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還是有點餓(湖南篇)

臭豆腐

吃完還是有點餓(湖南篇)

“聞著臭”是因為豆腐在發酵醃製和後發酵的過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產生一種叫硫化氫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

湖南臭豆腐又稱臭乾子,是湖南省的一道地方傳統名吃。該菜品以優質黃豆為原料,採取獨特的工藝流程,採用祖傳秘方,精製而成。其色、香、味俱佳,外酥裡嫩,清香可口,亦臭亦香,口味極佳。

古醫書記載,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

口味蝦

吃完還是有點餓(湖南篇)

口味蝦又稱麻辣小龍蝦,是湖南省著名的傳統小吃,口味辣鮮香,色澤紅亮,質地滑嫩,滋味香辣。長沙人愛吃口味蝦,能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眾多演藝明星去長沙做節目時,也都抵擋不了小小口味蝦的誘惑,一定要吃上一回才過癮。

糖油粑粑

吃完還是有點餓(湖南篇)

糖油粑粑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其製造工藝精細講究,有特殊的製造過程。新鮮出鍋的糖油粑粑熱氣騰騰,金黃脆嫩,甜而不濃,油而不膩,軟軟的,柔柔的,色香誘人,引人胃口大開,使人想一口氣就全部吞下。太著急吃的時候不小心會燙著舌頭,傷到嘴。因此吃糖油粑粑時絕對不能狼吞虎嚥,而要一點點品嚐。

蔥油粑粑

吃完還是有點餓(湖南篇)

粳米是蔥油粑粑的原材料,還要摻少量現飯,先幹磨成粉,加水調成糊狀,發酵後,放適量的鹽和切碎的蔥花,調勻備用。炸蔥油粑粑像炸蝦餅、春豆餅一樣,也有專門的模子,把加了鹽和蔥花的糊填入模內,刮平,伸進沸滾的油中,待金黃色的粑粑與模子分離浮出油麵,撈上來就是蔥油粑粑。吃起來酥、脆、綿、軟,還夾帶著蔥的特有香味。

湖南米粉

吃完還是有點餓(湖南篇)

湖南米粉從形狀上來說有兩個大類:圓粉和扁粉。其中圓粉又有粗細之分,扁粉亦有寬窄厚薄之別。從口味上來說湖南米粉有三大主流:津市米粉,長沙米粉和湘西米粉,其它支流若干,例如衡陽、湘潭、懷化、邵陽、郴州的米粉也相當有名。

據說津市牛肉粉是常德三絕之一。津市粉蓋碼一般分為肉絲、紅燒肉、排骨、牛肉、牛雜、牛腩、,墨魚幾個大類,下的粉以粗圓粉為主,口味清香,不油膩。

長沙米粉以切粉為主,與津市米粉在口味上有著很大的區別,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淡,正宗的長沙米粉的湯以大骨熬成,原汁原味,香甜可口。長沙米粉的蓋碼也是五花八門,只要你想得到的都有,米粉端上來各人可視自己的口味再加上一點剁辣椒、蘿蔔條、酸菜、榨菜等佐料。

剁椒魚頭

吃完還是有點餓(湖南篇)

“剁椒魚頭“被評為“中國菜”湖南十大經典名菜。屬於湘菜系。據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通常以鱅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姜、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