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八年抗戰,越南也有八年戰爭——擺脫法國的殖民統治

1945年日本投降後,胡志明在當年9月2日在北越宣佈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但法軍很快又重新佔領了越南,想要恢復這裡的殖民統治。由此,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和武元甲大將領導的越南人民軍在印度支那半島廣闊的大地上進行了將近8年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中國有八年抗戰,越南也有八年戰爭——擺脫法國的殖民統治

武元甲大將

整個戰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6.12~1947.12)法國佔領的北越的大城市及港口,交通要道,北越軍隊主要採用防禦的策略,將主力撤往農村和山區建立根據地,開展游擊戰。

法軍在前期中並沒有獲得足夠優勢,無法做到速戰速決,戰爭進入相持階段(1947.12~1950.12)。這個階段,法軍改變戰略,實行“以越制越、以戰養戰”方針,對佔領區進行“綏靖”,對解放區加緊蠶食和掃蕩。北越則建立正規軍、地方軍、民兵游擊隊三結合武裝力量體制,採取以游擊戰為主、運動戰為輔的方針,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給越南巨大希望,1950年1月中越建交,7月中國軍事顧問團應邀赴越,9月16日,越軍在中國支援下發動邊界戰役,攻佔東溪、七溪等重要據點。收復了多個城市,打通了中越邊境交通線,掌握北部戰場主動權。

中國有八年抗戰,越南也有八年戰爭——擺脫法國的殖民統治

新中國成立

1950年12月戰爭進入反攻階段(1950.12~1954.7),這時美國開始插手印度支那戰爭,向法國提供了大量武器,越軍為控制北部戰場主動權,大力開展運動戰,逐步擴大解放區。

最終的決戰發生在奠邊府,1953年底,法國通過“海狸行動”奪過奠邊府,重兵集結,建設機場,電臺等設施,試圖將奠邊府建成與越軍爭奪西北地區的戰役集結地。1954年3月,越軍對奠邊府發動總攻,經過55天激戰,到5月7日,殲滅法軍1.6萬餘人,俘法軍司令卡斯特里准將及其指揮部全體人員。這場戰役為7月份日內瓦會議簽訂《印度支那停戰協定》奠定了基礎,法國從此結束了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中國有八年抗戰,越南也有八年戰爭——擺脫法國的殖民統治

奠邊府戰役法軍投降

這場戰役中,中國對越南的無私幫助發揮了很大作用,特別是重型武器的援助和軍事顧問的派遣為戰役的成功立下不朽功勳。然而,由於中國與越南的那場戰爭,現在越南人幾乎不知道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巨大貢獻,這不能不讓人寒心。明天,我們一起看看中國在越南抗法戰爭中為越南做了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