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現在我們越來越親切感受到,智能語音時代的到來,無論是手機當中的智能語音,還是家庭當中的智能音箱,都在迅速普及。自從亞馬遜推出Echo之後,各大巨頭紛紛入局,谷歌、蘋果、微軟,還包括中國的BAT等企業。智能語音被形容為人機交互的入口,是控制智能家居和物聯網重要手段。

各大企業在智能語音理解力方面,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目前谷歌的語音助手能夠適用30多種語言,識別率已經達到90%以上,而且谷歌這套算法還在不斷迭代,只要有足夠的語音訓練,未來準確度會越來越高。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看過電影《Her》的,估計印象深刻,語音助手薩曼莎在同作家西奧多剛開始聊天的時候,為他的才華傾倒,並對他崇拜不已,在幫助他查找資料的過程中,語音助手通過學習,突飛猛進,以至於後來兩個人的對話不在同一個層次。這或許就反映了,我們人類與機器在知識迭代上的差距,智能語音也被稱為是人工智能的起點。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起點

人工智能發展了這麼多年,為何說智能語音是人工智能的原點呢?在人類學會使用工具開始,無論是用石頭打造武器,還是利用蒸汽機來驅動機車,其實都是依靠人來實現機器的迭代。而人工智能的演化邏輯卻是機器在模擬人腦,並且逐漸脫離人的幫助,並實現自我進化。

人工智能有一項核心技術,叫做神經網絡,和之前技術發展最大的不同是,它可以讓機器自行進化。人工智能和之前的技術演進方式完全不同,在我們提供一套算法之後,機器會按照自身的一套邏輯去演化,它不是按照人腦的思維方式進行演化,而是有一套自己的演進邏輯。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現在機器學習中有一個概念叫“暗知識”,這是一套計算機依靠自身學習所獲得的知識,相對於我們能看到的“明知識”,這部分數據不但龐大,而且我們人類已經無法理解。很多人對AlphaGo能夠戰勝人類棋手進行各種分析,這些分析在人工智能專家看來都是錯的,AlphaGo很多內容已經超越了我們人類的理解範疇。

這套知識體系,和我們記錄在書籍、報刊的文字,以及音頻當中的語言,完全不同,它不再侷限於文字、語言表達的限制。比如在我們人類理解範疇裡,石頭由重量、顏色等信息構成,可是在“暗知識”語言體系中,它記錄的信息已經遠超我們視覺的範圍。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這塊石頭,在人工智能“暗知識”中可能需要十幾個G的信息,這是我們人類大腦無法也承受不了的。我們讀書,每秒鐘只能接受5個字,也就是40比特。而且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極其有限的,讓你去描述一個石頭,你肯定有信息的遺漏,我們人類已經習慣於,簡化我們所觀察到的世界。

我們的文字又是對語言的進一步簡化,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不願意他的弟子們用文字記錄他的語言的,即使他有能力書寫《春秋》,也不願記錄自己的語言。孔子演講彙集而成的《論語》,也要等到孔子死後,才由他的弟子們整理而出。直到今天,在微信聊天當中,如果你的文字不增加表情,時常會造成誤解,這就是文字的侷限性。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電腦如何理解人腦的

雖然我們無法理解機器,但是機器卻可以模擬人類人腦,人腦由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神經元之間依靠突觸進行連接,只有兩個神經元之間頻繁得到刺激,這兩個神經元才可以建立穩固的連接。這就是我們考試的時候,需要反覆背誦原因,即使是一個很熟悉的概念,如果你長時間不用它,也照樣會被遺忘。

人工智能就是模仿這套體系,科學家利用人腦中的神經網絡,自主建立不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然後通過不斷的反饋,實現自我的優化。和人腦不同,機器比人腦速度更快,而且比人腦更加準確。簡單來說,人工智能就像超級大腦的嬰兒,它可以通過外部信息不斷優化,實現快速迭代。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智能語音通過模仿人的思維方式來與人類相處,換一個角度看,它們正在放低姿態適應人類。這改變了人類和工具的關係,之前無論可以發展多麼快,都是以人類為主導,而這一次,我們把主導權交付給了人工智能。

在不知不覺當中,人工智能在馴化著人類思維,讓我們習慣於它們的思考方式。比如你在和智能語音對話的時候說:“吃了嗎?”本來是我們生活當中一句簡單的問候語,可能它想到的是:你要點外賣。你只能用準確的問候語,才不會被誤解,比如:早上好!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智能語音目前是馴化人類最舒服的工具,之前無論是自行車、汽車、還是飛機,人類都需要學習很長時間才能掌握這項工具,可是智能語音只需要我們動一動嘴就能夠使用它。在我們家庭當中只要有一個智能音箱,無論是控制家中的燈、門鎖,還是購物,都可以用語言來完成,未來生活中,像電影《her》那樣成為你生活的伴侶,不是沒有可能。

文字對人類是非常不友好的,很多人需要十幾年的學習,才能夠認識上千個文字,並熟練運用它們。如果想要在互聯網上搜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更是需要大量時間進行篩選,可以說跨越重重阻礙,才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有了智能語音之後,學習搜索的過程可能從此就消失了,我們只需要提出問題,智能語音助手就能夠快速為你找到答案,極大縮短了信息的中間環節。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智能語音給人類帶來的隱患

在失去文字這個媒介之後,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呢?我們的祖先最早使用象形文字來傳遞信息,現在的文字已經很難找到當初象形文字的樣子了,需要我們動用邏輯思維來來建立與文字之間的聯繫。

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後,需要記錄的信息也越來越多,詞彙也越來越複雜。新的概念,新的事物也不斷湧現,需要新的編碼也越來越多。如此多的信息,我們的描述又不可能太複雜,於是我們把各類信息進行歸類,簡化,直至簡化為底層最簡單的幾十個字母。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文字很好地培養了我們邏輯思考的能力,這種抽象思維,是人類哲學、自然科學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這些抽象思維,思考就不會進化。文字雖然學習比較困難,但是由於學習門檻高,能留下更多有用的信息。

在《美麗新世界》中,人們不再用文字去思考,不愁吃穿,極富裕的物質生活,讓人們喪失思考的動力。在古羅馬,為了獲得那些平民的選票,這樣元老們就用麵包養著他們,用一場場的角鬥來娛樂大眾,用一個個大浴場,取悅這些選民,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人們放棄思考。

未來的智能語音時代,我們幾乎不用思考,文字樹狀結構被打破,人們擁有著海量的,快速切換的、彼此沒有邏輯的信息碎片,之後除了娛樂,我能對信息別無所求。


為什麼說智能語音,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結束語

智能語音改變了人與技術的關係,未來對我們的生活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智能音箱誕生的這一代孩子中,他們已經不再使用拼音輸入文字,而是使用語音直接與這個世界進行互動。智能語音讓人類不需要努力去適應工具,反而會反向塑造我們學習和獲取信息的方式,成為我們人類不可或缺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