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將至,買房是繼續觀望?還是跟風出手?告訴你答案!

轉眼間,又快到五一假期了,也是歷來普遍公認的黃金買房週期。今年這個假期卻又不同尋常,面對突發的疫情來襲和世界的經濟動盪,到底合不合適買房?到底房價還會不會下跌?是再觀望觀望?還是伺機出手呢?我想,應該是很多人內心糾結的寫照!

五一將至,買房是繼續觀望?還是跟風出手?告訴你答案!

我們首先回顧下2019年全國五一樓市的交易情況:

據克而瑞監測數據,2019年五一40個重點監測城市累計成交1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5%。各線城市成交量都出現回落,二線城市以下降68%同比跌幅居首!CRIC監測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房地產市場成交遇冷,一線城市成交量同比下降27%,北京、上海和廣州均出現明顯回落,北京低至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5%!“隨著紅五月開局不佳,未來城市成交分化格局將延續更長時間”,克而瑞研究認為,由於一、二線城市市場需求相對充足,成交量尚可維持在相對高位,但三四線城市難言樂觀,房地產市場依舊會面臨著調整壓力!

五一將至,買房是繼續觀望?還是跟風出手?告訴你答案!

上述這段監測數據及專業點評,應該可以給到我們一個比較清晰的參考依據。以往五一黃金週搶房熱的場景已經在近兩年難以找到看見,那麼今年的五一,會不會延續以往的冷靜?還是會打破平靜引來高潮?我的觀點是:不要盲目跟風,買房最佳時機還未到來!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作個剖析:

一、2020年伊始,突發的疫情讓所有行業全部進入了冰封期,樓市也不例外,項目建設停工、售樓停止接待、市民不能外出,這種中止市場交易的狀況一直持續到了3月中旬才得以放鬆。疫情緩解後,積蓄的購房需求和樓盤的急躁投放在恆大渲染帶動下,終於在3月中下旬湧現出了較為活躍的成交,甚至部分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買房的難得場景。高潮過後,仔細分析,可以看出,這批急於成交的客戶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本已計劃買房的剛需在疫情解封后的集中釋放,另一種是受到部分樓盤的氣氛炒作造成的快速成交。經過3月中下旬沸沸揚揚的短期喧鬧後,4月份的樓市又進入了清靜平和狀態,成交量又出現整體下滑走勢。所以,3-4月份出現的小高潮並非是主流形成的趨勢性買房,而是階段性的積壓釋放,並不能說明購房最佳時機已經到來!

二、根據往年的五一交易數據,特別是去年的同比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全國房產的交易已日漸理性,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總體交易量是呈減少趨勢!在國家政策持續調控和監管下,“房住不炒”、“保持房地產穩健發展”的底線始終沒有放鬆,成交量得不到有效放大,樓市自然不會得到火爆持續!所以,趨於平靜的市場,我們需要有等待的耐心,而不是單靠黃金週概念來確認最佳買入時機!

三、樓市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普遍個人或家庭都已擁有多套住房,在房價高企不下的今天,以投資為目的的購房者大多都已消退,沒有了炒作贏利空間、沒有了政策配合支持、沒有了交易流程漏洞,想從中獲取高溢價回報已很難實現。市場缺乏了炒作、缺少了投資群體,意味著今後的樓市將會是以剛需購房者為主力軍,房企和樓盤將面臨著更多理性消費群體,僅靠宣傳炒作和手段營銷的項目將難以輕易達到氣氛成交的目的。所以,面對日益成熟的市場,要把握購房最佳時機,需要更多的冷靜和觀望!

四、近兩個月來,為刺激消費、激活房產交易,全國約有70個城市先後出臺了樓市鬆綁政策,本期待通過地方利好政策達到激發群體性購房效果,但無奈受國家嚴管政策影響,地方鬆綁政策又陸續被取消或完善!這些跡象表明,國家嚴控房地產的手段從未放鬆,抑制市場過度炒作、壓制房價過度上漲是當前乃至未來很長時間的政策方針!所以,部分城市出現的亂象僅是階段浪花,在這樣樓市亂象叢生的當前顯然不是最佳的購房時機!

五、疫情的影響已經波及全球,世界經濟都已遭受到重大損失,且這種影響仍將是長期存在的。國內受到疫情及經濟的影響也是在所難免,工作失業、薪水降低、實體關門、企業倒閉,這些情況已經開始顯現在我們的周圍,甚至發生在我們的身上。面對經濟困難時期,必然也會影響到很多人的買房計劃,需求出現縮減,也必然影響供應鏈。而作為開發樓盤的房企供應鏈,售房資金得不到快速回籠,又必將導致房企經營出現困難,不排除在一定時期後,部分開發商會主動選擇降價方式達到快速回籠資金的目的,而當前還處在買賣雙方膠著狀態,所以這個時候還不是買房的最佳時機!

五一將至,買房是繼續觀望?還是跟風出手?告訴你答案!

買房已過了瘋狂炒作年代,在日益成熟的市場,買到自己中意的房子是每個人的宿願!我們需要遠離喧囂的交易,需要遠離黃金週期的套路,因為不管是五一,還是平常,最佳購房時機是自己創造和把握的,絕非是市場渲染出來的!

[原創文章] 感謝你的點贊和評論,請點關注@樓市情報LIVE ,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和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