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和李學凌相互成就,多玩成功上市,雷軍在多玩上面賺了上千倍

李學凌能夠創造多玩的輝煌,應該感謝雷軍的大度。李學凌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在《中國青年報》實習時,曾經得罪過雷軍。那是1998年,李學凌寫了一篇關於金山的負面新聞,文筆非常犀利,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是,雷軍並沒有因為這篇報道仇視李學凌,反倒覺得李學凌是一個很有見地的人。

後來,在兩個人的直接接觸過程中,雷軍更覺得李學凌肯動腦子,願意琢磨,有深度,是個技術愛好者和發燒友,而且不被任何東西利誘。於是,兩個人的關係逐漸密切起來,可謂是不打不成交。

李學凌比雷軍小5歲,李學凌是雷軍眼中的“千里馬”,而雷軍恰恰是李學凌眼中的“伯樂”。雷軍評價李學凌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而李學凌則說他這一生能夠認識雷軍是特別大的幸福,雷軍的綜合判斷能力、思想成熟度,成為他學習的標杆,也能夠為他的創業提供無與倫比的幫助。

雷軍和李學凌相互成就,多玩成功上市,雷軍在多玩上面賺了上千倍

事實證明,李學凌的話一點都不為過。在多玩的發展過程中,雷軍在關鍵性戰略決策等方方面面,都給以他極大的幫助,被李學凌稱為“導師”。

李學凌先後擔任《中國青年報》記者、網易總編輯,期間又成為CFP視覺中國創始人之一。2005年,李學凌離開網易,開始獨自創業的生涯。他希望自己憑藉媒體出身的優勢,以UGC的方式做媒體。UGC就是用戶生成內容,其優勢就是每個人都可以生成內容,用戶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轉變成下載和上傳並重,追求個人體驗,具有Web2.0的典型特點。

可雷軍認為,這個方式市場潛力太小,商業化空間也比較窄,不如考慮從房產、汽車、科技和遊戲這四個方面,做垂直門戶。

兩個人經過反覆磋商,相互都做了妥協,最終確定做基於遊戲資訊的多玩遊戲網。之後,雷軍答應李學凌,以天使投資人身份,向多玩投入資金100萬美元。先前,雷軍給自己限定的天使投資額度,是每筆平均200萬元左右,而給多玩一次性投入100萬美元,遠遠超過了他自己劃定的投資警戒線。那時,雷軍開二三十萬元的車,住的也只是100多萬元的房子。

其實,“多玩”這個名字,是出自於雷軍之手。李學凌謀劃創建遊戲網時,正趕上雷軍到臺灣出差。在臺灣,雷軍看到一種水的牌子叫“多喝水”,就一下子來了靈感。回來後,他就建議李學凌把所創建的網站叫“多玩”遊戲。後來,“多玩遊戲多喝水”還成了多玩的宣傳口號。

雷軍和李學凌相互成就,多玩成功上市,雷軍在多玩上面賺了上千倍

李學凌創建多玩後,努力在互聯網中尋找機會,意在競爭中甩開對手。2007年,周鴻禕和雷軍先後投資了一款名為iSpeak的在線群聊語音產品,而李學凌拒絕投資iSpeak。李學凌認為,iSpeak這種產品並無多大價值。但幾個月後,iSpeak同時在線用戶竟一下子突破了5萬。這讓李學凌認識到,“語音+視頻”的時代將會替代“文字+圖片”的時代。

此時,iSpeak已漲價20多倍,謀求收購iSpeak無疑為時已晚。於是,李學凌自己動手,像當年複製17173一樣,研究開發了同類產品YY語音。這是一款多人語音群聊工具,可支持上萬人同時在一個頻道語音聊天。李學凌成功了,他所開發的YY語音,與iSpeak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終打敗了iSpeak。

2008年春天,多玩遊戲網出現了總經理張雲帆帶著10名骨幹員工集體辭職事件。張雲帆辭職後,很快創建了178遊戲網。這一事件,對李學凌的打擊非常大,他把核心團隊出走的原因歸結在利益上,認為“理想打不過饅頭”。

但雷軍分析說,這不完全是因為利益,從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你身上的性格缺陷。你帶著以前的子弟兵一起創業,給了對方很高的預期,但是從內心深處,你始終認為人家是打工的。等到小弟長大了,不想再做小弟的時候,你仍舊把人家當小弟。創業的時候,你忽悠人家一起創業,可是在處理具體事情的時候,你又把人家當小弟。這和利益無關,和感受有關。雷軍的一番話,一下子點醒了李學凌,他由衷地感謝雷軍的直言不諱。

2012年5月,手機YY註冊用戶已經突破千萬,日活躍用戶超過百萬。2012年9月,YY的註冊用戶達到4.005億人,月活躍用戶數6610萬,是國內用戶數量排名前五的互聯網公司。

雷軍和李學凌相互成就,多玩成功上市,雷軍在多玩上面賺了上千倍

2012年11月,由多玩演變的股票代碼YY的歡聚時代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概念股赴美IPO的開路先鋒。

雷軍多年前以100萬美元投資的多玩,上市後他所持的多玩股票價值為2.38億美元,投資回報高達238倍。

現在YY的總市值在60億美元左右,雷軍之前擁有YY23.8%的股份,18年的年報顯示雷軍只擁有YY7.8%的股份,雷軍在多玩上面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專欄

創業者的故事與創業的套路

作者:菲菲七

89幣

48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