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昨天下午2時許,上海電影博物館一樓的藝術影廳裡擠滿了影迷。

他們中有的早早捧著花束從郊區趕來,兌換好預約的入場券;

有的抱著收藏的電影拍攝本(劇本)坐在影廳過道的加座上;

有的難掩眼神裡的哀傷和肅穆,白髮雖已稀疏卻仍端坐在地上……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對於導演的離去,大家都深感悲痛

圖為吳貽弓夫人張文蓉

大家安靜地等待著,等待著“月隨人歸——吳貽弓導演特別紀念活動暨電影回顧展”的揭幕,也等待著向這位上海導演獻上心中的哀思和敬意。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出席活動的嘉賓有導演的親人、後輩、同事

五分鐘後,大銀幕上開始緩緩地播放導演生前的照片和電影劇照。

在《送別》的音樂聲中,吳貽弓的親人、後輩、合作過的演員和影迷們逐一上臺獻花,或是一捧,或是一朵。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向梅獻花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影迷獻花

吳貽弓導演雖然離開我們快要一個月了,但在大家的追憶裡,他似乎仍然鮮活地、熱烈地愛著上海電影。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吳貽弓導演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幸福,和幸運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在兒子吳天戈看來,從事導演工作、繼承父親衣缽是一件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吳天戈回憶父親往事

但在他正式進入上影參加工作後,一向相處輕鬆的父子倆有了一次令他印象深刻的對話。

“他當時問我,當了導演後你想做些什麼,我只是告訴他我不想做什麼,爸爸說,‘很好,

就是要健康快樂地成長。’”

吳天戈難掩哽咽,“有這樣的父親很幸福。”

他說,父親始終也用自己的人生給他作出了堅強的表率,“患病11年,即使在重病期間,他仍然十分堅強樂觀。”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吳貽弓夫妻舊照

“在我的電影生涯中,能跟著吳導拍了三部戲,給他當助手,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幸運。”

導演江海洋1982年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被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便去了正在拍攝中的《城南舊事》劇組,結束後又跟著吳貽弓拍了《姐姐》《流亡大學》。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江海洋回憶導演

他說:“我導演生涯的場記、副導演、助理導演的全部過程,都是在吳導的教誨下完成。今天我能做一個合格的導演,全是跟著他學的。”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電影,愛一生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江海洋記憶裡,性格溫文爾雅的吳貽弓唯一一次在片場動怒,便是在《城南舊事》的拍攝現場,“而且發了大脾氣,把一個玻璃杯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原來,當時劇組在圓明園拍攝兩部馬車相向而行的戲份,因為吳貽弓此前囑咐過要的考究馬韁繩“始終”只是一根普通粗麻繩。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城南舊事》劇照

“我剛才失態了吧。”問題解決後,吳貽弓說了一句讓江海洋銘記一生的話:“海洋,怠慢我沒關係,不能怠慢電影。

江海洋更難忘記的是恩師跟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2018年歲末《流年未肯付東流(吳貽弓)/海上談藝錄》在上海文聯籤售時,導演很瘦了,也有點疲累。但在活動結束前,他對江海洋說:“我們老早在一起的辰光,老開心的。”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2018年,吳貽弓在自己的新書首發會上

江海洋動情道,“我們在一起的時光,就是拍電影的時光。電影對於吳貽弓導演來說不是一部,而是一生。”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演員,放光彩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國家一級演員、也是上影演員劇團的老團長向梅與吳貽弓合作過《流亡大學》《月隨人歸》兩部電影。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向梅與吳貽弓合作了《流亡大學》和《月隨人歸》

幾十年過去,電影開拍前吳貽弓的闡述依舊令她記憶猶新。“從沒有見過這樣的闡述,導演從不拿本,每一個鏡頭、每一齣戲、每一段配樂卻都在他的腦子裡,”向梅在現場回憶起,“我的眼前就像放了一部電影,每個演員的臉上,都因為導演的講述生出了光彩。”

整個舞臺,在那一刻的回憶裡都要生出光彩來。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向梅講起往事

昨天,舞臺一側擺放的正是吳貽弓導演的《城南舊事》獲得的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的獎盃和獎牌,這也是改革開放後首部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的中國電影。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城南舊事》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城南舊事》獲得的獎盃和獎牌

“我的童年裡離不開《城南舊事》。”小英子的扮演者沈潔也來到了現場,她說:“導演就像親人一樣,拍戲之餘還會關心我的學習。”

她說,自己常被問導演拍攝時候是怎麼教你演的?會逗你嗎?會故意兇你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我都無法回答,吳導演從不發火,說話聲音裡有種讓人放心的感覺。”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吳貽弓和沈潔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導演,不寂寞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在《城南舊事》出演“秀貞”一角的張閩,其實是與吳貽弓合作過次數最多的女演員,她特地從國外趕來。

歲月更迭,說起這個“又教戲又教做人”的導演,張閩一次次紅了眼眶,仍然堅定地說,《城南舊事》是自己參演過的最優秀的電影作品。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張閩為導演獻花

昨天,她還帶來了一封特別的信——

信裡面說:“貽弓先生對中國電影事業長期的投入可說是鞠躬盡瘁,《城南舊事》的獲獎對那時的社會可說是意義重大,鼓舞了人心,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所以不僅是影片藝術的成功,也是對當時社會的一劑強心針。”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城南舊事》在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後

吳貽弓和石方禹(右)、鄭振瑤(左)

短短的一頁信紙,還寫道,“先慈林海音生前一直喜愛這部電影,《城南舊事》帶她回到了童年,帶回她對於北京的記憶,我們家人也因此片感到光榮和快樂。感謝貽弓先生拍攝瞭如此動人、令人懷念的《城南舊事》。我們沒有人可以回答死亡是什麼顏色,我們一直認為死亡是藍色的,像天空一樣的蔚藍,因為藍色帶給我們許多想象。貽弓先生你不會寂寞,因為有許多人懷念您。感激您,與您隔著無盡的大海與天空對話。”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 吳貽弓與《城南舊事》原著作者林海音

這封信的落款正是《城南舊事》原著作者林海音的四位子女。

吳貽弓導演離開一個月了,他留下的不只一段“舊事”一場“夜雨”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孫佳音

編輯:江妍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部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