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萬億!困難時期,不妨將這筆鉅款還給大家

給鄧老師打 call

我認為,不僅應該取消住房公積金,還應該把餘下的住房公積金返還給員工。

看公積金的受益比例,就明白,大部分人一輩子都輪不到用公積金買房。

很多人並不是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受益者,甚至是受損者,卻也堅定支持住房公積金制度。

前兩天,黃奇帆發表《新冠疫情下對經濟發展和製造業復工的幾點建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條建議是“取消住房公積金”。黃奇帆說: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19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5.8萬億!困難時期,不妨將這筆鉅款還給大家


對於許多工薪族來說,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的負擔都是大過個人所得稅的。因為個人所得稅有免徵額,而這兩項沒有免徵額,並且繳納比例還很高。養老金一般為個人8%+企業20%,住房公積金為個人12%+企業12%或個人10%+企業10%。有的地方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繳納比例相對會低一些。

所以,當人們關注減稅時,其實也應該關注負擔更重的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

春節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春節後很多地方出臺了優惠政策,一般都包括緩繳社保。很多學者建議乾脆免收這段時間的社保,這我完全支持。

對於住房公積金這一塊,目前我還沒有看到有地方提及怎麼處理。黃奇帆的建議提得非常及時!

01

如返還住房公積金,人均可得近4萬元

我認為,在黃奇帆建議的基礎上,不僅應該取消住房公積金,還應該把餘下的住房公積金返還給員工。

住建部、財政部、央行聯合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45899.77億元,提取總額87964.89億元,繳存總額扣除提取總額後的繳存餘額為57934.88億元。

5.8萬億!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住房公積金是一筆這麼大的數字。這比2009年救市的“4萬億”還有多出近一半。(當然,實際上2009年也不是隻花了4萬億救市。)

這5.8萬億資金,利用效率非常低!

5.8萬億!困難時期,不妨將這筆鉅款還給大家


▲2014—2018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金額及增長速度

2018年,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4436.41萬人,假如按這個數字返還的話,平均每個繳存者可以得到4萬元。當然,總的繳納人數肯定比1.44億大,但也不會大出太多,所以人均能拿回近4萬元,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這筆錢,對於疫情衝擊下受損巨大的1.44億人度過急難,意義重大。

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麼人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馬上就會高漲。人們有了錢,那些受到嚴重衝擊的行業,也有機會盡快恢復,從而避免連鎖資金鍊危機,避免中國經濟出現比瘟疫更可怕的危險。

對於企業來說,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之後,不需要再付出那12%的成本,就能更快發展,也就能更快給員工加薪,對於員工來說也是重大利好。

這是比2009年“4萬億”更好的恢復經濟的舉措。因為,“4萬億”是印出來的錢,有嚴重後遺症,而這5.8萬億是把現有的低效資金利用起來,沒有後遺症。唯一的阻力,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接下來,個人買房的公積金貸款,還貸之後,也應該逐步返還給人們。

02

不要再佔窮人的便宜

早就有很多學者指出,住房公積金不利於窮人,只利於相對收入較高的人。

2018年,繳納公積金的有14436萬人,那麼發放公積金貸款多少筆呢?252萬筆。假設每筆貸款的背後都有兩口子繳納公積金,那就是504萬人。

也就是說,100個人繳納公積金,大概只有3.5個人可以獲得公積金貸款。

四捨五入一下,也就是說,另外的96個人,在幫那4人用低息貸款買房。

大家都清楚,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買房最大的問題還是首付。能存得起首付的人,相對於其他人,收入算是比較高的。所以,說住房公積金是窮人幫富人買房,是問題不大的。

5.8萬億!困難時期,不妨將這筆鉅款還給大家

▲2018年各類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情況

注:中、低收入是指收入低於上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

有人說,住房公積金是大家受益,雖然你現在買不了房,但以後你也可能用到公積金貸款。

說這話的人,多數是既得利益者,或者即將成為既得利益者。

看看公積金的受益比例,就明白,大部分人一輩子都輪不到用公積金買房的。

正如黃奇帆所說,現在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有能力買房、想買房的人,去商業銀行按市場利率貸款就好了,誰都不要想佔別人的便宜,才是最公平的。

03

住房公積金的兩個幻覺

很多人並不是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受益者,甚至是受損者,卻也堅定支持住房公積金制度。

幻覺1

公積金是白得的

他們最主要的理由,是認為,住房公積金制度強制企業拿出12%的錢給員工,所以員工白得了一筆錢。

這其實是一個幻覺。

因為,員工的工資是市場供求關係決定的。企業要繳納12%的公積金,那麼企業招聘員工,跟員工談工資時,必然會考慮到這部分支出,從而降低出價。

比如,本來按市場價格,企業應該給員工開5000元,但在企業需要幫員工繳納公積金600元的情況下,企業必然把工資降低到4500元附近。

對於員工來說,也只能接受,因為所有企業都會考慮到這個因素。

如果員工幹得好,企業給員工升級加薪,同樣要考慮到公積金的因素。原來可以加薪1000元的,考慮到公積金,就加薪900多元了。

所以,你以為“公司幫我繳納了12%的公積金”,你很開心,感覺很美好,但可惜並不真實。公司幫你繳納的部分,並不是你白得的,公司只是把你的工資分成兩份,一份發給你,一份幫你繳納公積金。

當然,企業本身也會有損失,但企業的這一部分損失並沒有讓員工受益,而是企業和員工共同出錢幫助別人低息買房,還要給公積金管理部門發放高福利。

5.8萬億!困難時期,不妨將這筆鉅款還給大家


幻覺2

公積金可以免稅

支持公積金制度的另一個理由是,公積金這部分可以免個人所得稅,所以對員工是有利的。

但是這些人沒有想過,想要免稅,那就直接呼籲減稅好了,沒有必要從公積金那裡轉一個彎。

要知道,公積金繳納上去,很多人要數十年才能領回來,購買力大幅貶值,免稅的好處,完全抵不上這個損失。

所以,那也是一個幻覺。

04

有技巧的改革:公積金直接打到員工個人賬戶

由於這兩個幻覺的存在,反對取消住房公積金的聲音,估計還是會非常大。

例如,總有人說:“取消了住房公積金,老闆就會把那筆錢多發給你嗎?你太天真了!”

再加上從住房公積金中受益的人也會反對,所以改革肯定是有難度的。

考慮到這兩個幻覺的存在,對公積金制度的改革,可以更有技巧一點。

可以不取消公積金制度,但是公積金直接打到員工個人賬戶上,員工可以直接自由使用,不再彙總到公積金管理中心閒置、幫別人低息買房。

如此,員工可以繼續享受那部分收入的免稅優惠,同時,也可以繼續保留“白得了一筆錢”的美好感覺。

現有積存總公積金總額也退還繳納者。同時還不用再給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福利。

綜合來看,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既有利於提升效率,也有利於社會更加公平,應該趁疫情倒逼改革,畢其功於一役。如此,則中國經濟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