黑幫電影風起雲湧的時候,由劉偉強導演,鄭伊健、陳小春等主演。這部根據漫畫改編的黑幫電影,在香港一上映即引起轟動,同時也使鄭伊健和陳小春名聲大噪,因此片而奠定了在娛樂圈的一席之地。毫無懸念,這部黑幫片與其他黑幫片無二,同樣充斥著暴力、血腥、色情等內容,片中人物粗俗、狂野,有著傳統香港黑幫片的遺傳基因。該片獲得香港觀眾的熱捧,內地的觀眾看到後也是熱血噴張,只不過在電影院是看不到的,唯一的渠道是通過遍佈城鄉的私人錄像廳,因為內地電影審查制度的嚴格,這樣的影片根本就不可能走進電影院。儘管如此,在那個令人炫目的90年代,大陸觀眾還是通過錄像廳看到了很多“限級”的香港電影,影響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古惑仔》系列一共6部,不過值得肯定和推崇的應該是第一部,電影的核心內容就是對江湖道義及兄弟情分的極力渲染和褒揚。鄭伊健飾演的陳浩南和陳小春飾演的“山雞”從小就情同手足,在任何勢力面前都能夠同仇敵愾榮辱與共,以至於成年後共同入了“洪興社”,依然保持著兄弟情義不離不棄。而吳鎮宇飾演的靚坤在“洪興社”裡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野心家,窺探大哥寶座已久,其殺人如麻惡貫滿盈,並設計陷害陳浩南,使陳浩南與“山雞”發生誤會而分道揚鑣。因此事違反門規的陳浩南被迫離開“洪興社”,退出錯綜複雜險象環生的江湖。但靚坤的魔爪並未停止,為掃除障礙而殺了大佬B(吳志雄飾)及全家,手段殘忍令人髮指。不久,已成“大哥”的“山雞”回來了,與陳浩南解除誤會後,不計前嫌重歸於好。經過策劃,在陳浩南的帶領下,設計引出了靚坤,並借用警察的槍將靚坤擊斃。銅鑼灣恢復了平靜,陳浩南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洪興社”的大佬。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古惑仔》上映之初並不被業界看好,當時的導演劉偉強除了一部群星聯盟的《東成西就》,其他作品影響並不大;主演鄭伊健、陳小春也不是大明星,票房上無法保證,多年後再看《古惑仔》,發現吳鎮宇、黃秋生、張耀揚、黎姿、莫文蔚等都是從那時候開始嶄露頭角的。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說實在的,《古惑仔》的故事情節很普通,甚至都是港片的一貫套路,沒有多少心意,無非就是邪不壓正。但它區別於其他黑幫電影的不同之處在於正邪雙方的格鬥都是拳拳到肉刀刀見血,儼然是冷兵器時代的較量,不像周潤發手持雙槍威力巨大且有打不完的子彈一樣橫掃所有黑惡勢力,迴歸前的香港治安再不好也不會任其光天化日之下肆意妄為地殺人;另一個就是在表現香港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的社會現狀比較真實。香港社會在英國殖民統治下滲透了更多的西方文化元素,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與大陸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文化相去甚遠,更多的是各種勢力在借用香港的繁華背後為了利益而明爭暗鬥,李連杰的經紀人蔡子明被殺一案就能說明一切。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裡故事的關鍵在於影片沒有對江湖恩怨進行反思,在陳浩南離開“洪興社”後也沒有表現出對江湖險惡的思考,而是在大佬B支持下有重出江湖的渴望,這樣的處理結果略顯膚淺,陳浩南也缺乏對江湖的真正理解。故事的結尾,陳浩南終於在大哥蔣天生(任達華飾)的支持下坐上了“洪興社”的頭把交椅,這也為下一部的故事線索埋下了伏筆,也預示著險惡的江湖恩怨依然風雨飄搖。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古惑仔》系列如今被奉為經典,並不是這些影片有多少藝術價值,而是當年在錄像廳裡消磨時光的一批觀眾集體的回憶,就因為那時年輕。90年代的熱血少年對影片中充滿著兇殺、嗜血、色情等內容的故事情節有著驚人的模仿能力,影響著青春期叛逆少年們的腎上腺,衝動、熱血成了90年代青春期少年的時代符號。在當時的校園、劇院、歌廳等社會各個角落都能看到三五一群的小團伙,在“大哥”的帶領下,不是以多欺少就是雙方拉開陣勢搞火併,滿腔的熱血和兄弟情義。對於這些問題,給社會、家庭、學校都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司法部門的統計數字上,犯罪率連年遞增,許多中學生因此而輟學,或被勞教、或被判刑,早期的電影《少年犯》就很真實地揭露了社會環境給孩子們帶來的負面影響。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錄像廳流出來的香港黑幫電影《古惑仔》,既是經典也是毒藥


今天批判電影《古惑仔》,不是純粹針對這部影片對社會環境及孩子心理的影響,相對來說這是兩岸文化的不同和社會制度的不同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後,兩岸文化的交流與互融使一些西方文化的糟粕流入內地,給大陸並不完善的文化市場注入了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文化毒藥。況且,即使是90年代後期,相較於香港來說,內地的文化市場尚不能滿足於人民對文化的心理需求,精神的匱乏導致一些糟粕文化的趁虛而入,遍佈城鄉的錄像廳就是這些糟粕文化的傳播地和棲息地。但隨著進入21世紀,內地文化市場的快速發展和繁榮使那些“西方毒藥”退出了賴以生存的內地市場,淨化和改變了文化環境和社會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