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行為背後是什麼

最近遇到一件事,有點讓我弄不明白。


她的行為背後是什麼


為了學習,我與夥伴XY建立一個21天學習群,拉夥伴進群需要我或XY的確認。群內夥伴的學習熱情很高,效果非常好。其中一位彼此很熟悉的夥伴B,在16天的時候,想邀請她的一位朋友進群,當我看到這條邀請確認時,我私信了夥伴B,微信是這樣寫的:“**,這個群是不允許隨便拉人的。”之後,就沒再關注是否確認的問題。


幾天後,因為其它事情,我與夥伴B見面聊起了這件事,她說:“你知道我看到你的微信是什麼感受嗎?”我說:“我不知道呀,聽你的口氣,是我傷害你了嗎?”“我感受到指責。”夥伴B說。我一臉的茫然,因為內心中沒有絲毫對她的指責,只是想我們平常關係很好,做個提醒而已。


聽到她的話,我說:“我沒有指責,只是看到邀請確認,認為我們關係很近,做個提醒。對於這個人進群,我想可以在這期結束,下期從頭開始21天的時候,再進行完整的學習。”經過解釋,夥伴B理解了我說的意思,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


過了三天,在訓練營第19天的時候,這位夥伴B再次拉人進群。


對於發生的這件中,我的內心很平靜,但我想知道她行為背後的需要是什麼?心理學告訴我:行為的背後是需要,她的行為背後是什麼需要呢?我試著去想,大體歸納有這樣幾種吧。


她的行為背後是什麼


一是被認可的需要。拉人進群只是一個表面原因,另外可能還摻雜了其它因素在裡面,因為彼此很熟悉,除了這件事有交集,其它很多事情有交集。因此,需要得到認可可能是她當下的最大需要,恰恰這個需要在其它事情中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在拉人進群事件之前,已經有了因被認可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壓抑情緒,拉人進群事件只是個導火索,把前期壓抑的情緒點燃,所以才有了被指責的感受。


二是自尊的需要。在拉人事件外,因為被認可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認為自己很傻,付出沒有得到回報,自尊心受到傷害。在拉人事件中,可能在邀請朋友進群前,已經與朋友約定好,甚至可能朋友已經為進群學習購買了書籍,如果不能邀請成功,會失了自己的臉面,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


三是成就感的需要。這兩個擬拉進群的人是受夥伴B心理幫助的人,進群學習是幫助兩個人成長的手段之一,能夠進群幫助他們成長,夥伴B的內心會非常高興,也非常期待這兩位朋友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


四是安全的需要。雖然這個21天學習群很快結束了,但通過幾天的體驗,進群的兩位朋友能夠感受到這個訓練營的學習方式,能夠自行決定是否跟進下期訓練營的學習。無論他們是否跟進學習,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夥伴B不用承擔“推薦”責任。


梳理完這些,我逐一進行了分析,有的需要已經隨著行動實現了,比如“安全”的需要,隨著兩個朋友的進群學習,特別是主動跟進參與下一期的學習,已經實現了夥伴B內心對“安全”的需要。其它的需要已,比如“被認可”“自尊”“成就感”中有部分得到實現,有的會隨著兩位朋友的變化而逐步實現,比如“成就感”。但“被認可”和“自尊”中部分但有的在拉人事件之外摻雜的可能不能實現。


她的行為背後是什麼


梳理完她行為背後的這些需要,分析了這些需要哪些可以得到滿足,哪些不可能得到滿足,事情越發的清晰了。


此時的內心不僅平和而且多了幾分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