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這是磚先生第020篇文章

本文共3486字 閱讀約9分鐘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這篇文章是寫給我妹妹的。

一晃眼,大學都畢業幾年了,想到一週前送妹妹上學,我想,她可能也會經歷我曾經遇到的迷茫,感覺有必要把一些微小經驗分享出來,一是送給我親妹,二是給正在上大學的學弟學妹們,希望能用。

這裡就不講什麼大道理了,主要講大學裡會遇到什麼迷茫,以及一些後知後覺的建議,儘量不"坑妹"

01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先講講我的大學。

這裡很想提一下,我當時是怎樣挑選大學和專業的。說出來,你都可能不信,高考後,完全沒有任何選擇城市,學校,專業的概念。

於是拿著高考志願指導書,一邊看大學名字,一邊看往年的分數線,念著這大學名字還不錯,感覺很好聽,百度這個專業看起來還很高大上,於是就選擇敲定了學校和專業。

現在回想起來,都想回去猛掐自己的脖子。

我大學的一些迷茫經歷,之前有寫過,包括考研狂熱論、孤獨感、職業迷茫等等,這裡就不再囉嗦了,核心的意思就是,不要以為上了大學就一切都可輕鬆了,具體可以戳這裡看看:

大學還有必要努力學習嗎?

在這裡分享點別的,不要神化學長學姐。

當時剛上大學,加上很迷茫,不知道除了考研還能幹些什麼,不知道以後能做些什麼,於是期望能在學長學姐那裡,解決所有困惑。

然而,事實上,問學長學姐們後,要麼回覆模稜兩可,要麼回覆“沒想通,那就考研吧”。

但還是沒解決我的困惑,甚至以為無意間得罪他們,或和他們關係不好,所以他們才這樣敷衍回覆。

所以迷茫並痛苦了一段時間。

直到大三後才恍然大悟,絕大部分所謂的學長學姐不是不解答困惑,而是他們想法觀念和我們相差不大。

他們真的很可能就比我們多吃1-2年食堂飯菜罷了,他們也存在迷茫,也不知道未來的道路該怎樣選。

所以,得到的啟發是:

不要迷戀所謂的學長學姐,他們大部分真的不一定比你懂多少,他們說的也不一定是對。

那,不問學長學姐他們,又要問誰?是問輔導員,問老師嗎?

這個在後面再說。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02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大學的一些愛情。

這個話題其實我很不擅長,但我還是想把之前很傻的行為和想法和大家分享。

每次晚上從圖書館或者教室回宿舍時,會經過女生宿舍樓,都能在門前看到很多男生女生卿卿我我,摟摟抱抱,不斷上演著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故事。

那個時候的我呀,真的拽的不要不要的,對這種行為噗之以鼻,完全不屑,覺得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背幾個單詞划算,於是抖了抖身上的雙肩揹包,帶著那份傲嬌,大搖大擺邁回宿舍。

結果呢,畢業工作後,就不斷啪啪打臉了,傻眼了: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但是,親戚朋友不管,在他們眼裡,上了大學,應該啥都有了呀?

然而,抱歉,這個,真沒有。

之前看到一個清華的小姐姐評論:大學最重要的任務難道不是談戀愛嗎?

再聽已是淚中人了。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當時還抱著傳統的想法,覺得自己沒有事業,又沒錢,一無所有,想著不能耽誤禍害了人家,要對她人負責,於是想著要變優秀後,才有底氣給她人幸福,所以埋頭追求所謂的優秀之路,結果就這樣畢業了。

偷偷地說一句,一個直系學長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據說現在也還保持寶貴單身氣質

直到前不久,看到徐小平老師寫的《圖窮對話錄》,才發現特錯大錯了!恨不得穿越回去,敲醒我那榆木般的腦袋。

為什麼錯了?

徐小平老在書中針對類似案例時,這樣說道:

“有這種想法的就是典型的小男人主義,人家喜歡你,而不是要投靠你,這是中國人愛情觀嚴重的悲劇,嚴重的謬誤。”

“你以為你一無所有,但是卻忘了,你有這個時候最大的魅力和青春,對方要的就是你的魅力,青春,你的愛情。因為擔心一無所有,而關閉自己大門這是荒謬的”。

“人類精神最偉大的是愛,表現是形式是男女之愛,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就在身邊,卻以浪費時間來拒絕它,這是庸俗的。”

希望你也能摒棄我那種想法,多與異性交流,多參加活動集體,大膽去愛。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03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大學迷茫怎麼辦?

大學迷茫很正常,我也經歷過。

你可能會發現別人好像更優秀,什麼演講啊,表達呀,打扮上也能特別出眾,說話又好聽,甚至感覺自己好像啥也不會,想看書,也不知道看什麼書,懷疑著上大學有什麼用?

或者對學校不滿意,專業也不滿意,想著自己未來還有什麼出路?甚至發現,那些沒上大學的同學,好像混的風生水起,進而懷疑上大學有啥用?等等之類。

首先想說的是,上大學很有用,因為大學是人的一生時候的黃金學習時期。至於為什麼會產生上面的想法,我片面分析下:

關於前者,因為上大學後,不像高中純粹以成績作為單一標準,而是有了更多維度,所以就很容易發現自己某些方面很短缺。

這個時候不要妒忌或者嗤之以鼻,而是看對自己成長有沒有用,有用就去學習和培養。

那如何去學習和培養呢?

最好就是要找到合適的成長圈子。看之前寫的那篇文章,裡面有提到。

關於後面這個問題,我很想分享下,為什麼那些沒讀書成績比較差的同學,混的比較好呢?

拋出家庭和資源的因素,很大原因是概率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近40年來,大學生佔比7%,本科學歷也在4%左右。

為什麼這麼低?

因為初中升高中,有幾乎一半的人沒讀普通高中,選擇了直接工作或者讀技校。就算讀了普通高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沒上大學。這說明啥,能上大學的數量沒有想象中這麼多。

舉個例子,比如有100個人考上了大學,假設做生意成功率是1/100,只有1個人。但,沒考上大學的人有很多呀,假設是10000人沒讀大學,即便假設成功率變成1/1000,也有10個人。

這就會造成錯覺,那些沒上大學也能混的很好的主要原因。

但是,大學學歷和專業不能決定自己,在大學裡做什麼,怎麼做才會影響自己。

所以,下面給一些微小的建議吧。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04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借用徐小平老師的一句話:

人不要為別人而活,要為自己而活,不要為手段而活,要為目的而活。

他還說,大學有三件事,將取決於之後的幸福程度:讀書、活動、戀愛。

1.關於讀書。

讀書,就不用說了。

我記得問過你,大學裡你會怎麼過?你說你會多讀書。還有嗎?沒了。(我猜到你會這麼說,因為我之前也是這樣想的。)

但具體讀什麼書?

我建議是不要侷限於專業書,各種書也要涉獵。

還是推薦幾本關於大學方面,我受益很深的書籍吧:《讀大學,究竟讀什麼》、《求職,從大一開始》、《大學生的墳》、《窮對話錄》、《郵箱裡的燈光》。

2.關於活動。

活動就是多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多尋找實習的機會,多瞭解社會,想想自己以後靠什麼吃飯。

還記得開頭第一個問題嗎?如果迷茫了,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該找誰?

最靠譜的是,通過活動實習發現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通過工作實習,向前輩請教,看求職招聘網,去相關網站搜索,讓自己提前瞭解工作情況。

比如,轉行後,就有一個大四學生物專業的同學,來互聯網在線教育行業實習,實習後,發現自己對互聯網更擅長和喜歡,最終把互聯網作為他的求職方向。

比如,工作後,我也看到一個學會計的女生,從大一到大四,利用一切機會實習,去過律師事務所、房地產公司、證券公司、互聯網公司,有過實習對比之後,最終畢業的時候投遞互聯網公司。

關於如何找工作,之後再分享吧。

3.有機會多與異性溝通,有機會甚至談個戀愛

這個我上面也痛批自己一頓了,希望不要有之前我那種傳統想法。

談個戀愛不是要讓別人投靠你,依靠你就只能喝西北風。談個戀愛,更多是當下的青春當下的魅力所吸引。

那會不會浪費時間呢?

不是談戀愛這件事會浪費時間,而是取決於你的目的和把控。

如果談個戀愛,把讀書、活動都拋開,只陷入二人世界,這就是浪費時間。

最好的戀愛,是雙方一起共同進步成長。

希望別忘記這個前提,更多的,我這方面經驗不足,只能講到這裡為止了。

4.主動找到一個成長的圈子

這個我為什麼要單獨拎出來說呢?

因為這個很重要。

你可能會看到各類文章,叫你不要合群,要努力要拼搏,卻沒有教如何去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如何主動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人。

尋找同樣興趣、愛好乃至共同追求的人,這不叫合群,而是很正常的交往,甚至會遇到影響自己一生的人。

那怎麼找?

最好的方式是通過興趣愛好,比如演講呀,英語呀,寫作呀,跑步呀,主動去尋找這個圈子加入。

這是讓我在大學發生改變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

因為,和志同道合的人學習,成長速度是最快的。

比如我之前辭職轉行找工作時,正在處於焦慮時,那些同學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出謀劃策,也是滿滿的感動。

致剛上大學的妹妹:大學迷茫?我希望你能知道這些

好了,談到這裡了。

最後,希望你能充實地度過大學,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感覺到幸福和充實。

❤ 你的老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