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旗人的来历及新旧满城变迁

文/唐志军

1644年,清朝统一全国。为了巩固封建制度,维护统治秩序,八旗官兵的生计问题成了满清政府的头等大事。

于是,满清政府先后调遣大批八旗官兵和随军家属驻防全国各军事重镇、交通要道和边防要塞。宁夏地处西部边塞要地,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清康熙十五(1677)年,满清政府首次派往宁夏驻防的八旗官兵有3472人。

八旗官兵进驻宁夏银川,在北门原满春乡处圈地建造官房。

银川旗人的来历及新旧满城变迁

清康熙三十六(1698)年,清圣祖玄烨亲率大军征讨噶尔丹叛乱,驻守宁夏银川满城时,亲自检阅了八旗前锋黑龙江官兵,谕旨“将宁夏所圈民房9000余间悉数还给老百姓”,使原房主迁回故居,深得民心。清雍正年间,清政府又派一员大将苏丹再次驻防宁夏。

当时驻防的八旗官兵每三年换防一次,清乾隆初年,全国各地八旗驻防官兵改为永久性驻防,满人随着清政府的军事驻防制度的改变便长期居住宁夏。

这一举措,解决了八旗子弟和随军家属、居民稳定的生产、生活及人丁繁衍等问题。

据手抄史料《事宜》记载:“宁夏满营自雍正三年由京移驻在汉城(原银川满春乡处)东北二里有余”。

这就是最早建于宁夏银川的满城,后被人称为旧满城。

据研究清朝的专家考证,旧满城的建成时间有几种说法。

《乾隆宁夏府志》卷五记载:“满城旧的府城外东北,雍正元年筑。”

《朔方道志》卷四记载:“清雍正元年,旗兵驻防宁夏,于宁夏郡城外东北五里筑城曰满城。”依据志书记载满城为雍正元年始建,而《事宜》却记载着“八旗官兵是由京移驻宁夏银川”而建立旧满城。

这几种记载旧满城建立时间版本不同,有待后人深入研究。

银川旗人的来历及新旧满城变迁

关于旧满城成为废墟一事,《事宜》一书详细地记载了这次地震的时间为“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戌时”并介绍了旧满城遭受地震灾害后的情况。

当时宁夏驻防八旗官兵将领阿鲁,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将地震情况陈述地十分具体:“二十四日戌时地震,官兵房屋尽皆塌坍。压死人丁,不能悉记,所存男妇,沿街奔走。”

这次地震,使建成仅有13年的旧满城毁为废墟。后经阿鲁将军奏请,清政府命令兵部侍郎班第到宁救灾。

据《事宜》记载,班第到宁后,上奏“移建满城……另择高燥地基,再建新满城,以图久远。”清政府拨款,批准修筑新满城。

新满城建在今银川新城,四方形,为兵营建筑,住房按八旗牛录分布:正白、镶白旗住东门两侧;正蓝、镶蓝旗住南门两侧;正红、镶红旗住西门两侧;正黄、镶黄旗住北门两侧。

银川旗人的来历及新旧满城变迁

《事宜》记载,当时满城的八旗男丁每三年编审一次,在编审各旗分到男丁时,各佐领将其中已成丁者,分别编入男丁册内;而老弱病残、幼丁是否编入丁册内,在清朝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标准都不相同。有以年满十五为丁者,有以年满十六为丁者,又有以身高五尺为丁者。虽然划分男丁的标准不同,但在编审之年,凡编入八旗男丁册者,均算作成年男丁,相当于现在18岁者为成年人。

《事宜》还记载:“新满城设将军一位,副都统一位,协领五员,佐领十九员,世袭骑都尉三员,防御二十四员,出营防御二员;骁骑校二十四员,世袭恩骑尉二员;八品笔帖式一员,八品笔帖式文官二员;领催秀署前锋校,领催、前锋共计328员。

另有马甲1872名,炮手16名,弓箭铁匠头目6名,匠役60名,步甲584名,养育兵600名。”详细记载了满城八旗官兵共有3550人。

从手抄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满城八旗人的生活来源,完全是依靠朝廷安排的。他们的住房,大到将军,小到炮手、六甲兵丁,均可分配到,只不过是按照森严的八旗制度,依官职不同所得多寡不同。

八旗官佐,从将军到笔帖式,其所享受的俸禄有“俸银”“俸米”“家口米”“马匹及马料”四种,其中又因职权、品级不同,在俸实录目上有所增减,在数量上也有很大差别。

如将军每年共支银2598两、俸米90石,而位至八品的笔帖式每年支银仅21两1钱1分4厘。

将军的银两项目有“养廉银”“俸银”“衙役工食银”“门炮火药银”“心红、纸张银”“俸米”“家品米”七项开支。

而一个笔帖式文官仅有“俸银”“俸米”“家口米”“马匹草料”四项,且后两项的折银数目也是很少的。

“马甲每名月支饷银二两”“炮手每名月支饷银二两”“弓箭铁匠头目每月支饷银一两,加上家口米一斗八升七合五勺,折银三钱七分五厘,以上一岁共支银一十六两五钱。”由此可见,八旗制度下的分配制是很不平等的。

银川旗人的来历及新旧满城变迁

满城八旗人,官靠俸银,兵靠粮饷,虽然不平等,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马甲的粮饷能养五口之家,养育兵也能养一人。对老弱幼妇、告退甲兵、进京会试也另有补贴。这就是清政府解决满城居民生计的一种恩养政策。

这种政策虽然在短期内解决了居民的生计问题,但却使一些八旗子弟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剽悍勇猛、勇冠三军的凶猛,一个个变成了纨绔子弟。

由于满城八旗子弟的生活环境大多仅限于新满城之中,他们远离东北家乡和生活优越的北京,又不从事农业耕作,一旦粮饷不足,生计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清政府恩养旗人的政策就不能根本彻底地解决满城居民的生计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