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3D打印和“失蠟法”複合模型製作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西北油田實驗中心和勘探開發研究院聯合研發出更先進的可視化縫洞物理模型製作技術,模型承壓梯度、透明度、三維縫洞表徵模擬、壽命等關鍵指標大幅提升。

據實驗中心物模研究人員表示,基於3D打印和“失蠟法”複合模型製作技術,模型經過重新設計和改進,其承壓梯度可達25MPa/m,較原來0.8MPa/m提高了31倍,模型透光度提升10倍,可達到類似玻璃的效果,一次性實現米級可視真三維模型的製作,針對複雜裂縫和孔洞組合進行有效模擬。

據悉,此次攻關歷時14個月,篩選樹脂等材料60餘種,攻關固化和模型成型技術難點120餘處,迭代模型製作9個,終於攻克3D打印和“失蠟法”複合模型製作技術。

實驗中心自成為中石化縫洞型油藏提高採收率重點實驗以來,一直致力於縫洞油藏提高採收率物模實驗技術攻關。繼CT掃描和3D打印技術成功應用於縫洞物理模型製作後,今年終於突破高壓和更高透明可視化技術難點,成功製作了高壓三維可視化縫洞物理模型。

可視化縫洞物理模型通過模塊化設計,便於縮短模型設計週期,便於優化設計,基於智能化工匠技術,無需開發磨具,加工週期短,可以出色的實現縫洞表徵,更加直觀形象的展示內部空間結構,具備管流-滲流物裂縫組製作,實現複雜縫洞模型展示打印,精確到0.1-0.5mm的縫洞製作。

此次可視化高壓三維物理模型的製作成功,將極大助力開展跨尺度縫洞油水流動規律研究和縫洞型油藏開發流體勢場量化表徵研究,為氣水注採調控、均衡流場提供理論支撐。

《3D打印世界》——中國3D打印行業專業讀物

搜索官方微信賬號:“3D打印世界”,新鮮、有料、深度3D打印資訊,盡在3D打印世界!

西北油田:3D打印和“失蠟法”複合模型製作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