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變法緣何頻頻受挫?敗於制度?敗在黨爭?終敗人心

前言

我們都知道北宋的建立者是經歷五代十國分裂局勢的趙匡胤,在逼迫後周皇帝禪位給自己之後,他經過征戰逐漸實現了南北的統一,雖然當時南北分裂嚴重。

自從唐朝中期以來,天下分裂的局勢轟轟烈烈,對於這種現象,宋朝統治者認為是因為藩鎮節度使太過強大,相比之下君主實力較弱。於是趙匡胤就奪取了節度使的軍權,抑制他們的錢財和糧食,受地方的精兵到中央來。

但是這樣在開國之初有著積極作用的制度,由於不去改變,逐漸瀕臨破產,那麼這其中隱藏著什麼問題呢?

前提:積貧積弱局面

宋朝初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時,對手下能征善戰的將領們說,你們為何不交了兵權,去享榮華富貴的福氣,多備置些田產,享受多子多孫的福氣呢。

北宋變法緣何頻頻受挫?敗於制度?敗在黨爭?終敗人心

固然兵權都上交給了皇帝,但是這反映了一個背景,那就是抑制軍權,放任大地主發展,允許土地自由的買賣和不抑制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使得農民要麼成為地主的勞力,要麼成為戶籍之外的流民,這樣使得國家徵收財稅更加困難。

眾所周知趙匡胤是兵變起家,佔有皇位,當他站穩腳跟的時候,最擔心的是兵權了。除了自身起家的原因,還有唐中期以來的藩鎮割據局面帶來的教訓。如果下屬有了兵權,未嘗不會再來一次陳橋兵變。

因此,當趙匡胤登上皇位之後,就找了個理由撤掉了殿前都點檢這個掌握兵權的職位。

這樣做還不夠,趙匡胤還把軍隊徹底的變成了另外一番樣子。一方面,他不僅抽調地方精兵充實中央禁軍,而且輕易不讓這支中央禁軍上戰場。另一方面,讓樞密院掌握髮兵的命令而不能掌握軍隊,將帥掌握軍隊卻沒有發兵的權力。

還有一點就是,他為了兵帥不熟,臨時指派將領,而且還設置陣圖和監軍來制約將領。

這樣一番佈置,軍隊的自主性大大降低,可是戰鬥力也有所下降,對比後來戰役總是節節敗退的宋朝,不知趙匡胤該作何想。

北宋變法緣何頻頻受挫?敗於制度?敗在黨爭?終敗人心

於是宋國統治者主張守內而虛外,意思就是主張守護國內重要性大過防範外國。這雖然聽起來給人荒謬的感覺,但這個準則在宋朝可是一直延續著。

北宋繼續實行募兵制,出於饑荒問題需要解決這一點,採取了在饑荒年份募兵的政策。這個政策的本意是饑荒的年份,不必急於防範饑民暴動起義,而防止暴動起義不如先募兵,把饑民都招為募兵。

看起來就從根源上解決了饑荒饑民暴動的問題,但是細想一下這樣做雖然防範了內亂,可是軍隊卻變得龐大,難以管教,戰鬥力也有所下降了。

北宋的政治風氣也非常古怪,士大夫們喜豪奢。因為科舉取士錄取人數增加,官員品質參差不一,魚龍混雜,加上北宋有恩蔭制度,所以政治風氣日趨腐敗。

北宋政治,軍隊都耗資巨大,國家財富反而流入大地主手中,難怪國家日趨衰弱。

舊官僚腐敗成為變法的主要阻力

慶曆新政是在宋仁宗慶曆年間由范仲淹領導進行的一場改革。范仲淹的改革綱領大致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加強吏治,官員考核之後才能升官,限制恩蔭制度。二、惠農,興修水利,減輕賦稅徭役。這兩個方向的改革難度在於整治吏治這一點,擋住了不少人的升官路。

范仲淹認為: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整頓吏治在他看來是尤為關鍵的一步,解決冗官問題勢在必行。

北宋做官不止科舉考試這條道路,有一條捷徑就是恩蔭,北宋的恩蔭制度就是隻要是縱使外戚大官僚,在遇到節日或者有官員退休的時候,他們都能向皇帝請求讓自己的子孫做官。因此,官吏之中有多少官員有水分自不必說,范仲淹要這樣嚴格的整頓吏治,就是擋了舊官僚的路。

北宋變法緣何頻頻受挫?敗於制度?敗在黨爭?終敗人心

官僚隊伍的腐敗,政治風氣的不堪,在范仲淹看來非常重要,這影響了國家大局。他先在中央上層機構開始對官吏進行挑選與剔除,“一切欲齊整法度,以立天下之本。”

但是就那些官員來說,辛辛苦苦熬資歷,不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嗎?我沒偷沒搶的,現在不僅不給我升官了,背運一點的,連官都沒得做了。

這一下,龐大的保守官僚集團對范仲淹的指責,彈劾,越來越多。

以御史中丞王拱辰為首的諫官,不遺餘力的攻擊和詆譭新政派。

變革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於堅不堅定。守舊官僚團結一致的對抗這場改革,仁宗皇帝動搖的信心,改革逐漸露出的不足,這些因素最終讓這場改革無疾而終。

在宋神宗的授意下,熙寧變法由王安石組織開展,這次變法著重在財務方面。從一開始,變法就有些急於求成的意味,原本王安石想以制度,風俗為先,但是神宗急於求成,多次問詢。於是在數次朝堂爭辯之後,王安石頒佈了《均輸法》,過了一個月之後,《青苗法》也頒佈了。

這次變法是為了解決國用不足的財政問題比如《青苗法》就是國家在莊稼不成熟的時候,貸款給農民,農民豐收後按利息給國家還錢。

“散惠興利,以為耕斂補助。”

可以說這次變法本身有欠考慮,像司馬光說的,頒佈《青苗法》不考慮農民的貧富程度,你怎麼知道農民還不還的起你這個青苗法的利息呢?

“倉官受入,又增鬥面。百端侵擾,難以悉數。”

還有貪官汙吏的問題,你播下去的貸款讓官吏吞了,官吏不僅不給老百姓錢,還問他們多要錢,這怎麼辦呢?

“徽內諸縣督索青苗錢甚急,往往鞭撻取足,至伐桑為薪,以易錢貨。”

不僅朝堂官員都紛紛進諫彈劾改革,農民們也不堪其擾,負擔越來越重。王安石提拔的諫官紛紛站到新法的對立面,強大的輿論攻擊引領著社會輿論反對變法。於是這次改革轟轟烈烈的來,灰溜溜的結束了。

北宋變法緣何頻頻受挫?敗於制度?敗在黨爭?終敗人心

牆頭草般的臺諫

改革過程中,有一股力量就像牆頭草,總是在早期倒向改革一派,晚期卻也是他們對改革派攻擊最狠,他們就是諫官。

在慶曆新政中,固然有歐陽修等諫官的支持,但是以王拱辰為代表的諫官們,中立了一段時間之後,馬上就站到守舊勢力一邊,支持不變革,不斷地上奏攻擊變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們蒐集假的證據誣告改革派的官員,進諫要求貶官,范仲淹、富弼被迫出京巡邊,騰子京被貶。

而王安石變法一開始就有諫官呂誨列舉不存在的十大罪名,一看就是誣告,雖然沒能得逞,但是起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加劇了王安石與諫官的矛盾。後來臺諫對王安石的誣告與抹黑達到了極點,就算貶斥,換了新的諫官,還是倒戈相向,衝王安石開刀。

這種情況下,皇帝也知道王安石並沒有犯錯,但是還是縱容臺諫,沒有用手段鎮壓,這樣的縱容帶來的後果可想而知。

社會輿論對王安石的黑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過分程度,有官員攻擊王安石“操管商權詐之述 ,規以取媚 ,驚駭物聽 ,動搖人心。”

北宋變法緣何頻頻受挫?敗於制度?敗在黨爭?終敗人心

諫官不分青紅皂白,不論新法有何好的作用,有何壞的影響,皆一概而論之,用惡毒的語言進行人身攻擊。

臺諫用自己論奏彈劾的特權,不遺餘力的攻擊改革者,給改革者帶來精神上的壓力和現實中的阻力是不可估計的。

臺諫在北宋有著十分重量級的地位,所有諫官都能夠向皇帝進諫,不必受長官的約束。同時臺諫也是輿論的中心,象徵著公議,象徵著祖宗之法,十分權威。

由於臺諫被視為祖宗法,而祖宗之法不可動搖的準則,讓臺諫有恃無恐,這樣一來,他們如同守舊勢力的狂犬,肆意攻擊,不需付出任何代價,這可以說是也是制度上的缺點了。

雖然這兩次變法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我們能夠從中看到兩次變法的合理或不合理之處。

慶曆新政瞄準了冗官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政策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雖然在反對者的阻撓下新政夭折了,但是新政還是對社會有不小的影響,引起了士大夫們的思考。

熙寧變法其實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王安石變法期間,社會生產力大幅上漲,城鎮地區的商品經濟也非常繁榮。

北宋變法緣何頻頻受挫?敗於制度?敗在黨爭?終敗人心

王安石的變法和王莽的變法有著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想要仿照《周禮》上面的制度進行社會的建設,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周禮》竟然不是真實存在的周朝禮制,完全是後人想象出來的產物,這就是歷史文獻真偽的壞處了,偽造的部分影響了改革家,讓他們頻頻在這上面栽跟頭。

所以不論變法改革還是做任何其他的事,都要跳出書本結合實際,聽得進他人的意見才行。

結語

范仲淹,王安石的變法都是出於為天下百姓而開始的,但是都不成功,歸根結底是保守勢力帶來的阻力大,涉及到了制度的問題,封建制度註定了要對農民階級進行剝削,士大夫也是農民出身,通過科舉得到做官的途徑,但是士大夫所站在的封建地主階級是不會同意和農民平等的。

這樣制度上的矛盾不能夠解決,變法就不可能成功。可是范仲淹,王安石的那種為天下百姓的心理情感一直在士大夫心中流傳。雖然改革失敗了,但是改革的精神仍然存在,激勵著後來者。


參考文獻:

《宋史》

《宋史紀事本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