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在航母出现之前,战列舰是当时海军中最为强大的存在。到了二战时基本上只要不是遇到更强大的战列舰,或是遇到了航空母舰的话,这些战列舰就是无敌的存在。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上,初期横扫东南亚的日军却被一座海上要塞挡住了去路。驻扎这座要塞的美国守军在缺乏补给和援军的情况下,成功的抵抗了日军的进攻。那么这座被称之为德拉姆堡的要塞,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它又是如何被美军攻下的呢?

一 、超前的要塞

在1898年,美国在和西班牙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并赢得了原本被西班牙殖民的菲律宾群岛。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殖民地,美国在1904年于菲律宾的马尼拉湾各处开始建造足以封锁全港口的火炮阵列,所有的港湾都将设置了岸防炮台,火炮口径在6英寸至14英寸之间。因为岛屿的大小不同,所以每个岛屿的修筑情况也完全不一样。其中的埃尔弗赖莱岛就成了大难题,因为它的面积就只有4平方米左右,要在这修个炮台谈何容易?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不过美军的陆军工程兵中尉约翰·金曼却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把岛屿的上层彻底铲平,然后用岛屿充当地基,以混凝土浇筑一个要塞出来。要塞上顶端设置两座海军样式的12英寸主炮炮塔和观瞄设备,并加上一些副炮。如果按照这个方案的话,基本上可以把马尼拉湾两岸都纳入射程之中。这个方案可以说是大胆无比,超过了当时美军所能想到的极限,毕竟这个时候美军的岸防炮都是露天设置,而这个方案却如同一座混凝土战列舰一般。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在美军细致考证和辩论并加以改进之后,美军开始在1909年兴建这座他们称之为德拉姆堡的要塞。工程兵们对岛屿进行了爆破和挖掘,并且对岛屿的地下结构也进行了挖掘,确保可以得到海平面下的空间,并以混凝土进行浇灌。其中最深处的引擎室负责为要塞提供动力,所以位于岛屿下10。4米处。而整个挖掘工程更是让工程兵们痛疼不已,就这么一点点变动就需要1835立方米的混凝土。可想而知,整个工程所需的混凝土又是一个怎样的天文数字。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而工程兵大兴土木的同时,美国陆军也从国内订购了要塞需要的各种武器,这些武器里甚至包括了4门14英寸火炮。这四门火炮的建造最为复杂,因为它们完全采用了海军炮塔外型的同时,又要以陆军的岸防炮改进而来,所以即便是富有经验的沃特夫利特兵工厂也倍感头疼。

直到1917年,沃特夫利特兵工厂才将四门火炮全部完工并运至菲律宾。而整个要塞的完工,也花费了工程兵们九年的时间,期间花费的资金更是近240万美元(在当年这是一笔巨款,相当于现在的4300万美元)。直至1918年6月17日,德拉姆堡要塞才得以完工交付陆军岸防兵使用。

二、德拉姆堡要塞

德拉姆堡要塞的全长为107米,宽44米,距离水面为12米,并且有十米左右的地下结构。整个要塞的造型像是一个军舰,“舰首”对着南海,“船尾”对着马尼拉湾。要塞内部则分为三层,底层设置了引擎室、燃料库和蓄水池,最为重要射击指挥所也在这里,最深处是在水下1.6米处,基本上不可撼动。

中间一层则是弹药库,储存室和食堂等位置。顶层则副炮弹药库和守军的生活区所在,外部顶层则是主炮塔所在。整个要塞都被钢筋混凝土包裹,外层厚达7.6米到11米,顶层的平均厚度也有6.1米,较为薄弱的位置还被76毫米至102毫米的钢板加固,可以说是坚不可摧。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而要塞最令人生畏的则是这个要塞顶部的两座14英寸双联装要塞炮炮塔,

因为要塞火炮采用陆军制式,所以这种要塞炮是从美国陆军的356毫米34倍径M1907岸防炮改进而来。这种要塞炮被称之为,356毫米40倍径M1909要塞炮。

不过因为要塞设计上的要求,所以它采取了海军的双联装炮塔式设计。每门火炮长14.71米,重达69.8吨。其发射的穿甲弹初速为每秒677米,足以在914米上击穿533毫米的克虏伯产渗碳装甲,17556米的射程按照一战标准十分优秀。(在二战时也不算特别落后,出于要塞内部闷热的原因,所以发射药的温度也更高,可以超过理论上的初速与射程,射程往往接近两万米)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四门火炮被放置在两座M1909型炮塔中,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布置于要塞顶部,两座炮塔分别被称之为“马歇尔炮塔”和“威尔逊炮塔”射界分别为230度和360度。炮塔的防御性惊人,正面装甲厚度为460毫米,与当时的美军标准战列舰相当。侧面和后部则为356毫米的装甲,顶部则有102至152毫米。

两座炮塔的内部结构直达炮台低层,从战斗室到输弹室等一应俱全,并且配备有独立的电动机驱动,为了防止遭到攻击而丧失电力,还准备了液压装置手摇转动。至于火炮的弹道校准则交给了“威尔逊炮台”后方的火控塔,配备了合像式测距仪、探照灯和无线电装置。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而为了保护水雷区和攻击驱逐舰,德拉姆堡还准备了四门152毫米M1908MⅡ岸防炮。这种岸防炮拥有50倍径,可以将重达48千克的穿甲弹打出每秒792米的出色,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3524米。火炮本身被以炮廊的方式装在要塞南北两侧,每侧上下各一门。

炮位本身也被用钢筋混凝土和装甲板保护,南北分别称之为“罗伯茨炮台”和“麦克雷炮台”。另外还准备了配备了M1917高射炮和若干高射机枪的“埃克塞特炮台”。毫不客气的说,德拉姆堡要塞几乎是固若金汤,也是美国陆军工程兵的骄傲所在。

三、阻击日军的德拉姆堡

然而在1941年年末,德拉姆堡要塞遭到了有生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随着日军偷袭珍珠港、菲律宾,并在东南亚展开进攻,驻守于德拉姆堡要塞的美国守军即将和日军展开血战。早在1941年夏季时,马尼拉湾岸防炮兵就意识到战争可能爆发,并且将要塞兵力增加到了250人,

并在“船尾”的位置增设了装备76.2米M11903速射炮的“霍伊尔炮台”,用以防范日军登陆要塞。

如今随着战争的爆发,德拉姆堡在1942年1月2日遭到了日军的猛烈轰炸,但要塞却没有受到损失。作为回应,德拉姆堡要塞的霍伊尔炮台在1月13日击毁了一艘日军的汽船,以示他们的决心。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1月下旬,日军在马尼拉湾的甲米地海岸部署重炮,但因为缺乏高爆弹,所以德拉姆堡没有进行火力封锁。(与其说缺乏,不如说没有,因为美军根本没给要塞准备高爆弹,只有穿甲弹)

2月6日,日军炮兵用四门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和两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轰击德拉姆堡,德拉姆堡也用也用自身的岸防炮进行回击。三小时炮战下来,德拉姆堡中弹近百发却毫发无损,但他们自身也因为没有高炮弹,再加上日军炮兵隐蔽措施优秀,所以没有取得优势。日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炮战后发现效果不大,遂调来更多的炮兵进行轰击,这次他们甚至带来了十门威力更大的四五式240毫米榴弹炮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3月15日,日军重新开始炮击,德拉姆堡被命中100余发炮弹。因为日军的炮击,埃克塞特炮台的高射炮被摧毁的同时,霍伊尔炮台的速射炮也遭到损坏。而罗伯茨炮台的装甲也被击穿,虽然引发了火灾,但幸运的没有出现人员损失。虽然说这是德拉姆堡受到的唯一内部损伤,但是要塞主体却没有受到什么破坏。

日军在无奈之下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不断的进行这种无用功的炮击。到了4月9日,美菲联军缴械投降的时候,德拉姆堡依旧屹立不倒。甚至还在4月12日联合了临近的休斯堡和科雷吉多岛一起对日军后勤点发动炮击,让日军遭受了较大的物资损失。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恼羞成怒的日军立刻展开报复,调集了116门各型火炮,对各处美军要塞展开轰击。设计较为老旧的休斯堡和科雷吉多岛损失惨重,各处火炮很快失去了战斗能力。但是德拉姆堡的炮要塞的火依旧坚定的发动反击,如同磐石一般阻挡着日军的进攻。无奈之下,日军只能在5月5日夜对科雷吉多岛发动登陆作战,这次进攻遭至了德拉姆堡要塞的炮火压制,大约三分之二的运兵船被击沉。

不过日军仍旧顶着炮火冲到了科雷吉多岛上,岛屿上的美军绝望的反击也被粉碎。德拉姆堡虽然拼尽全力的进行炮火支援,却没能扭转大局。次日中午十二点,德拉姆堡按照驻菲美军总司令乔纳森·温莱特的命令投降,然而在投降前的五分钟,要塞的火炮还在继续轰鸣。

形同战列舰的海上要塞——德拉姆堡,是如何英勇抵抗日军进攻的?

结语

即便攻下了德拉姆堡要塞,日军仍旧心有余悸的表示“德拉姆堡是我们挥之不去的麻烦”。而驻守德拉姆堡要塞的守军也是意志顽强。即便是已经按照命令准备投降,守军仍旧在日军接收要塞前彻底破坏了要塞的所有火炮,并且毁坏了所有的发射药。整个德拉姆堡要塞在长达5个月的战斗里被命中593发,但要塞却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破坏,守军也无一人阵亡,甚至还让日军损失了25门火炮,日本海军也不敢靠近这座可怕的要塞。这一切都证实了德拉姆堡要塞在设计上的优越性。而日军得到这座要塞后,却没能让其发挥任何作用,反而被美军转瞬消灭。当然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参考文献:《American Defenses of Corregidor and Manila Bay 1898-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比岛攻略作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