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儀表的街頭接法是怎樣的?溫度儀表、壓力儀表、物位儀表、分析儀表、以及流量儀表是怎麼安裝的?流程君總結了一下,如果補充請大家留言一起探討學習哦。


儀表接頭接法圖解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管接頭的結構

標準的管接頭由螺帽、卡環(有的只有一個卡環)、接頭、以及管子組成。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標準的管接頭安裝好的形狀如圖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管接頭的密封的原理:是通過螺帽的緊固,使卡環壓迫管子變形,形成密封。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快速接頭安裝及拆卸步驟

安裝步驟

1、在有螺紋的快速接頭處用生料帶纏繞適量厚度;

2、用合適的力量擰緊快速接頭; 3、將要插入的管子頂端用切刀垂直切平;

4、將切好的管子頂端插入快速接頭,用力插到底; 5、驗證管子是否連接牢固,用適當的力量拔一下管子,管子拔不出即可。

拆卸步驟

1、首先檢查通過接頭管路的介質是否隔斷;

2、一手用食指和拇指將夾頭向快速接頭處按住的同時,另一隻手將管子拔出。

新管接頭的安裝

步驟一:將管子插入接頭中,確認低到螺帽的低端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步驟二:用手將螺帽旋緊,並在一位置上做好記號(見6點處)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步驟三:用扳手將螺帽順時針旋轉1又1/4圈,見記號在9點處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新管接頭的安裝的注意事項

對於1英寸(25mm)及以下管徑,用手旋緊後再用扳手旋轉1 ¼圈即可。對於1/16、1/8和3/16英寸(2、3、4mm)管徑,只需用扳手旋轉3/4圈即可。對於1 ¼、1 ½、2英寸和28、30、32、38mm管徑的接頭安裝,則需要專業工具,因在現場使用很少。

圖示中可以看出管子的變化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管接頭的再安裝

對於已經上緊過的管接頭,在拆下前請做好螺帽與接頭之間位置的記號,在重新安裝時,首先用手將螺帽上緊,再用扳手將螺帽上到原來的位置即可。對於重複拆裝多次的管接頭,可以在螺帽上到原位置後,再旋轉10°~ 20°(不超過六角螺帽一面的1/3,即不超過B處) 。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生產廠家提供專用工具,可以用來檢查管接頭是否上緊,不同的管徑有不同的標準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過這種工具可以辨別管接頭是否上緊,請注意:它只適用1英寸(25mm)及以下的金屬管接頭

選擇管子時注意事項:要注意管子的壁厚在規定的範圍內(見下表),因為管壁太厚,卡環不起作用,管壁太薄,會引起管子變形開裂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管接頭的密封

管接頭的密封有以下兩種方式

1.生料帶的密封:

注意以下幾點:

  • 上生料帶前要對接頭螺紋進行清潔
  • 上生料帶的方向為順時針
  • 生料帶不能超出接頭螺紋端部
  • 生料帶剪斷後,要緊貼螺紋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2.密封膠的密封

注意以下幾點:

  • 上密封膠前要對接頭螺紋進行清潔
  • 用密封膠將螺紋的第二和第三圈塗上。(360°)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管接頭的材質

不鏽鋼:SS

黃銅:B

碳鋼:S

鋁:A

尼龍:NL

全氟烷氧基: PFA

TFE: T

注意事項:

因為金屬管的硬度要比管接頭的材料軟,所以不鏽鋼管不能使用銅接頭;

如果管子與管接頭是同質材料,金屬管需進行退火處理(一般金屬材料,如不鏽鋼、銅、鈦、碳鋼、合金等已進行了退火處理)

非常軟的管子(如Tygon 聚乙稀)或非塑料的PVC管,安裝時要加襯墊,並注意密封。

管接頭的類型

名稱的標註舉例:

1/4管:表示1/4英寸OD的管

管1/4:表示連接1/4英寸OD管的接頭

8mm管:表示8mm OD的管

管8mm:表示連接8mm OD管的接頭

英制的主要有:1/4、3/8、1/2幾種尺寸

公制的主要有:6、8、10、12mm幾種尺寸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陽:表示陽接頭(公接頭)

陰:表示陰接頭(母接頭)

陽錐或陰錐指的是RT螺紋的接頭,即ISO 7/1標準,陽平或陰平主要指的是RS、RP或RG螺紋的接頭,即ISO 228/1標準

NPT接頭不作專門標註,ST接頭在大亞灣核電站用量極少,也沒有作專門標註

電線接頭接法圖解

單股銅芯導線的直線連接

①先將兩導線芯線線頭成X形相交。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②互相絞合2~3圈後扳直兩線頭。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③將每個線頭在另一芯線上緊貼並繞6圈,用鋼絲鉗切去餘下的芯線,並鉗平芯線末端。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單股銅芯導線的T字形連接

①將支路芯線的線頭與幹線芯線十字相交,在支路芯線根部留出5mm,然後順時針方向纏繞6~8圈後,用鋼絲鉗切去餘下的芯線,並鉗平芯線末端。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②小截面的芯線可以不打結。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雙股線的對接

將兩根雙芯線線頭剖削成圖示中的形式。連接時,將兩根待連接的線頭中顏色一致的芯線按小截面直線連接方式連接。用相同的方法將另一顏色的芯線連接在一起。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7股銅芯線的直線連接方法

①先將剝去絕緣層的芯線頭散開並拉直,再把靠近絕緣層1/3線段的芯線絞緊,然後把餘下的2/3芯線頭按圖示分散成傘狀,並將每根芯線拉直。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②把兩傘骨狀線端隔根對叉,必須相對插到底。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③捏平叉入後的兩側所有芯線,並應理直每股芯線和使每股芯線的間隔均勻;同時用鋼絲鉗鉗緊叉口處消除空隙。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④先在一端把鄰近兩股芯線在距叉口中線約3根單股芯線直徑寬度處折起,並形成90°。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⑤接著把這兩股芯線按順時針方向緊纏2圈後,再折回90° 並平臥在折起前的軸線位置上。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⑥接著把處於緊挨平臥前鄰近的2根芯線折成90° ,並按步驟⑤ 方法加工。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⑦把餘下的3根芯線按步驟⑤ 方法纏繞至第2圈時,把前4根芯線在根部分別切斷,並鉗平;接著把3根芯線纏足3圈,然後剪去餘端,鉗平切口不留毛刺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⑧另一側按步驟④~⑦方法進行加工。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7股銅芯線的T字形連接方法

①將分支芯線散開並拉直,再把緊靠絕緣層1/8線段的芯線絞緊,把剩餘7/8的芯線分成兩組,一組4根,另一組3根,排齊。用旋鑿把幹線的芯線撬開分為兩組,再把支線中4根芯線的一組插入幹線芯線中間,而把3根芯線的一組放在幹線芯線的前面。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②把3根線芯的一組在幹線右邊按順時針方向緊緊纏繞3~4圈,並鉗平線端;把4根芯線的一組在幹線的左邊按逆時針方向纏繞4~5圈。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③鉗平線端。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不等徑銅導線的對接

把細導線線頭在粗導線線頭上緊密纏繞5~6圈,彎折粗線頭端部,使它壓在纏繞層上,再把細線頭纏繞3~4圈,剪去餘端,鉗平切口。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單股線與多股線的T字分支連接

①在離多股線的左端絕緣層口3~5mm處的芯線上,用螺絲刀把多股芯線分成較均勻的兩組(如7股線的芯線3、4分)。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②把單股芯線插入多股芯線的兩組芯線中間,但單股芯線不可插到底,應使絕緣層切口離多股芯線約3mm的距離。接著用鋼絲鉗把多股芯線的插縫鉗平鉗緊。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③把單股芯線按順時針方向緊纏在多股芯線上,應使圈圈緊挨密排,繞足10圈;然後切斷餘端,鉗平切口毛刺。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軟線與單股硬導線的連接

先將軟線擰成單股導線,再在單股硬導線上纏繞7~8圈,最後將單股硬導線向後彎曲,以防止綁脫落。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鋁芯導線用壓接管壓接

①接線前,先選好合適的壓接管,清除線頭表面和壓接管內闢上的氧化層和汙物,塗上中性凡士林.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②將兩根線頭相對插入並穿出壓接管,使兩線端各自伸出壓接管25~30mm。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③用壓接鉗壓接。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④如果壓接鋼芯鋁絞線,則XX應在兩根芯線之間墊上一層鋁質墊片。壓接鉗在壓接管上的壓坑數目,室內線頭通常為4個,室外通常為6個。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鋁芯導線用溝線夾螺栓壓接

連接前,先用鋼絲刷除去導線線頭和溝線夾線槽內壁上的氧化層和汙物,塗上凡士林鋅膏粉(或中性凡士林),然後將導線線卡入線槽,旋緊螺栓,使溝線夾緊緊夾住線頭而完成連接。為防止螺栓鬆動,壓緊螺栓上應套以彈簧墊圈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取源部件的安裝 溫度取源部件

1、溫度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介質溫度變化靈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選在閥門等阻力部件附近和介質流速成死角處以及振動較大的地方。

2、熱電偶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宜遠離強磁場。

3、與工藝管理道垂直安裝時,取源部件軸線應與工藝管道軸線垂直相交。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4、在工藝管邊的拐角處安裝時,宜逆著介質流向,取源部件軸線應與工藝管道軸線相重合。

5、與工藝管道傾斜安裝時,宜逆著介質流向,取源部件軸線應與工藝管道軸線相交。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壓力取源部件

1、壓力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介質流速穩定的地方。

2、壓力取源部件與溫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時,應安裝在溫度取源部件的上游側。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3、測量帶有灰塵、固體顆粒或沉澱物等混濁介質的壓力時,取源部件應傾斜向上安裝。在水平工藝管道上宜順流束,成銳角安裝。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4、當測量溫度高於60℃的液體,蒸氣和可凝性氣體的壓力時,取源部件應帶有環形或U型冷凝彎。

5、測量氣體壓力時,取壓口在工藝管道的上半部。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6、測量液體壓力時,取壓口在工藝管道的下半部與工藝管道的水平中心線成0~45度夾角的範圍內。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7、測量蒸氣壓力時,取壓口在工藝管道的上半部及下半部與工藝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度夾角的範圍內。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流量取源部件

1、安裝節流件所規定的最小直管段,其內表面應清潔,無凹坑。

2、在節流件的上游側安裝溫度計時,溫度計與節流件間的直管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A.當溫度計套管直徑小於或等於0.03倍工藝管道內徑時,不小於5(或3) 倍工藝管道內徑。

B.當溫度計套管的直徑在0.03到0.13倍工藝管道內徑之間時,不小於20(或10)倍工藝管道內徑。

3、在節流件的下游側安裝溫度計時,溫度計與節流件間的直管距離不應小於5倍工藝管道內徑。

*測量蒸汽流量時,在工藝管道的上半部與工藝管道水平中心線成0~45度夾角的範圍內。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測量氣體流量時,在工藝管道的上部與工藝管道水平中心垂直。

儀表安裝規則以及接頭接法,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4、孔板採用法蘭取壓時,應符合下列規則:

a.上、下游側取壓孔的軸線,分別與孔板上、下游側端面間的距離應等於25.4±0.8毫米。

b.取壓孔的直徑宜在6~12毫米之間,上下游側取壓孔的直徑應相等。

c.取壓孔的軸線,應與工藝管道軸線相垂直。

5、用均壓環取壓時,取壓孔應在同一截面上均勻設置,且上、下游側取壓孔的數量必須相等。

6、測量蒸氣量設置冷氣器,兩個冷凝器的安裝標高必須一致。

物位取源部件

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物位變化靈敏,且不使檢測元件受到物料衝擊的地方。

2、補償式平衡容器的安裝,當固定平衡容器時,應有防止因工藝設備的熱膨脹而被損壞的措施。

3、安裝浮球液位報警器用的法蘭與工藝設備之間連接管的長度,應保證浮球能在全量範圍內自由活動。

分析取源部件

1、分析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壓力穩定,靈敏反映真實成分,具有代表性的被分析介質的地方。

2、被分析的氣體內含有固體或液體雜質時,取源部件的軸線與水平線之間的仰角應大於15度。


儀表盤(箱、操作檯)的安裝

1、儀器盤(箱、操作檯)安裝在有振動影響的地方時,應採取減振措施。

2、盤間及盤各構件間應連接緊密、牢固,安裝用的緊固件應有防鏽層。

3、盤面平整,內外表面漆層完好。

4、儀表盤的型鋼底座應在二次抹面前安裝找正。

5、單獨的儀表盤(操作檯)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應垂直、平正、牢固。

b.垂直度允許偏差為每米1.5mm.

c.水平方向的傾斜度允許偏差為每米/mm。

6、成排的儀表盤(操作檯)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相鄰兩盤頂部高度允許偏差為2mm。

b.相鄰兩盤接縫處盤正面的平面度允許偏差為/mm。

c.相鄰兩盤間接縫的間隙,不大於2mm。

d.當盤間的連接處超過兩處時,其頂部高度最大允許偏差為5mm。

e.當盤間的連接超過5處時,盤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許偏差為5mm。

儀表設備的安裝

1.溫度儀表

①在多粉塵的工藝管道上安裝的測溫元件,應採取防止磨損的保護措施。

②熱電偶或熱電阻安裝在易受被測介質強烈衝擊的地方,以及當水平安裝時其插入深度大於/米或被測溫度大於700℃時,應採取防彎曲措施。

③表面溫度計的示溫面應與被測表面緊密接觸,固定牢固。

④壓力式溫度計的溫包必須全部侵入被測介質中,毛細管的敷設應有保護措施,其彎曲半徑不應小於50mm,周圍溫度變化劇烈時應採取隔熱措施。

2.壓力儀表

①測量低壓的壓力錶或變鬆器的安裝高度,宜與取壓點的高度一致。

②就地安裝的壓力錶不應固定在振動較大的工藝設備或管道上。

③測量高壓的壓力錶安裝在操作崗位附近時,宜距地面1.8米以上,或在儀表正面加保護罩。

3.流量儀表

①差壓計或差壓變送器正、負壓室與測量管路的連接必須正確。

②轉子流量計的安裝應呈垂直狀態,上游測直管段的長度不宜小於5倍工藝管道內徑。

③靶式流量計靶的中心,應在工藝管道的軸線上。

④渦輪流量計的前置放大器與變送器間的距離不宜大於3米。

⑤電磁流量計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流量計,被測介質及工藝管道三者之間應連接成等電位,並應接地。

b.在垂直的工藝管道邊上安裝時,被測介質的流向應自下而上,在水平和傾斜的工藝管道上安裝時,兩個測量電級不應在工藝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c.周圍有強磁場時,應採取防干擾措施。

4.物位儀表

①用差壓計或差壓變送器車量液位時,儀表安裝高度不應高於下部取壓口。

②負荷傳感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傳感器的安裝應呈垂直狀態,各個傳感器的受力應均勻。

b.當有衝擊性負載時應有緩衝措施。

③浮簡液麵計的安裝應使浮簡呈垂直狀態。其安裝高度宜使儀表全量程的1/2處為正常液位。

5.分析儀表

①預處理裝置應單獨安裝,宜靠近傳送器。

②被分析樣品的排放管應直接與排放總管連接,總管應引至室外安全場所,其集液處應有排液裝置。

6.調節閥、執行機械和電磁閥

①閥體上箭頭的指向應與介質流動的方向一致。

②安裝用螺紋連接的小口徑調節閥時,必須裝有可拆卸的活動連接件。

③執行機構應固定牢固,操作手輪應處在便於操作的位置。

④執行機構的機械傳動應靈活,無鬆動和卡理顯現。

⑤執行機構連接的長度應能調節,並應保證調節機構在全開到全關的範圍內動作靈活、平穩。

⑥氣動及液動執行機構的信號管應有足夠的伸縮餘度,不應妨礙執行執行機構的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