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兒鄉間流傳一句話叫“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的啃磚頭

那會兒鄉間流傳一句話叫“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的啃磚頭

陰陽殺人不用刀,夜半三更把門敲。

今天講個從外公口中聽說的故事。

先說說我外公吧,在之前文章裡我有講過,我外公是59年左右入的白事這行,那時候自然災害,全國受難,大面積乾旱餓死了很多人。

豫皖魯那片的朋友們可以跟家裡老人打探一下,他們是災難的親歷者,那會兒鄉間流傳一句話叫“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的啃磚頭”,這句話很好的形容了當時那個年代。

那幾年餓死的人多,多到什麼程度?我外公說隨便一條水溝子裡都能看到死人。

這些人基本都是被餓死的,死的時候瘦骨嶙峋,骨頭都凸了出來,毫不誇張就剩一層皮兒包著。

那時候家裡有點條件的就用破席裹裹把屍體下葬,沒條件的就扔水溝子裡,別講什麼入土為安,那會兒活人都管不了哪還會在意死人。

但正是因為沒有妥善處理死屍,很多地方引發了瘟疫,像我們大家熟知的鼠疫那個時候就出現了。

鼠疫怎麼來的我們不難猜想,那個時候對我們國人來說是噩夢,但對一些畜生而言卻是狂歡,像老鼠蒼蠅這一類的東西,但凡聞到一點臭味那就跟嗅到血的鯊魚一樣,傾巢出動瘋狂啃食那些被遺棄的屍體,久而久之就誘發了瘟疫。

看到這可能有人覺得我在說瞎話,那個年代再窮再難也不至於這樣,有人死了挖個坑埋了能費多大勁,怎麼可能會拋屍野外不管呢?

你別說,我還真沒扯謊,確實,那個時候大多數死人都是挖個坑埋土裡的,但你前腳埋後腳就有野狗過來刨,你剛埋的屍體不要多大會就會被野狗拖出來分食。

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野狗不可能把一整個屍體吃完,所以後面就出現了老鼠進行第二波的分食,再然後烏鴉蒼蠅也都聞著味道過來了,你說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人把被野狗拖出來的屍體重新埋回去嗎?

當然,話不能說死,好事還是有人做的,當時為了防止更大面積的爆發瘟疫,我外公跟當時他的師父就給那些暴屍野外的屍體善後。

怎麼善後呢,自然就是讓他們入土為安,挖坑埋挖坑埋,一路挖坑一路埋,就這樣從山東走到河南又從河南迴到山東,一路不知道挖了多少坑埋了多少人。

當時我外公跟著他師父跑腳其實說白了也是為了混口飯吃,雖然那時候普遍都窮,但還是存在不少有錢人的,有時候給一戶有錢人辦場喪能夠他師徒倆好吃好喝好長時間的。

就這樣我外公才在那個年代僥倖活下來,後來又把本事傳給我,我還記得我剛入行的時候,我外公跟我說了一句話我記得很清,就是文章開頭的那句“陰陽殺人不用刀”。

外公告訴我,陰陽二字說大可大,天地日月,說小也小,左右東西,就看你怎麼理解。

為什麼說大部分人對風水先生算命先生那麼崇敬,說白了就是人家懂得多,真正有本事的人,稍微使點手段就夠你受的,所以才說陰陽殺人不用刀。

後來我經歷了第一場辦喪,慢慢的從生到熟,認識的朋友越來越多,其中有真本事的人,也不乏弄虛作假之輩,大家看我朋友圈就知道,我從不發跟問卦人消息來往的截圖證明自己算的多準多準,現在的牛鬼蛇神太多,我怕別人拿我的截圖去騙人。(畫重點,現在很多網上算命的博主其實都是拿別人的圖)

扯遠了,說回正文。

就單說辦喪吧,就我而言我覺得數90年代辦喪最講究,尤其是那時候的民間,雖然沒有很多錢,但比城裡規矩都多。

那時候辦白事基本都要找村裡最有聲望的老人做主喪,也就是說操辦白事,不過他們不是專門幹這個的,所以大多時候還是得找我們來辦。

至於那最有聲望的人,其實就是給我們撐腰的,因為辦喪的時候多少會發生一些爭執,我們外地來的,人家本地人可不賣你面兒,這個時候就需要這麼一個人來給我們撐腰。

除了主喪還有保管,保管是幹啥的呢,保管其實就是記賬的,90年代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搭賬都是搭錢,以前還有搭布匹的,保管就是專門記來弔唁的賓客搭了什麼東西、有多少的,記好了還會貼出去,一般都是貼在靈棚裡,現在倒是沒這個規矩了。

值得一說的是,那時候的保管基本都是事主本家,因為信得過。

“信得過”這三個字很重要,我辦喪那麼多年,沒少見最後因為賬目對不上事主跟保管大打出手的場景。

此外還有“客卿”,客卿這倆字看過玄幻小說的朋友們應該不陌生,跟小說裡的意思差不多,其實也算是個職業,他們都是外人,專門陪來弔唁的賓客聊天,安排賓客休息的,有的客卿甚至還會代替孝子披麻戴孝。

還有靈堂的搭建也有很多規矩,那時候大多人家都用不起冰棺,一般逝者的遺體就是放在一張涼蓆上,涼蓆前是貢臺,來弔唁的賓客對著貢臺鞠躬或者磕頭哭喪。

貢臺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樣式,一般都是看地方習俗,河南那邊大多就一張八仙桌,桌上放著渡燈和簡單的貢品蠟燭之類的。

但有的地方貢臺是好幾張八仙桌拼起來的,拼好的貢臺上面鋪著一張白布,有的時候貢臺上能擺上上百個碗碟,碗碟裡裝的都是貢品,每個碗碟的貢品上都插著一朵紙花,拍成四排,每排幾十份。

這種現在是越來越少見了,以前有的地方還要擺人頭饃,所謂人頭饃其實就是饅頭,不過跟人頭那麼大所以稱作為人頭饃。

光聽“人頭饃”這三個字大家肯定不熟悉,但我要形容一下應該還是有人知道的。

一般人頭饃上面都有彩繪,還貼著紙花,紙花並不一定就是白色的,還有紅色的藍色的綠色的。

大家別嫌我囉嗦,我只是簡單的科普一下,當初我外公辦喪比我做的更麻煩,哪怕是我聽了也是一陣頭大。

但按照我外公所說,萬事死者為大,對於辦喪可不能馬虎半點,不然那是很容易出事的。

當時為了給我警示,外公還專門給我講了個故事,就是講他年輕時候的經歷。

外公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去北方辦喪,逝者是個老頭子,那時候辦喪跟我那會兒辦喪不一樣,我辦喪那會兒基本都用冰棺裝遺體,不用擔心屍身腐爛,但我外公年輕的時候辦喪壓根就沒有冰棺,所以一般人還沒死他就要去事主家備著。

通常就是這邊人只要一病重就立馬通知我外公,我外公得到消息後趕緊過去,我們這行接了活兒是不能中途罷工的,有時候有的人病重十天半個月還吊著氣兒,這種情況外公也得在事主家待上十天半個月,啥時候人走了他把事辦妥了才算完工。

外公說那時候辦喪可比現在麻煩多了,那時候一個人去世全村人都會過去弔唁,這人一多就容易出現矛盾,稍不注意就會破壞喪禮。

正是因為這樣,那時候辦喪事主都會找本家輔助我外公,維護秩序啊,安排賓客落座啊等等一系列有很多流程,沒有人幫忙憑外公一個人是搞不定的。

大家可不要小看這些流程,就拿安排賓客落座來說,這其實是很重要的一道程序,一般都是由事主本家來安排,因為外人不瞭解村裡面的情況,誰跟誰有仇,誰跟誰不合,結果你一個外人啥都不知道把他們安排到一個桌了,席間再喝點酒,不出現矛盾才怪,所以必須得事主本家來安排。

那時候辦喪還要點火銃,現在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點火銃是什麼,其實火銃就是一根金屬的長棍,頂端是一個杯子大小的金屬體,裡面是空的,填上火藥,再拌上些黃土,點燃引炸,聲音特別大,點銃的人很容易被爆炸的煙燻黑或者被燙到,這個也得事主本家來操作,萬一傷到外人到時候扯不清。

等點了銃放了炮後,外公就開始招呼賓客落座吃席,這個招呼賓客落座吃席也是有講究的,還要念詞,大概是這麼說的:

四門親朋是遙天路遠,翻山越嶺前來祭奠,孝家是地方偏宅,人手不足,敬請諒解。多承眾親友雅愛,送起了人情大禮,誤了你們的精工,花費了銀錢,孝家一筆記在心裡,爾後各位婚喪嫁娶,修房造屋,孝家聞訊,定填人情。招呼不周,是粗茶淡飯,敬請吃好,是請各位落座,謝情之意難表,發煙倒茶滴招呼好。

現在開席前念詞的可不多了,包括我都沒念過幾次,估計以後更是見不到了。

外公說他念完詞來的賓客就可以開席了,那時候窮苦人家多,經常會有乞丐過來喪席討飯吃,一般事主都會給的,如果討飯的人多事主還會給他們單開一桌。

外公說他那次操辦喪禮一直到天黑,農村辦喪一般都是女客先回去,男客還會多留一會兒喝酒,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賓客都走完了就到了守靈這一環節。

守靈一般是由逝者的兒女子孫來守,守靈的前半夜大多都有人陪,本家啊,親朋好友啊那些關係好的,等到後半夜人可能就少了,甚至就留三兩個人守著。

那次外公給逝者看的日子是明一早就下葬,當天晚上準備東西一直忙到後半夜。

我之前也說過,辦喪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守靈,只要守靈夜不出事那麼這喪就說明辦的沒問題,所以我們這行都格外注重守靈夜。

守靈之前外公就把守靈期間需要注意的地方跟事主他們兄弟姐妹幾個交代了,千叮嚀萬囑咐,本以為不會出什麼事,結果外公這邊還沒睡倆小時就被人給叫醒了。

來叫外公的是事主,見到外公事主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俺爹活過來了!”

外公剛被吵醒還沒反應過來,楞了一下後立馬變了臉色,接著毫不留情的罵道:“你瞎胡說啥呢?!”

事主說:“俺真沒胡說!”

接著事主就把事情的前前後後跟外公講了一遍。

事主說守靈的前半夜沒啥事,陪著守靈的人挺多的,後半夜人都走了,就剩他們兄弟姐妹幾個,他當時想著一個人守就行了,用不著那麼多人陪著,就讓兄弟姐妹幾個先回房間睡會兒。

結果誰知道沒多大會貢臺上的渡燈沒油了,他就去給渡燈添油,才走近便感覺周圍氣氛有些不對,本能的駐足觀看四周,靜了靜心,看沒有異常就接著向著貢臺走去。

當時靈棚裡燈火通明,他突然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於是就循著聲音過去看,正好看到他爹的屍體從涼蓆上爬起來,然後走到貢臺前吃貢臺上的貢品,面無表情的,吃完東西后還擦了擦嘴,然後又彎著腰對著自己的遺像說話,嘴一開一合速度很快,但卻沒有聲音,最後又重新躺回了涼蓆上。

當時給事主嚇的滿頭大汗,一秒也不敢在靈棚多待,拔腿就往外公這裡跑。

事主說的有模有樣,可外公卻不咋相信,哪有人死了還能活過來的,這怕不是做惡夢了。

但事主卻斬釘截鐵的說自己沒做夢,絕對是親眼所見,不信跟他去靈棚看看就知道了。

外公跟著事主一起去了靈棚,但當他們去到的時候卻發現一點異常也沒有。

逝者還是原來的模樣在涼蓆上躺著,衣服什麼也都是工工整整的,如果按照事主所說的活過來了,那麼逝者的身上肯定會留下痕跡。

這場面把事主也給看呆了,嘴裡一隻嘟囔著不可能,接著盯著貢臺看了兩眼喊道:“我就說是真的,你看這貢臺上的蘋果都少了一個,肯定是剛才讓俺爹給吃了!”

事主後面把兄弟姐妹都給叫醒了,告訴他們自己看到父親活了過來,還拿貢臺上少的那個蘋果作為證據。

但沒想到事主的妹妹卻說那蘋果是晚上開席的時候沒注意被一個賓客的孩子給吃了,本來她是想補上的來著,結果給搞忘了。

事主不相信,還在跟人爭執,結果就在這時候有人喊門進來了。

進來的是個婦女,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事主的妹妹楞了一下,好像很疑惑他們母子怎麼會突然過來,接著說貢臺上少的那個蘋果就是她懷裡抱著的孩子吃的。

那婦女一進來就對著逝者的遺體磕頭,一邊磕一遍哭,說什麼孩子小不懂事之類的。

事主趕緊把她扶起來問她咋回事,婦女說自己孩子調皮吃了貢臺上的蘋果,結果回到家就開始哭,到後半夜哭的嗓子都啞了,非說有個老頭罵自己偷了他的東西。

當時自己還奇怪孩子到底偷誰的東西了,一問才知道是偷吃了貢臺上的蘋果,人家來找他要來了。

事主讓她不要著急,然後問外公該怎麼辦。

外公說:“偷吃了人家東西人家肯定不樂意,天亮的時候去買點水果再還回來就是了,不過你兒子要給人磕幾個頭賠不是。”

那婦女聽了外公的話,哄著兒子給逝者磕了幾個頭,還賠了不是,果然沒多久孩子就不鬧了。

棺材是凌晨5點左右送過來的,接下來就到了裝棺這一步驟,那時候條件拮据,不像現在還披金蓋銀的,那時候就是簡單的在棺材裡面放上幾捆黃裱紙。

遺體裝棺之前外公用銅錢在棺材裡面擺了個七星陣,擺七星陣的目的是為了鎮屍。

大概7點左右就到了出殯的時間,出殯的時候有很多人過來幫忙,鞭炮一響銃聲跟著起,先起的是貢臺,幾個人抬著走在前面,後面跟著的是抱著逝者遺照的長子。

再接著是起棺,十來個壯年人抬著棺材,孝子扶靈,最後面跟著的是哭成一片兒女兒孫,兄弟姐妹,那年代人都閒,兩側看熱鬧的人比送葬隊伍都要多。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裡講過,有些地方還有守墓穴的習俗,其實一開始我是覺得沒必要的,但外公卻說守墓穴這一道程序很有必要。

外公說當時他跟著送葬隊伍出殯,把棺材運到墓穴的時候竟然在墓穴裡面發現了一隻黃皮子。

那黃皮子就躺在墓穴裡面,用石頭砸它都砸不走,最後跳上來跟個人似的直立行走,還走的特別快,一溜煙兒就不見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恰恰這在喪葬中是最要不得的。

當時外公就跟事主說:“這墓穴不能用了,否則你們家運得被壓好幾年。”

事主問外公該怎麼辦,總不能重新找地方再挖一個吧?

外公說一般這種情況用鹽封住逝者的嘴巴再火化就行了,但那個年代大家知道的,是不可能火化的,事主執意讓他父親入土為安。

結果最後家運真的被壓了好幾年,期間找我外公說要遷墳,說了好幾次我外公也沒去,至於最後有沒有找其他人遷那我就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