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色.戒》: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


1、

讀張愛玲的《色.戒》,喜歡細細咀嚼那平淡文字間的暗暗張力。如同端著一碗滿水行走,表面看著波瀾不驚,其實腳下每一步移動,都集聚著全身的警力。

提防著那潑出來的一瞬間。

這樣一篇不過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能讓寫作落筆極快的張愛玲寫寫刪刪近三十年,漫長的醞釀,為的也是揮劍出鞘的那一瞬間。

那一瞬間,也是王佳芝和易先生並肩坐在珠寶店的小樓上,燈下獨對,如新婚一般,最接近天長地久的一瞬間。

一枚六克拉的粉紅鑽戒,在這一瞬間裡散射出來的寶光,

叫做“愛”。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這愛沒有根基,飄飄渺渺,落在易先生身上,不過是一個側臉。

小說裡寫:“他的側影迎著檯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王佳芝因這股子神氣而受到震動,覺得“這個人是真愛我的”。

於是她心裡轟然一聲,若有所失,衝口而出“快走”兩個字。易先生因此撿回一條命,卻換來了王佳芝與一干同仁的毀滅。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那一瞬間的愛像一枚火摺子,剛亮起,就熄滅了。

整篇小說的華彩部分,就是珠寶店裡王佳芝這一段心旌神搖的過程:落墨為格、凝脂為珀,值得再三品讀。

寫到這裡,不禁要感激起胡蘭成。當年他與張愛玲相戀的短暫記憶,給了張愛玲太多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生活細節,所以才有了後續這些淘漉生命的小說。

包括易先生的側影。

《小團圓》裡,寫到他們相見歡的初期,九莉看著邵之雍的半側面,“瘦削的面頰,眼窩裡略有些憔悴的陰影,沉默下來的時候,帶著一絲微笑,目光下視。”。

九莉說:我好像只喜歡你某一個角度。”

於是,她為這個角度創作了一篇小說。或者說,她創作了一篇小說,這個角度成了“故事眼”。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想當年,胡蘭成曾與張愛玲同讀《樂府詩集》裡的“子夜歌”,讀到“歡從何處來,端然有憂色”。張愛玲嘆息:端然真好,而她亦真是愛他。

《色.戒》裡,王佳芝看易先生,“看到他臉上的微笑有點悲哀”,豈不是“歡從何處來,端然有憂色”?

而《子夜歌》講什麼呢?它是一名女子的閨怨詩。

初相識,為了見情郎,女子費心斟酌如何打扮。

熱戀時,她整天不梳頭,一任黑髮披散兩肩,蜿蜒在情郎的膝蓋上,一派楚楚可憐狀。

情到濃時,女子想要和情郎結為夫妻,他卻又移情別戀,負了她一片深情。

曾經兩人歡情似酒濃,到了後來,漸漸日薄西山,淡如白開水。女子憔悴損,心也灰,意也冷。追憶往昔,只覺東風惡,歡情薄。

整首《子夜歌》的劇情裡,張愛玲截取了最低佪的一段來寫:“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嫁接到《色戒》的情節中,可以這麼解釋:因為那震動的一瞬間,起了要跟你天長地久的念頭。但是生死迫在眉睫,這一別,不知還要修幾世才能重逢。

細細揣摩一下箇中情味,真是教人柔腸寸斷。因此,那“快走”兩個字,真是“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因為斷龍石落下後,就要生死兩隔。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小說讀至此,惆悵非常。《子夜歌》的情逝,不就是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情事?

“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時光像流水一樣砂洗了幾十年,依然有金沙沉澱在張愛玲心底,不思量,自難忘。

你可惜她那樣驚才絕豔一支筆,重複編織的卻是一件爬滿蝨子的錦衣。她卻是痛並快樂著,不停地在玩味中拆解愛情的棋局,驅散愛情的迷煙。

2、

色、戒兩個字,在博大精深的中文語境裡,可以有很多解釋。色相、色誘、食色、戒斷、戒慎、引以為戒......

也可以是戒指。

開篇一場麻將戲,極之精彩。

牌桌上三隻光芒四射的鑽戒,獨王佳芝戴一枚小家子氣的翡翠,不免自卑。鑽戒,因此被濃墨重彩托出。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而幾個太太之間的角力,更是止水下的暗湧。

她們全都是易先生的“紅顏知己”,有的已是曾經,有的正當時。

張愛玲運筆淡墨輕染,讀者極易錯過玄機。倒是李安火眼金睛,在電影裡讓幾位太太眼風口角、各露崢嶸給你看。

易太太是漁翁,隔山觀虎鬥,其實這幾位太太的么蛾子都逃不過她的法眼。她知道自己老公就是一個西門慶,身邊女人將及淫遍。但是她有什麼辦法呢?就像張愛玲在《小團圓》裡寫邵之雍: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你能砍掉他身上一個枝幹?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老公不能砍,口頭作踐一下他的情人倒是可以的。易太太精乖,她拿不在座的廖太太(也是易先生情人之一)開刀,說有一天廖太太坐在她身後,她就調戲她,說:還是我叫的條子漂亮。

一句不動聲色地玩笑,將廖太太打入了妓女之流——權當是易先生叫了妓女。後來王佳芝自輕自賤,拿自己當妓女看,其實也有易太太的思路在作祟。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這一張劇照,易太太背後坐著王佳芝


這不是瞎猜,小說裡還有幾個細節可以佐證。

廖太太臉上有幾顆白麻子,易太太取笑她時,用的是“麻婆豆腐”,話裡有話。馬太太接著踩上一腳,說上次易先生過生日,還有“麻姑獻壽”,一語雙關。

要讀懂這些字裡機鋒,得去參考《小團圓》裡九莉聽母親和三姑聊天時的種種避諱。

“碰”字不能說,一定要說“遇見”某人。

“快活”也不能說,要說“快樂”。當時九莉不解,後來看了《水滸傳》,才知道“快活”是性的代名詞。

“幹”當然也忌。

連“壞”字也不能說。九莉多年後猜到,大概與處女“壞了身體”有關。

讀書讀到這裡,真是甘拜下風。這樣一個張愛玲,要想在性上做隱晦文章,她要認第二,當今中國就沒人敢認第一。

而這一桌麻將,也應了《五四遺事》裡,那個將前妻後妻一起接來住的羅先生。別人取笑他:至少你們不用另外找搭子,關起門來就是一桌麻將。

試想張胡兩人分手時期,那時胡蘭成身邊的女人,不也正好可以湊一桌麻將?

所以可見,張愛玲終是意難平,能出氣時且出氣。

3、

王佳芝愛國嗎?不見得。

在當時的時代大環境裡,愛國也像一種風潮,造成了青年們的集體高潮。若要問本心,有幾個小年輕真懂革命?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學生時代的王佳芝在臺上演愛國曆史劇,上座率挺好,下了臺她還很興奮,和劇團同仁們吃了消夜還不肯回家,拉著女同學乘雙層電車遊車河。

那種心情,不正像十七八歲的我們自己?男生女生一起搞期末聯歡會,總希望笙歌不要停,盛宴不要散。如果裡頭恰好有自己暗戀的男生在,那種心情就更是盪漾。

李安在電影裡把王佳芝遊車河時的情緒把握得非常飽滿,滿屏是呼之欲出的青春荷爾蒙。

其實這裡頭,愛國主義是一種催化劑,更深的心理成因是少女青春期的性萌動,以及那種迫切想要證明自己價值的渴望。

就像日本少女在櫻花盛開的季節滿懷驕傲地跳崖自殺,“在最美好的年紀最美好的季節死去,這樣就能永遠保存這份美好”。

王佳芝也是一樣,在最美好的年紀,做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證明自己的價值,是她的初心。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另一方面,王佳芝也有戲劇性人格,容易把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冠上濾鏡,在意識裡進行美化,以期讓這場景符合自己的想象。

所以,為了刺殺特務,哪怕要先委身於男同學梁閏生,在那晚“浴著舞臺照明的餘輝”,連先前討人嫌的人都不十分討厭了。

終於能接觸到易先生回來的那天,她“顧盼間自覺光豔照人”。她的價值感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大反饋。這悲哀的青春!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後來她的懊悔是因為計劃還來不及實施,易先生一家突然回了上海,她賠了夫人,卻沒扳倒對方一兵一卒,甚至成了同學間的笑話,大家有意識地疏遠了她。

她啞巴吃黃蓮,有苦無處訴。因為她犧牲的代價是處女的身子,跟再親密的人訴苦,也等於說一次就打一次自己耳光,她只能苦苦憋著。

王佳芝的價值感也就此失去。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據說沙俄時期的集中營為了摧毀牢犯的意志,讓他們挖溝,再填平,再挖,再填平。牢犯很快意志崩潰。沒價值感又沒意義的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

所以王佳芝為什麼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都沖掉了。“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暗殺。

4、

實施著美人計的王佳芝,心裡是沒把握的。

易先生這樣的男人,心機深沉,好色,卻不貪溺。因為他“身邊誘惑眾多,一個眼不見,就會拋在腦後”。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王佳芝自視並不高。在她分析來,易先生不要說愛她,就連迷戀她都不太可能。所以很大程度上,她已經把自己當成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妓女看待了,所以才會有後來那枚六克拉粉紅鑽戒帶來的巨大震盪。

易太太嗔怪易先生不肯買給她的粉紅鑽,號稱有價無市的粉紅鑽,居然買給了她王佳芝?

卑微慣了的王佳芝在那一刻被肯定了價值。而且這戒指送的恰是時刻,如果在兩人第一次上床之前送,就有“買春”的嫌疑。幾次之後送,就微妙地變成了“定情”之戒。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就像當年胡蘭成提著一箱子錢來給張愛玲,她嘴上沒說什麼,卻是當天也肯留他吃飯了,也會替他擰滾燙的手巾把子了。

在關係就快敲定的時候,男人大手筆為女人花錢,相當程度上是在霸氣地宣佈“你是我的人了”。

而女人呢?她貪圖的是這點錢嗎?不不不,她貪的是錢備註著的愛。誰說金錢不能買來愛情,在關係亟待確定的微妙時刻,越肯為你花錢,意味著越待你金貴。

所以才有了後面那一句“權勢是一種春藥”。

其實這句話男女都適用。對易先生來說,權勢能讓他搞到錢,一個矮小的男人因此趾高氣昂。出門從不帶錢,由副官付帳,想要的女人手到擒來,充滿了自信。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對王佳芝來說,易先生的派頭也讓她生出一種滿足與虛榮。尤其是想起牌桌上易太太的抱怨,那一刻,她肯定心裡特別痛快吧?

張愛玲在這段情節裡頗費了番筆墨,來形容那十一根大條子帶來的幻光,“是一千零一夜才有這樣的事,用金子,也是天方夜譚裡的事。”

王佳芝在被同學們棄若敝地黯淡了兩年後,已經自暴自棄地把自己當成了妓女看,忽然有個青蛙王子將她從灰堆里拉出來,並奉上了一雙水晶鞋。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就像商場裡跟在土豪身後買奢侈品的站街女,在那一刻會產生一種顧盼自雄的矜貴感。王佳芝那一刻也覺得自己被寶愛了。煥發著成功人士魅影的易先生,就算她平時再怎麼不待見,這個瞬間,她真的有可能愛上他。

在權勢帶來的春藥般的效力下,王佳芝的戲劇性人格再次發作。珠寶店一燈熒然的背景下,她如墮夢裡,如置身舞臺。她捨不得盛宴散場,捨不得幻景消失。

一瞬間的天長地久裡,她在這個男人臉上看出了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因此對他產生了一種母性的柔情。

“這個人是真愛我的”。

生死關頭,本能替她做出了判斷,所以她放走了易先生。

在愛著的時候,女人多數沒有理性,所以才有了“戀愛中的女人都是白痴“的說法。哪怕如此精明的張愛玲,當年在愛著胡蘭成的時候,都有天真到不可救藥的時候。

5、

天真的後果是,王佳芝和她的同仁們被槍斃。

易先生一脫險,馬上一個電話,將那一帶封鎖,把這幫人一網打盡。不到十點鐘,統統槍斃了。

乾脆利落,沒有猶豫,沒有不捨。

男人的愛與女人的愛在此見了真章。生死麵前,男人多數顧惜自己,犧牲女人。而女人往往情深意重,犧牲自己。

而女人的犧牲往往會成為男人筆下的婉轉情詩,看上去是緬懷,其實是要給自己長臉。就像胡蘭成後來寫張愛玲。

而《色戒》小說裡的老易也是如此。他想的是:王佳芝是真愛他的,是他生平第一個紅粉知己。


又想她臨終一定恨他,不過,他轉念一想,我若不是這樣狠毒的男子漢,她也不會愛。

為什麼?因為“權勢就是一種春藥”,所以霸道總裁長盛不衰。所以一見王佳芝就自慚形穢的梁閏生討人嫌,就連丰神俊朗的鄺裕民王佳芝後來也恨上了,恨他跟那些別人一樣。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我覺得張愛玲也是喜歡霸道總裁的。《小團圓》裡寫到當年邵之雍來找九莉,公寓的守衛冒犯了他,被他狠揍了一頓,九莉當時就覺得對他不同了。後來兩人沒見兩次面,邵之雍就敢舌吻她。張愛玲筆下雖然寫著“他居然敢”。但讀者心知肚明,邵之雍若無這份霸氣,攻城掠地就沒這麼迅速。

不是說了嗎?她若涉世未深,就帶她看盡世間繁華。當年和胡蘭成在一起的張愛玲,筆下寫盡種種情愛,自己卻沒有戀愛過。所以老手胡蘭成一帶,便帶她到了繁華深處。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從此她“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用情至深,卻不敢教“無賴人”知道,怕他再來夾纏不清。真讓人唏噓。

但是懷念歸懷念,張愛玲剖析起這段感情還是很犀利的。

《色.戒》尾聲,她以易先生的口吻寫: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係,虎與倀的關係,最終極的佔有。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後來的張愛玲超越了自身性別,學會抽離人類的感情質素,以獸的本能來看待這段關係。

但她對自己更狠的是這一段描寫,被槍斃的王佳芝身體尚未冰冷,易先生已經想好了應對易太太的一套說辭。

這段文字看得人徹骨冰冷。所以唐朝的女道士李冶寫道: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色.戒》裡,藏著張愛玲愛情的蛛絲馬跡

好的時候蜜裡調油,大難臨頭當胸一槍。哪有什麼舊情餘情,哪有什麼惻隱之心,嘴上說得再好聽,敵不過他保全自己的本能。

曾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卻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