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哈密地區2016年撤地改市,現為哈密市。

哈密是新疆的東大門,既是新疆向內地開放的門戶,又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具有東聯、西出、南通、北拓的戰略地緣優勢,已被鐵道部規劃為新疆三大鐵路樞紐城市,被交通部規劃為全國179個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在自治區城鎮規劃發展體系中哈密被提升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增長極、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新疆副中心城市、一級綜合交通樞紐、新型工業化主戰場,在2016年2月哈密撤地設市,哈密將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資料由市旅遊局提供)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哈密市地圖

【位置、面積】哈密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東端,地跨天山南北,總面積14.21萬平方千米。南北距離約440千米,東西相距約404千米。東部、東南部與甘肅省酒泉市為鄰;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西南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魯番市毗鄰;北部、東北部與蒙古國接壤,有長達577.6千米的國界線。(資料由市史志辦提供)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新疆東部地圖

【歷史沿革、建置】哈密是新疆最早開發的市之一,在漢代以前,哈密已有人類活動。七角井發現的大量磨製石器,距今約1萬年左右,是新疆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蹟。在漢代時,中央政權已在這裡駐兵屯田,修築城郭,委派官吏,行使管理權。這一時期,今哈密市一帶被稱作伊吾盧(後稱伊吾),在天山以北有蒲類國(今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漢初被匈奴所征服。後來漢朝經過多次戰爭打敗匈奴,於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管轄包括伊吾盧、蒲類國在內的西域市。西漢末年,伊吾盧、蒲類國又入於匈奴。(資料由市史志辦提供)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哈密市伊州區東部地圖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哈密市伊州區西部地圖


【宗教】哈密市有四種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藏傳佛教),信仰伊斯蘭教的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東鄉族。部分漢族約5000人左右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巴里坤縣部分蒙古族信仰藏傳佛教。(資料由市民宗委提供)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哈密市伊州區西部地圖


【旅遊資料】全市現有國家A級景區12家,其中4A級景區5家(哈密王景區、哈密魔鬼城景區、東天山景區、巴里坤古城景區、伊吾胡楊林生態園景區)、3A級景區4家(哈密瓜園景區、哈密木卡姆傳承中心、伊水園景區、太陽曆廣場景區)、2A級景區3家(西路軍進疆紀念園、巴里坤怪石山景區、二堡塔庫坎兒井景區)、S級滑雪場2家(松樹塘滑雪場、巴里坤蒲類海滑雪場)。自治區星級農家樂62家,其中四星2家、三星50家、二星8家、一星2家。哈密市現有旅行社12家(其中分社6家)。星級賓館14家,其中四星級賓館4家(哈密賓館、吐哈石油大廈、禾禾酒店、蒲類海大酒店)、三星級賓館7家,二星級3家,星級賓館客房2590間,床位5800張。(資料由市旅遊局提供)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巴里坤縣地圖

【民族構成】哈密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市。2014年年末,全市總人口為61.6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85萬人。城鎮化率為64.23%。人口出生率12.1‰,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6.4‰。共有39個民族,其中較多、在1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人口總數在1 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有蒙古族、滿族;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均在1 000人以下。 (2016)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巴里坤縣地圖

民族介紹

維吾爾族,維吾爾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唐朝開成五年(840年)回鶻西遷時,有部分回鶻人即來到伊州,逐步融合了當地其他民族,形成了維吾爾族。維吾爾族在哈密市主要分佈在哈密市和伊吾縣,2014年末有10.95萬人。維禁食豬、驢、狗及自死的牲畜肉。烤肉、抓飯為其著名食品。維吾爾族能歌善舞,以十二木卡姆最為有名。

漢六年(73年)設立宜禾都尉,在此留兵屯田。在南北朝時,更有漢族2000餘家在伊吾(今哈密)建立了政權。隋唐時期,漢族大批遷入哈密,並在伊州下屬三縣建有道觀4座。自五代到明朝,也不斷有漢族來哈密。清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更有大批漢族遷居哈密市。漢族分佈在市各縣市的城鎮和農村以及駐哈單位,是市人口最多的民族。巴里坤的漢族保留了較多的傳統習俗。特色食品有蒸餅、封羊肉、臘羊骨頭等。新疆小曲是國家認定的新疆唯一漢族地方戲曲,哈密市是其主要流傳區之一。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伊吾縣地圖

哈薩克族,哈密市的哈薩克族主要分佈在天山山區,多從事畜牧業,有“馬背上的民族”之喻。信奉伊斯蘭教。在19世紀末,逐步遷入哈密市,2014年末人口5.76萬人,多屬克烈、乃蠻、瓦克三個部落。民間文化有阿肯彈唱、姑娘追等。

回族,回族主要分佈在哈密市,約1.84萬人,多蘭教的民族一為有名。

哈密市還有蒙古族等其他30多個少數民族,但人數較少,除蒙古族有2800多人、滿族1800多人外,其他民族人數均在千人以下。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伊吾縣核心區域地圖

哈密回王府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哈密回王府曾經是哈密的政治文化中心,是新疆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的一座宮廷建築,集漢、滿、蒙以及維吾爾建築風格於一體,是著名的新疆古代宮廷建築,既有漢式雕樑畫棟、亭臺樓閣的特色,又有伊斯蘭穹窿形拱頂以及蒙古式盔頂的特徵,在院落亭臺內看不到任何的動物和人物的雕像,只有花草和各種幾何圖案,這也是伊斯蘭教的風格,很有特色,是中華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有力見證。

哈密回王府是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哈密一世回王進京朝覲後在原蒙古王府的基礎上修建的,費時7年。此後經過9代回王長達200多年的擴建和翻修,現在的王府是2005年重新修建的,佔地58畝,園內一共有28座建築,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庭院、點兵臺和王爺臺成。

地理位置:哈密市環城路,市區內3路、14路公交車可直達。

哈密魔鬼城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飛越哈密南部八百里大漠,俯瞰大地,彷彿風雨連城。這不是海市蜃樓,也不是天域秘境,而是哈密雅丹。哈密發育了國內乃至世界上地貌類型最齊全、自然景觀最壯美的雅丹地貌群,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規模最大、地質形態發育最成熟、最具觀賞價值、地處絲綢古道、唯一發現人類居住遺址的雅丹地貌群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翼龍化石埋葬地,完整展現了雅丹地貌從初期的水蝕沖溝、風蝕溝槽、早期的丘陵狀、斷崖峰叢狀、中期城堡狀到晚期風蝕殘丘各個階段的典型雅丹地貌,是全球雅丹地貌傑出範例,展現了絕妙奇特的景觀美,具有全球普遍突出價值。2015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

哈密魔鬼城景區,位於哈密南部和羅布泊的北緣,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海拔在從約30米到700米均有分佈,主要由沙爾湖、十三間房、七角井、五堡、南湖、煙墩等雅丹群等構成,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以艾斯開霞爾古驛站為中心景點分:東城、南城、西城、北城四大景區。

一、東城:主要景區有古城堡、神女峰、千佛山、方塔山、彩石灘。

二、南城:主要景區有金谷滿倉、獅身人面像、金陵石虎、鱉蓋梁、原始胡楊林。

三、西城:主要景區有天門洞、比翼雙飛、雙塔峰、石菇灘、風神、思歸、布達拉宮。

四、北城:主要景區有瀚海神龜、雙頭馬、艾斯開霞爾古城、紅柳灘。

走進哈密雅爾丹地貌生態公園,就彷彿走進了一座迷宮,在寬約四十公里,長約五十公里,黛青色的戈壁瀚海中。一座座宮殿或獨處或連成一片,在藍天白雲的輝映下雄偉壯麗!在這裡,經過風吹雨水的洗禮,更是孕育了您可以極盡想象的各類美景。

地理位置:魔鬼城位於哈密市五堡鄉以南,距五堡鄉20公里。

東天山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哈密地處東天山,素有“一日遊四季,十里不同天”和“新疆風光縮影”之稱。雄偉的天山山脈橫貫哈密全境,將哈密市一分為二,形成了山南、山北迥然不同的兩個氣溫帶。山北,雪山聳峙,松濤陣陣,涼風送爽;山南,大漠戈壁,高溫酷暑,日照充沛。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底蘊,濃郁的民族風情便孕育在這兩個迥然不同的文化圈中,形成了獨特的東天山文化。“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諺語在哈密天山南北得到很好的印證。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哈密東天山景區為國家4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景色迷人、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常年在八年以上,被譽為“天然氧吧”。天山廟是天山上唯一的廟宇,始建於唐代,登臨天山廟,美景盡收眼底。鳴沙山坐落在碧波萬頃的草原上。1987年,中國地理研究所邀請19省市專家在哈密考察,得出的結論是:哈密鳴沙山沙鳴聲之大,冠蓋全國四大鳴沙山。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地理位置:位於東天山北坡,東起寒氣溝,西至松樹塘,南自天山廟,北接鳴沙山,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距哈密市約70公里,有省道(即絲路北新道)通往,交通通訊方便。

巴里坤古城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巴里坤的清代古城牆飽經滄桑,巍然屹立;仙姑廟、地藏寺古樸端莊,風韻猶存;古民宅古色古香,淳樸自然;古糧倉、古油坊歷經風霜,雄姿英發。巴里坤古城是新疆漢文化保存最完整,離雪山、草原最近的城市,它鑲嵌在牧草碧綠的巴里坤大草原上,恰似一顆璀璨的寶石,它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為歷代中原市連接西域的中樞,也是古絲綢之路北新道進入新疆的第一重鎮。每年冬季,這裡林海雪原惟餘莽莽,城裡鄉下年味十足,有資料記載南京詩人金德榮在被謫戍新疆巴里坤時,寫有古風長詩《巴里坤冰燈歌》:“雪山高與天山接,上有萬古不化雪。朔風一夜結作冰,裁雪妙手搏為冰。以礬入冰冰不化,以燭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內盡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輪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宮”。不僅描寫了巴里坤的冬季雪景,而且記錄了冰燈的製作過程,展示了城鄉百姓夜晚觀賞冰燈的節慶場面。在此學術界有一種觀點:巴里坤是冰燈和冰雪節慶的發源地。

巴里坤古城分為相鄰的兩座,分別是漢城和滿城,漢城以當年居住的主要是漢族兵勇、居民而得名,滿城曾經居住的則主要是滿族八旗兵勇。如今城牆保存完好,可以在城牆上俯瞰縣城,城樓僅剩一座德勝門,城樓的建築規模恢宏,可以拍照留念。

除了城樓和城牆外,縣城內還有地藏寺、仙姑廟、巴里坤古民居等古代建築,可以看到新疆市少見的佛教、道教建築,可以來此參觀仿古、參拜祈福。

地理位置:巴里坤縣軍民團結路文化中心,哈密市客運站(工人市場對面)每天7:30-17:30會有到巴里坤縣城的班車,約每半小時一班。

伊吾胡楊林生態園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楊在中國,中國的胡楊百分之九十在新疆。伊吾胡楊林生態園景區位於淖毛湖鎮區東10公里處,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大胡楊林區之一,其面積達47.6萬畝。6000萬年前便在地球上生存,被譽為“第三紀的活化石”,經專家鑑定伊吾縣胡楊林是世界上最古老、樹形最具特色、道路通達條件最好的一片原始胡楊林。胡楊林景區既是旅遊接待服務基地又是國家公益林保護站,景區分別從一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歷史、六千年的滄桑和九千年的震撼四方面充分展示伊吾胡楊的壯美。

不到伊吾不知道胡楊之壯美,不看胡楊不知生命之寶貴”,這是很有道理的。伊吾淖毛湖胡楊林是僅次於塔里木河胡楊林的世界第二大胡楊林。它處在淖毛湖三塘湖沙漠的大風口處,面對滾滾而來、鋪天蓋地、撕裂萬物的特大沙塵暴,不屈不撓,頑強抗爭,這本身就是大自然的奇蹟。

地理位置:哈密市伊吾縣淖毛湖鎮東10公里處,哈密市客運站(工人市場對面)每天會有到淖毛湖鎮的班車。

新疆第三大鐵路樞紐城市,哈密市概況

高鐵列車穿過哈密市


巴里坤怪石山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怪石山距巴里坤縣城60公里,有10多公里的便道與縣城至煤礦的柏油公路相接,位於巴里坤湖西北7公里外小夾山的最東端。怪石山最怪的就是滿山的形狀各異的小石窟,幾座山從山頂到山腳都是“千瘡百孔”,有的稱“蜂窩崖”,有的稱“千佛洞”或“萬佛龕”、“千窟崖”等。每當下暴雨時水從山頂流下,那山便成了無數個小水簾洞,景緻令人叫絕!怪石山下就有一眼泉水,是著名的巴里坤八景之一——“鏡泉宿月”的上鏡兒泉所在。此泉實為一水井,水量大,水質好。山頂上的石棺王爺墳說明了怪石山一帶悠久的歷史、繁榮的絲路商貿活動和極險要的軍事地位,1999年它的旅遊價值才被發現並隨之開發。

地理位置:巴里坤湖西北7公里外小夾山的最東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