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沩水河畔的故事(二)

通往沩水河畔有一条宁乡老街,曾经是县城里商业最繁华的地段,老县政府就在这条街上。道路狭窄,仅有两车道宽,时常会出现刮擦碰撞的堵车现象,纠纷也伴随着发生了,围在旁边看热闹的人很多,越发加重了交通堵塞状况。被堵在几十米外的人很是无奈,也不知道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感觉这里小县城的人大多比较清闲,特别喜欢往热闹的地方凑,人群时常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的参与度很高,孰是孰非,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宁乡话的地方口音很重,比较难懂,外地人若是偶尔心血来潮,想上前凑下热闹,看个究竟,时常会因为语言障碍,被弄得一头雾水,不得不悻悻然离开作罢。

发生在沩水河畔的故事(二)

街道两边都是一些楼层高矮不一,建筑风格不尽相同的楼房,大多两三层高,高矮参差不齐。有的外表重新装修过,尚且好看一点。没装修的二楼以上外墙,上面的白色石灰和水泥经过数十年日晒风吹雨淋,有的已经风化,大块大块地剥落,露出里面的原砖,幸存的墙面则早已褪去了原色,让经年雨水留下的痕迹涂画成灰黑色的大花脸。偶有一两家人在楼顶平台上会搭建个铁皮屋,以扩大房屋使用面积。时间一长,更是锈迹斑斑,不甚雅观。大风一吹,还会“哗哗”作响,随时有欲拔地而起的感觉,真让人担心哪天会承受不住过猛风力,被掀翻顶盖,吹落下来。一层大多是些低矮、面积不大、规格不一的小商铺,几米宽,十来米长。除了个别银行单位规模较大,基本上是一些个体商贩在做小生意。做小生意可不容易,钱要靠一点点积攒起来。店家时常会为了几毛钱、几块钱与顾客讨价还价数个来回,双方争得唇干舌燥,到最后生意还是没做成。有的店家为节约成本,店内装的灯管瓦数很小,白天还经常不开灯,里面整日显得昏暗不清。店铺中有做饮食的,卖杂货的,卖日常用品的,做牙科门诊的,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发生在沩水河畔的故事(二)

街上一个出口处搭建了一处小小的简易棚架,棚下常年有位老爷爷在卖烧饼,旁边有一口烤烧饼的大缸,烧饼的香气夹杂着炭火的烟气正不停地往外冒。这里的烧饼可不一般,在宁乡城区内出了名的。据说老爷爷卖烧饼已有几十年时间了,生意一直很好,每天早晚共卖出几百个,价格从最初的五分钱一个涨到后来的三元钱,也难怪,猪肉不也是从当初的几毛钱涨到现在的二十几块钱一斤吗?烧饼是夹心的,里面放了特制的盐干菜和白糖等, 采用祖传的配方制作而成。冒着热气的烧饼口味和嚼劲更好,一口咬下去,外酥里软,里面的干菜馅已经被白糖汁浸软,吃在嘴里又香又滑,口感味道很好,难怪会大受欢迎。

发生在沩水河畔的故事(二)

曾经记载了宁乡几十年经济发展历史的这条老街,现在已变得日渐冷清。自从政府规划开发了新的商业中心后,各大综合超市和上档次的餐饮店在逐年增加,各种商品批发市场也建起来不少。人们消费购物的品位在不断提高,小商小贩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欲望需求,逐渐被忽略淘汰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