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打好“組合拳”,跑出創新驅動“加速度”

(記者 蔣凱 通訊員 王峰)“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贏得‘十四五’新一輪發展先機的關鍵一年。”4月20日,市科技局局長丁曉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今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將緊緊圍繞“扛起標杆大旗、拼進全省八強”的目標追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完善創新體系、提升創新能力,走好新時代泰興科技新長征,跑出科技創新“加速度”,打好創新驅動發展“組合拳”,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丁曉江介紹,持續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推動眾多企業走創新發展之路,全年組織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新認定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100家。持續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和創新實力,全年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10家,力爭省級以上企業研發平臺2家。持續推進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以人才集聚驅動創新發展,全年組織申報省雙創博士企業創新類項目1項、科技副總項目3項。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丁曉江說,紮實推進企業新品研發,鼓勵企業加強成果轉化應用,全年開發應用高新技術產品100個以上,著力形成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全年組織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0個以上,力爭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個。加大創新創業推進力度,年內確保成功申報泰州市星創天地1家。同時,做優科技服務平臺,統籌科技創新資源。做大科技孵化平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年內確保招引入駐企業15家以上,省級績效考評優秀等次。做優公共服務平臺,深入推進泰興人才科技廣場建設,致力打造科技服務集聚區,促進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務集成化、科技交易市場化、科技成果產業化。做精重大創新載體,加快推進南理工泰興智能製造研究院、江蘇泰興精細化工產業研究建設,力爭年內落戶2-3個新材料方向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吸引3-5個高層次人才團隊。

擴大科技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加強產學研對接交流,加大“走出去”“請進來”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全年開展高質量的產學研對接活動10次以上,簽訂高質量產學研合作項目60項以上。探索產學研合作模式,鼓勵企業採取項目對接、難題招標、培養科技和管理人才等多種形式,擴大合作渠道、提升合作層次。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新建校企聯盟數20個以上,繼續發揮科技鎮團紐帶橋樑作用,推動校企合作、項目落地、人才引進,努力提升協同創新實效。

“我們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科技創新生態。”丁曉江介紹,高標準推進創新政策落實,突出抓好對我市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創新發展的政策激勵和引導,確保各項支持政策應給盡給,各項稅費應減盡減、應免盡免,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高效率推進科技金融服務,全年新增“蘇科貸”發放6000萬元,開展科技金融進孵化器活動2次以上,省技術交易市場登記交易額10億元。高質量推進科技綜合服務,分行業組織高校院所專家為企業開展“點單式”“定製式”上門服務,同時推進“一線工作法”,深化聯繫企業制度,優化和再造服務流程,堅持靠前服務、主動服務、精準服務,致力營造更加優良的科技服務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