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先引進這件西洋寶貝,在上海灘引起轟動,嚐鮮的人都大笑不止

他率先引進這件西洋寶貝,在上海灘引起轟動,嚐鮮的人都大笑不止

這兩張拍攝於上個世紀的照片,地點是在上海的民眾遊樂場——上海大世界。照片中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對著一面鏡子,手舞足蹈,開懷大笑。這就是當時全亞洲獨一無二的稀罕玩意兒——哈哈鏡。1917年,上海大世界建成之後,他的創始人黃楚九,就獨闢蹊徑,率先引進了這樣一個西洋寶貝,立刻在上海引起了轟動。

他率先引進這件西洋寶貝,在上海灘引起轟動,嚐鮮的人都大笑不止

哈哈鏡是19世紀後期,由一個叫查爾斯·裡奇的人發明的,它是利用凸凹鏡的光學原理,讓鏡子中的人,變成高矮胖瘦的奇怪樣子,讓照鏡子的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因此得名“哈哈鏡”。二十世紀初,哈哈鏡在歐美甚為風靡。顯然,上海大世界在亞洲是引領了世界潮流的。

他率先引進這件西洋寶貝,在上海灘引起轟動,嚐鮮的人都大笑不止

當年,12面哈哈鏡,是上海大世界獨有的最具吸引力的寶貝,就擺放在一進門的大廳,遊客一進門,就樂得合不攏嘴。因此,當年哈哈鏡幾乎成了大世界的另一個代名詞,更是幾代上海人的美好回憶。

他率先引進這件西洋寶貝,在上海灘引起轟動,嚐鮮的人都大笑不止

哈哈鏡的出現,迅速讓大世界的關注度升溫,人們透過哈哈鏡,似乎看見了另一個世界,這裡有快樂,有笑聲,有許多新奇特,自甲午戰爭之後,中國人民在苦難歲月里長久壓抑的心情,在這裡,似乎得到了放鬆。加之票價便宜,很快,這裡遊人如織,上海城內城外的遊客,蜂擁而至,一時間大世界火爆異常。

他率先引進這件西洋寶貝,在上海灘引起轟動,嚐鮮的人都大笑不止

僅僅用12面哈哈鏡,上海大世界就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人們不禁為這種“四兩拔千斤”的商業頭腦拍案叫絕。

他率先引進這件西洋寶貝,在上海灘引起轟動,嚐鮮的人都大笑不止

當然,大世界遠不止這幾面鏡子那麼簡單,它內設眾多的小型戲臺,輪番上演著各種戲曲、歌舞和雜耍,裡面還有電影院,商場,中西餐廳和美食攤點,遊客在大世界,可以足足玩兒上一整天。當年,“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成了人們的口頭禪,大世界已經成了海派文化的一張經典名片。

更多歷史社會知識請關注本號,歡迎轉發交流,每日干貨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