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列國並立,如果孔子吃了烤肉,魯國能否稱霸?

導語:孔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整理和編撰了《詩》《書》《易》《禮》《春秋》,這些文學鉅著後來都成為歷代的教學經典。也因此孔子以及他的後人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孔姓一族聞名於世。

孔子除了熱衷於教育事業,其實他對從政也是有非常高的熱情。他帶領眾門生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在政治方面的造詣其實也很高,在魯國從政期間,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但他卻做到了讓鄰國感到畏懼。然而魯定公還是犯了錯,中了齊國的計謀。孔子嘆息的同時,卻還是有意留下。對他的弟子子路說:“如果魯定公能夠把烤肉分給大夫吃,我還可以留下。”

春秋列國並立,如果孔子吃了烤肉,魯國能否稱霸?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孔子吃到了烤肉,魯國能否稱霸?

定公十四年,已經56歲的孔子,他以大司寇的職位行使著宰相的職責。上面說到孔子的政治造詣也不俗,並非空穴來風。孔子在魯國參與國政才短短三個月,便做到了商販不敢哄抬物價;男女走路要分開(這裡主要說的是秩序);掉在路上的東西也不會有人撿走,一句話就是路不拾遺;四方的旅客來到城裡,不用再去送禮燒香,也能得到很好的待遇。

春秋列國並立,如果孔子吃了烤肉,魯國能否稱霸?

齊人聽說之後十分的擔心,說:“如果還讓孔子參與魯國的國政,總有一天魯國會稱霸,我們又離他們這麼近,首當其衝的是我們,我們很有可能會被他們吞併。”何不送魯國一些土地,先賣個人情。黎鉏(是中國春秋時期齊國的客卿)說:“不用先急著去送土地,何不先嚐試著去阻止魯國的崛起呢?

春秋列國並立,如果孔子吃了烤肉,魯國能否稱霸?

春秋時期版圖

如果不能阻止,再去送土地也還來得及。”於是按照黎鉏的意思,齊國精心挑選了80名佳人,又選了三十駕披著綵衣的馬車,一併送給魯定公。魯定公礙於孔子並不敢明目張膽的把樂女接進宮中,便先把馬車和樂女安排在魯城南面的高門之外。派遣季恆子(春秋魯國大夫。季平子季孫意如之子)喬裝打扮去城外觀賞了好幾回。後來便慫恿魯定公以外出視察的名義,整天到那裡觀看。把朝政都給荒廢了。

春秋列國並立,如果孔子吃了烤肉,魯國能否稱霸?

子路曰:“夫子可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

世上無不透風的牆,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知道了這件事。孔子的弟子子路說:老師我們可以走了,孔子說:先等等,魯國將要在郊外祭祀,如果定公能夠按照禮法把烤肉分給大夫吃,那麼我還可以留下來不走。魯定公還是接受了齊國獻來的佳人,整整三天不理朝政;而且在郊外祭祀的時候,也沒有把烤肉分給大夫們吃。

春秋列國並立,如果孔子吃了烤肉,魯國能否稱霸?

孔子心扉意冷,在他的字典裡一些簡單的過錯可以原諒,但不重視禮法的諸侯國,離自己的理想和理念太遠了,沒有再待下去的理由。於是和子路兩個人便離開了魯國。換句話說齊國的計策得逞了,間接逼走了孔子。

說了這麼多回到問題,如果魯定公遵從了禮法,孔子吃了烤肉並留下來了,魯國按照孔子的政治主張繼續走下去,稱霸諸國也未嘗不可能。因為孔子才參與國政短短三個月,竟會讓春秋四強國(齊、晉、秦、楚)的齊國都感到畏懼了。

聲明:史料來源於司馬遷《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