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二》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飲湖上初晴後雨劇照

數日前被濃濃的中國風《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部詩意佳作所吸引。這是一部不到十分鐘的短片,情節在“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的畫風中,隨著主人公婁堅與師友們泛舟湖上,一點一滴盪漾開來。大才子婁堅,科舉考試失利,情緒低落,滿腹憂愁,在與朋友夜船遊湖的過程中,被才女小曼一語點破玄機,逐漸打開心結。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飲湖上初晴後雨劇照

這部動畫短片從臺詞到畫面構圖無不精細和考究,古韻濃濃,光影交錯。一葉扁舟劃過多少紅塵過客,多少過往雲煙;月下舟影,笑看世間愁緒,紅塵千丈在深邃的湖面上顯得微不足道。只是沒想到如此精良的製作,竟也有紕漏。

婁堅與友人推杯換盞之際,端起的是明代“短衣幫”才用的烏金釉盞,而實際上就算婁堅屢次落榜也算一高等知識分子,同船友人老師也非等閒之輩,理應用細瓷碗盞才是。有人會說喝酒就喝酒,何來那麼囉嗦的事,願意用什麼就用什麼唄。

此言就差矣了,今天花花就帶大家通過影片的錯誤,一起學習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飲湖上初晴後雨劇照

中國人是發明酒最早的國家,最初酒的創建是為了娛鬼神的祭祀,而非後世的飲酒作樂。所以它的原生目的決定了酒這種東西打出生就帶著使命感和儀式感

那麼何為儀式感呢?

《小王子》中狐狸是這樣解釋儀式感的: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中國人向來注重“儀式感”,常見的具有儀式感的實踐有婚禮、畢業典禮、節慶等,而且無酒不成禮,每當我們回憶起這一刻我們曾做過的特別的事情,記憶便會給這段時光加上書籤,以便時時能翻閱瀏覽。酒在中國漫長的文化變遷中,因其不可或缺的地位肩負起了增加人們儀式感的使命。

那麼酒的儀式感從何而來呢?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飲湖上初晴後雨劇照

一、漫長的釀酒過程賦予酒的情感性

酒的大品為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等。每一種酒類還能根據口感和製作工藝細化成小品類。比如白酒又分醬香,濃香,清香型等。

因為人們在釀造酒的過程中,花了足夠的時間和心思去發明創造,就像你在追求一位姑娘,花了很多精力去琢磨她的喜好一樣,因為我們付出的這段難得可貴的過程,最後開花結果時才顯得異常芬芳。

現在社會發展釀酒的工藝愈發成熟,批量生產的酒相比古法總是缺少了一種情感。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在工具簡陋知識匱乏的情況下,釀出酒的: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 嚼酒法

魏書.勿吉傳》“嚼米釀酒,飲能至醉”,一般我國的臺灣原住民和一些少數民族常用此法。意思是咀嚼米來釀酒,聽起來是不是有一點不適,但是一些相關學者根據記載研究,認為這種釀酒發源於“母親”嚼碎食物喂嬰兒的習慣,唾液中的唾液酶伴隨著母親嚼碎的澱粉進入嬰兒胃中有助於消化和吸收。

這麼一聽,是不是溫情了許多。

清朝的一首《番女竹枝詞》裡 描述也為此法做了佐證,“誰道番姬巧解囊,自將生米嚼成漿,竹筒為甕床頭掛,客至開筒勸君嘗”。


  • 壞飯法

這“有飯不盡,委於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這個方法大家應該是有所耳聞,酒醪就起源於壞飯法。就是利用吃剩下的飯,在溫度溼度得當的條件下長出的黴菌。當然這是我們現在的人為了研究古法,用科學解釋了這種現象。

酒的起源年代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以前,甚至一些史學家根據一些墓葬出土爭論,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000年以前,所以距離我們現在那麼遙遠的空間時間裡,古人是不可能知道這些知識的。

壞飯法的發明不僅代表了我國人民長期實踐的經驗也蘊含了智慧在其中。

  • 孽造法

《說文》:孽,牙米也。意思是穀物發芽了。

很多人認為啤酒是現代工藝的產物,是外來物,其實不然,孽造法就是我們今天啤酒的釀造方法,利用孽糖轉化成澱粉發酵而來。我國古代人用發芽的穀物做酒,就已經將曲和孽分開了,認為穀物發黴為曲,穀物發芽為孽。但時至今日,孽造法已經失傳了,是因為古代的啤酒大家認為味道過於淡薄,大家都比較討厭這種味道,慢慢的沒人做了,就消失了。

這也代表了我國酒文化發展水平的不斷的提高,已經可以靈活的調整口感,讓喝酒的人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二、酒器之用成為了身份地位的象徵

講究品味的人,往往堅持以不同的專用杯搭配不同口味的酒,就像香檳有香檳杯,紅酒有專用的紅酒杯,白酒有小盅,啤酒有火焰杯等,同樣在古代盛酒的器皿也有許多說道。

古人云,“非酒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所以酒器作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樣歷史悠久,千姿百態。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中國古代的時候,現已出土酒器就有20多種,不同的酒具也有不同的功能,有盛酒的,有貯酒的,有溫酒的也有飲酒的,由此看來古人的飲食也是相當講究。從西周開始就有了酒器的等級的劃分,通過人們使用的酒器才判斷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除了階級劃分之外,酒器分級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酒器的價值。貴重的酒器從物料到花紋無不精心,一般尋常人家也是享受不起。

該動畫背景設定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瓷酒器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瓷酒器完全佔據酒器的主要地位,稍微有一些身份和地位的都會選擇細瓷碗盞來飲酒。

當時社會除卻官家,尋常百姓一般分為兩種,一是短衣幫,二是長衫客。

顧名思義,短衣幫就是窮苦的勞動百姓,如果大家還記得魯迅的《孔乙己》的話,裡面有一段關於這的描述:

短衣幫,靠櫃外站著,花10幾文錢,熱熱的喝了休息。穿長衫的:踱進店面隔回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婁堅與師友們喝酒不僅限於坐到房子裡喝了,都花得起錢夜遊湖中飲酒作樂,自然屬於長衫客,用細瓷碗盞是最合規矩的。而片中的寬口黑盞內裡露出黃色泥圈的叫做烏金釉盞,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屬於短衣幫常用之物。

三、古來聖賢皆寂寞,飲酒帶來的文化輸出。

說到飲酒,我們不禁想起文學作品中常出現的情景。

古代文人墨客皆愛飲酒,高興時浮一大白,失意時借酒消愁,得意時觥籌交錯,飲酒時也是名詩佳句產出最多的時候。短片中的婁堅因屢次落榜傷心失意,友人們邀約飲酒,大家藉助酒性直抒胸臆。

臺灣詩人洛夫說過一句話:“要是拿了唐詩去壓榨 , 起碼還會淌出半斤酒來。”

從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再到杜甫的“白日放歌須縱酒 , 青春做伴好還鄉” ,這些我們被背誦並默寫支配的童年,都是詩人在酒的助興下得以抒發的,由此可見,中華詩篇得以源遠流長,少不了有酒的功勞。

該動畫配詩作者蘇軾,酒中詩也俯拾皆是,數不勝數。

從《飲湖上初晴後雨》酒盞之錯看中國酒文化中的儀式感

中國人借酒助興,古已有之,我們的“儀式感”可不只是喝酒那麼簡單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