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翻車”背後:服裝品牌多走“品牌授權”模式,質量難控

近日,回力鞋業一款童鞋被檢測出含有可致“兒童性早熟”成分鄰苯二甲酸酯。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樣品不合規是因為材料問題,該材料為外購材料,已對相關產品作了下架處理。

有媒體報道稱,在回力目前經營模式下,經銷商可自己進行設計、生產和終端經營,回力對經銷商缺乏管控力。

1月8日,回力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經銷商不能自行“貼牌”設計和生產,這樣是違規的,一旦被發現將被剝奪銷售權。一般來說,經銷商需要進行報備,且將鞋樣交由回力授權工廠進行生產。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近年來,不少服裝品牌都走上了輕資產的“品牌授權”道路,公司直接砍掉生產環節,僅保留品牌。以南極人為例,它早已放棄自主生產,甚至有人稱其“做的是賣吊牌的生意”。

回力回應:

擅自貼牌生產會被剝奪銷售權

在被曝光生產的WZ-9047型童鞋樣品被查出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後,回力鞋業方面曾對媒體表示,相關產品去年9月已經終止了生產和銷售,並同步作了下架處理。

對於不合規的樣品,回力方面回應稱,這是因為材料問題,該材料為外購材料。

據媒體報道,回力已沒有自己的工廠,通過品牌授權12家生產企業進行生產、銷售,配套加工工廠達8家。除回力經典設計的14款長線產品外,授權經銷商可在得到回力官方認證後,擁有設計、生產到銷售的許可。

不過,由於授權廠商過多且較分散,這種管理模式下,回力的產品管理變得困難。

回力“翻車”背後:服裝品牌多走“品牌授權”模式,質量難控

圖據回力官網

1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以想要加盟的身份致電回力,就上述信息向回力方面進行求證,其銷售部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經銷商不能自行“貼牌”設計和生產,如果不經報備、同意,這樣是違規的,一旦被發現將被剝奪銷售權。

該工作人員介紹,一般來說,經銷商要先向公司進行報備,包括產品生產數量等信息,在回力同意後將鞋樣送過去,由回力授權的工廠進行生產。經銷商不能自行生產。

在這次“翻車”事件後,回力方面承諾,將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相關工廠的產品質量監管力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放心產品。

南極人:

被認為“做的是賣吊牌的生意”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服裝品牌都走上了輕資產的“品牌授權”道路,公司直接砍掉生產環節,僅保留品牌,通過“品牌授權”的形式獲得利益。大眾所熟知的南極人、恆源祥等品牌現在走的都是這條道路。

以南極人為例,它是上市公司南極電商旗下的品牌,其主營業務就是品牌綜合服務業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業務及其他業務等。

其中,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指向授權供應商提供品牌授權、供應鏈服務等綜合服務,並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業務,指公司向授權經銷商提供品牌授權及電商服務,並收取經銷商品牌授權費,經銷商主要通過電商平臺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

回力“翻車”背後:服裝品牌多走“品牌授權”模式,質量難控

圖據南極電商財報

紅星新聞記者翻閱南極電商的財報發現,2018年,南極電商的營業收入為33.53億元。其中,品牌綜合服務業務和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帶來的營業收入為9.34億元。僅品牌綜合服務業務一項來看,其毛利率達到94.11%。

值得一提的是,南極電商在財報中表示,所有生產和銷售都由供應商、經銷商負責,這也使南極人被認為“做的是賣吊牌的生意”。

紅星新聞記者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發現,獲得南極人品牌授權的產品已經不再侷限於服裝類,甚至足浴桶、按摩靠墊以及淨水器等產品也有所涉獵。據其財報,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南極電商的合作供應商已達到985家、合作經銷商4321家、授權店鋪5559家。

然而,在品牌方對供應商、經銷商相對寬鬆的管理背後,據公開資料,僅2018年,南極人至少14次登上國家質監部門及地方消費者協會的不合格產品黑名單。

“品牌授權”

這種模式走得長遠嗎?

服裝行業怎麼會催生出越來越多的“品牌授權”模式?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紅星新聞,服裝行業會催生出這種模式,是資本運作的結果,目的是為了輕資產運營、規避財務風險。

不過,宋清輝稱,目前由於品牌授權的經營模式在我國開展的時間不長,與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規並不太完善,行業發展也不規範。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對品質把控不嚴,對積攢的口碑與情懷是一種很大的消耗。

“這種模式很難長遠地發展,畢竟這是一種‘坐吃山空’的行為,等到品牌效應不再明顯,被逐漸消耗完畢,將會走上一條下坡路。”宋清輝說。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楊佩雯

編輯 張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