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銀川“第一居民樓”

文/唐志軍

幾十年前人們站在北塔、鼓樓俯瞰老銀川是一馬平川的土房小院。如今,銀川市經過六十年的城市建設發展,一座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高檔小區拔地而起,銀川已成為現代化的大都市。如果現在再想找昔日土坯房,已很難尋覓到它的蹤跡。

現在銀川老百姓大都住進樓房,但是,56年前矗立在銀川文化街的銀川“第一居民樓”(原銀川二中旁邊),卻少有人知道它是銀川最早的一座居民樓。

60年代的銀川“第一居民樓”

銀川“第一居民樓”舊照

1964年初春,銀川市政府為解決無房戶和改善城市居民住宅環境,決定投資在銀川文化街建設二幢集商業、居民住宅綜合樓房。

銀川市建設局經過認真規劃和設計,一幢建在文化街惠民巷口,另一幢建在文化街文藝巷口。

建在文化街惠民巷口的這幢樓房從開工那天開始,惠民巷口天天有市民駐足觀看,人們一到休息時間都爭先恐後一睹從未見過的樓房施工現場。

建設者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在來年的開春使新樓房建成竣工。

許多住了一輩子土平房的市民聞訊後都前來觀看從未見過的“洋樓房”。

這幢新樓的建築結構是個三層的拐角樓,紅磚砌的外牆,樓上二、三層都是住家戶。

樓道、居室都是用白灰攪著蒲毛,工人用抹子壓光增白,那時沒有像現在塗料、乳膠漆之類的裝飾材料,木門、木窗、水泥地,不像現在水泥地貼瓷磚、鋪木質地板,木門、木窗做裝飾搞裝修。

新樓四周沒有圍牆、院門,沒有綠地環境、色彩斑斕的道牙、道磚和現在的規範化小區,新樓仍與原來的土坯平房和小煤房為鄰。每到雨季,巷道的雨水都很難排出。

這幢樓就像20世紀50年代北京的“筒子樓”一樣,大家共用一個衛生間、水房。

緊鄰文化街的一樓是當時銀川市糖酒公司的一家副食商店,專營糖果、糕點、菸酒、調味品和文化用品,後來又經營蜂蜜製品,在那個年代,這幢簡易的新樓,可以說是銀川市有史以來,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居民住宅樓房。

60年代的銀川“第一居民樓”

銀川二中教師張德甫是1958年支寧的莘莘學子之一。多年來他默默奉獻在教育戰線上。

那時,張德甫是個單身漢,一個人住在銀川二中一間幾平方米的舊平房子裡。由於房間小,大齡青年的他遲遲成不了家。就在他因房屋小而一籌莫展的時候,分房的天賜良機降臨到他的頭上。

有一天,校長通知他來辦公室說分房子的事情,張德甫高興地一路小跑來到校長辦公室。

校長說:“張老師你很幸運,銀川市政府新建的職工家屬樓,分給我們二中一套,全市所有中學,市政府就給教育系統分了這一套,因為新樓就在二中旁邊,學校決定將這套房子分給語文組胡開芬老師一大一小兩間,30平方米左右,還有一小間十幾平方米就分配給你,這是學校對你的優先照顧了。”

張德甫聽後高興萬分,激動的淚水潸然而下。

就這樣他幸運地住進了銀川市第一幢“居民樓”。後來,張德甫在這間十幾平方米的居室裡成家育子,一住就是5年多。

張德甫回憶說,他們這個單元當年曾經住過銀川市副市長、市科協主席。住戶大都是銀川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大家都能為住進這幢樓房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住在這幢樓裡的居民深感鄰里相處環境沒有顯貴有錢和無錢之別,民風淳樸,不管是當領導的,還是百姓群眾,大家都和睦相處。同在一個水房裡刷牙洗臉,共用一個水龍頭洗衣、洗菜……

那時,沒有煤氣罐和天然氣管道,燒火做飯的煤餅子、煤球大都擺放在樓道各家門口的一席之地,夏天在小廚房或在水房、走廊裡燒水、炒菜、做飯,冬天就把煤球爐搬進房間做飯取暖。

60年代的銀川“第一居民樓”

張德甫老師對當年住進新樓仍記憶猶新,他說,他每天閒暇時都要趴在窗口觀賞俯瞰大半個銀川市城區的景色,那時城區很小,看到的都是雜亂不平、簡陋低矮的土坯平房,一條解放大街夾雜著條條泥濘小巷,馬路上車輛、行人都很少。

大半個城區,除了中山公園和城東、城北有大量的蘆葦湖外,城區很少有綠色花草樹木,走出城外,才能眼見大片葦湖漣漪、綠色農田相間,一派“塞上江南”的美景。

60年代的銀川“第一居民樓”

銀川舊照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銀川社會經濟的發展,全市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一片片居民小區鑲嵌在“塞上江南”,銀川市變了樣。

當年住在這幢樓的大部分居民開始陸續搬遷到住房更加寬敞、設施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優美的新小區了。

1994年,銀川市房管局決定,拆除這幢具有歷史意義的銀川市“居民第一樓”,這幢樓的剩餘住戶被安置到海寶小區居住,如今這“第一樓”早已舊貌換新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