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小村莊,農民種蔬菜一茬收益8000元,一畝地超3萬元

2020-10-03 15:24

央視財經

今天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財經節目中心

《走村直播看脫貧》大型融媒體行動

走進了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勒外村

武定縣97%都是山區

山多地少、交通不便

在脫貧攻堅中

當地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

一排排現代蔬菜大棚

成為了勒外村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法寶”

2020年5月

依靠高原種植產業

武定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武定縣勒外村的蔬菜基地

一些農民正忙著進行田間作業

現在這些地

進行了種植業結構調整

地裡種起了經濟效益更高的蔬菜

現在種的意大利生菜

一茬的收益就在8000元左右

一年能種4到6茬

一畝地一年的收益

能超過3萬元

另外,村裡通過土地流轉

訂單式種植的方式

帶動了村民增收

以前村民的收入

只有地裡種什麼賣什麼

而現在

他們的收入途徑多了不少

不僅有地租、固定資產收益分紅

還可以通過

靈活用工的方式來增加收入

勒外村一位村民告訴記者

和以前收入8000多元相比

現在翻了3倍多

這裡種植的蔬菜都是高山蔬菜

可以錯季上市

而且品質好、銷量也好

全國很多知名的餐飲企業

都是它的客戶

這個基地生產的

還有意大利生菜、娃娃菜、

油麥菜、香菜等

這個蔬菜基地是滬滇扶貧協作的項目

幫助當地改造種植技術

在雲南滇中這樣一個嚴重缺水的地方

先進的技術給這裡帶來巨大的變化

除了蔬菜

這裡群山環抱、森林植被豐富

還盛產各種菌子

有松茸、牛肝菌等

這些菌子的價格也不菲

雞樅菌就要兩百元一公斤

這充分說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委書記楊斌表示

精準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

他們把培育產業

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發展像水果、乾果、蔬菜等

高原現代特色農業

做到產業規劃、項目、政策、主體和組織

與貧困群眾5個全面精準覆蓋

做到合作社與企業

合作社與農戶

兩個利益的精準綁定

從2014年到2019年

全州貧困群眾的

人均純收入淨增加了7940元

已經達到了10407元

當地不僅有蔬菜、花卉、蓮藕

壯雞、彝繡等產業

產業結構調整之後

當地特色產業分佈也越來越合理

村民不僅脫了貧

還鼓了錢袋子

現在武定縣也已經具備了

鄉村旅遊的基礎

富饒美麗的武定也歡迎您到這兒旅遊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